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的零陵郡守李培顺本是湘东名门,一年前便因看不惯地方官员的恶行,与之产生纠葛,愤而举族迁入交州。在交州的所见所闻,让原本对官场心恢意冷的他重燃斗志,在上次为安置难民而广招官员的时候,欣然加入。虽然只做了几个月的县令,不过却展示出出众地才华,是以被选派为这次进入荆州的第一站零陵郡郡守。
李培顺向杨诚一拜,绝然说道:“大人和张总管如此厚待,属下等定会全力而为。”站在他身后的零陵一众大小官员,也是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这些人大多在交州担任过县令以下的官吏,虽然治政经验谈不上丰富,不过此番因自己一跃成为一方政要,再加上对杨诚地绝对信心,是以人人都是充满着希望。
“说说看,你准备如何治理零陵?”杨诚饶有兴趣地说道。这些官员的考核大多由张识文等人一力负责,而他则筹办军务,是以了解并不多。想到他们明天便要开赴上任,不由想知道他们地治政方针。
李培顺正色道:“张总管曾有交待,荆州虽然万民归心,但形势却与交州大相径庭,所以治理地方不能完全照搬交州的办法。属下准备上任之后,先安顿民生,以确保秋收。其后再详细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再制定治理之策,交大人和张总管批阅之后,再大行推广。”
杨诚满意的点了点头,欣慰地说道:“不错。荆州历乱已久,对朝廷的官吏的憎恶根深蒂固,要想让他们像交州百姓那样真心拥戴,并非易事。虽然我们的名声不错,不过还得干出实绩,才能让百姓心服。荆南七郡,以零陵最靠近交州,你这郡守当得好不好,不仅关系到荆州百姓之心,而且也是交州百姓所关注之事。”
听到杨诚的话,李培顺顿感压力,不过仍是果断的应道:“有交州源源不断的支持,再加上大人免税一年,减税三年的政策,属下定会尽心尽力,不负大人
。”
杨诚本想在荆州免税三年后再实行交州那样的低税政策,不过却被张识文所劝阻。荆州的地方和人口均远胜交州,所需要的官吏机构也比交州宠大,而荆州现在正是百废待兴,需要用钱的地方更是不少。若是像交州那样,连官府的收支也不能保持平衡,那对商会及州府的压力便会成倍增加。而且进据荆州后,军队的规模势必也要相应扩大,所需的开支也越来越多。各方面的巨大空缺,都需要钱粮来填补。是以一待荆州稳定之后,便至少得收取朝廷所需地税赋,以缓解财政上的压力。
—
交待完一些注意事项之后,李培顺便带着零陵官员自去准备。虽然现在吏部还没有将杨诚的推荐奏章批下,不过大到郡守,小到县尉。甚至于亭长,都已全部任命。朝廷对地方的官吏的控制差不多都落入各大家族手中,吏部的任命也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更何况现在吏部由潘家主事,杨诚除了推荐潘泽海为襄阳郡守外,还将上庸、新野、樊城等几座靠近武关地城池交由潘家自行安排,其他家族也各有好处,不怕他们不同意。
受到章盛的启发后,杨诚现在也看开了许多。以他现在的声望和实力,再加上贫寒的出身。要想这样全盘控制荆州,各大世家哪里会同意。在这复杂的局势之中,仅凭他和刘虎的实力,要想影响到政局的发展,也只是痴人说梦而已。只有与各大家族之间达成微妙的平衡,才会让他的抱复有达成地希望。
“吴员外,粮草方面的情况如何?”杨诚转头望着吴老六说道。
吴老六恭声道:“现在运来的粮草已足够部队两月之需,车队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跟着部队一起出发。”
“后面的呢?”杨诚淡然道。
“叶锋他们仍在筹措,不过仅是现在的粮食。已可保大军一年之用。”吴老六自豪的说道。这次整个交州境内的动员令一发,百姓几乎都是踊跃的支持,不仅那些大户,就连稍宽裕一点的中等家庭,也将自己家里的存粮捐出。仅留够到秋收之际地粮食。每个人都把自己和交州的利益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交州军的成功与否,对他们能否继续过现在的生活至关紧要。
杨诚点了点头。沉声道:“有多少全部都运来。还有我们存在荆州各地地粮食,也都发出去,尽量不要有一个饥民。”
“全部?”吴老六迟疑地说道:“那个数目可不少。这里怎么堆得下?”
杨诚笑道:“你难道不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吗?这次谢明伦将湘水以北的七个县搜掠得精光,便是想用这十余万地饥民拖垮我们,我岂能让他如意?”
“大人难道是想把军粮分发到这些百姓手中?那样恐怕得用去三成的粮草。”吴老六沉吟道。
“三成?至少得一半以上。”杨诚淡然说道:“谢明伦怎么会让我们如此轻松,若我没猜错,在到了水还会再有批饥民等着我们。”
吴老六微微一怔,不可置信的说道:“难道他竟会把武陵地百姓也赶出来?”在交州,百姓的地位已越来越高,对于这种做法,深受影响之下,吴老六当然不能理解。
“希望他不会这么做,不过我们也得早有准备,免得到时慌了手脚。”杨诚谓然说道,显然不愿看到饿俘遍野的惨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