杨诚闻言不禁如释重覆,没想到蔡进锐竟然有如此应变之术。他这火车阵虽然比不得古时的火牛阵那般威势,不过利益于道路狭窄,就算是他恐怕也要颇费些周章。如此一来,蔡进锐所虑的便只有洛阳方面的叛军了,以潼关之险,守起来想必要容易得多了。而且现在数十万叛军涌向孟塬,又缺乏一个可以压制全军的将领,再加上潘家从中策应,恐怕已经没有多少精力放在潼关方面了。
“三家已是风中残烛,在招讨大将军诸策之下已无力回天。末将得招讨大将军礼遇,倒是有一策献上,可令三家更加迅速消亡!”韩亮青起身走到中间,恭敬的跪倒在地,神情却极为坚决。这一次恐怕是他最后一次能展示自己的机会了,虽然与杨诚相谈并不久,但他却不愿再做犹豫,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韩将军何须如此大礼,杨诚愿闻其详。”杨诚急忙上前抚起韩亮青,心中不由一喜:韩亮青如此郑重,显然是经过周密思虑的,即使不像他所说那样令三家迅速消亡,也绝对会有助于现在的平叛之事。
韩亮青站了起来,正要开口,外面却突然传来一阵骚乱。数以万计的火把燃起,将周围照得如同白昼!
第七卷
—第九十五章 - 关洛争雄·五十九—
统领大人,河间、高阳兵听到招讨大将军入营,竟然郑氏有瓜葛的将领,提着人头直往这里来了。不过他们却并不肯交出武器,直言要见大将军。你看要不要……”一名裨将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将外面喧闹的缘由禀上。
韩亮青闻言不出大大的松了口气,接着却并未作答,反而以询问的目光望向一直稳坐如山的杨诚。这里毕竟还不是他的地盘,甚至加上另外两外姓部队也没占到一半之数。不过诸营之中也只有他的正统营上下齐心,就算真有什么意外,在他的小心防范下,再不济也能拼死护着杨诚突出镇外去。只是这样一来,一则会蒙受巨大损失,二来也会影响杨诚此番只身入营的用意。
虽然杨诚没有说,不过他哪里猜不到杨诚并非只是为他而来,实则是想兵不血刃的招降这六万叛军。想起杨诚的胸襟与气度,他也不禁自惭形愧,他虽然有善待士兵之名,却仅限于自己营中属下。而杨诚所念的,却是天下苍生,单是他所听闻的以生擒论功这一举措,便足显其志了。常言道: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以来有多少将领能顾及到普通士兵的生死,更不要说敌对的士兵。
看到韩亮青的眼神,杨诚自然知道他已经完全投向了自己,不过他却并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只是微微点头说道:“这是韩统领的大营,一切自然由韩统领作主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已经决定重用这名入伍近二十年来,也未有大地建树的老将。杨诚自然不用掩饰自己地信任,同时也有观察其才的用意。判断一个将领才能如何,绝非只有战场这个唯一的标准,平日的一举一动都可以一窥端倪。
韩亮青微微一愣,略微思索了一下,喝令道:“让他们进来。不过只限为首的几人!同时让兄弟们眼睛放亮点,没有我的许可,任何妄图进入此宅地人一律格……生擒,无法生擒的,格杀勿论!”既然知道了杨诚来这里的用意,这些人杨诚当然不会避而不见了,甚至这还是他乐于看到的局面。毕竟那些与郑氏有姻亲的家族,想要投降顾虑实在太多了。
杨诚闻言不由暗自莞尔。这倒是真为难韩亮青了,既要设法保护自己,又要顾及到自己所提尽量生擒的决定。或许真的是关心则乱吧。这时的韩亮青在他眼里反而有些不果断的印象。要知道他也不是个一味仁慈的人,事实上十多年地征伐之中。他自己的双手也不知道沾染了多少鲜血。形势不同,所采用地策略当然就会因此改变了,比如之前的荆襄之战,若是他也放出话来尽量生擒顾氏兖州军,那场战争哪能如此迅速地结束。
思虑间,四个倒戈的将领已然进入大厅。只见其中两人生得高大魁梧。只是着一身普通士兵的军服,不过却是一副傲然的模样,只是不断闪烁的眼神出卖了其内心地忐忑;靠左一人却是极为干练的样子,身上的铠甲却有些不伦不类,头盔和胸甲明显都小了一号,紧勒之下让旁边的皮肉高高股起,不过他却毫不在意,略有些畏惧的眼神中夹杂着一丝兴奋,一进来双眼便不断在杨诚和韩亮青的脸上梭巡;靠右一人却是四人中最高的,此时赤裸着上身。鼓鼓的肌肉上密布着条条细痕,显然是被鞭子之类的东西打伤的。他地神态与三人皆不相同,一进来便直视杨诚,崇敬之中竟隐隐有些挑战的味道。
“尔等见到招讨大将军,还不下跪!”韩亮青怒声喝道,此时横眉相向,竟也颇有些慑人地威势。
韩亮青声音刚落,那名穿着铠甲的人便立即恭顺的拜倒。“末将河间周潮生拜见招讨大将军,拜见韩统领。”不用说他也知道杨诚的地位远在韩亮青之上,是以对杨诚极尽恭敬,对韩亮青却略显淡然。
“高阳李福、李明拜见招讨大将军,拜见韩统领。”那两名士兵服的人略有些犹豫,不过却也没有坚持多久,便也先后向杨诚及韩亮青叩拜,只是他们对韩亮青的态度却更加恭敬,与之前的周潮生炯然不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