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战是南乡之战,说到这里,张晋根脸上不禁有些不自然了。看众人都望向自己,他这才收拾心绪继续说了下去。南乡之战我方共投入五营近四万人,而敌方顾凯锋属下的兖州军近十万人,不过在之前近四十场小仗的打击下,能战者仅有八万人。激战四天之后,兖州军战死两万人,被俘八千多人,剩下的有五万进入武关,余者皆向洛阳逃窜。加上前面死伤的近两万人,共计歼敌近四万。我方战死三千二百人,伤万余人。
之前那些小战,除了十几次骚扰重在伤敌外,其余几乎都是歼灭战,是以南乡这边杀敌最多,俘虏却反而少得可怜。说到这里,众人均是沉默不语。这是功是过倒还真难说清楚,毕竟人家歼敌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其他所有战场的人数。不过若要把丢掉武关的过失强加在他们头上,这点功劳就有些难说了。只是众人心里都清楚,若不是武关守军见财起意,顾凯锋的八万大军只怕都要葬送在武关之前了。以此来看,也不知道说顾凯锋是精明过人,亦或是一个疯狂的大赌徒。
“不管怎么说,这一仗我们都是打胜了。”杨诚站起来说道,再论成败已经无济于事,他可不想众人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纠缠。“此番我军共歼敌六万余人,俘虏敌兵六万八千人,虽然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总算赶在春播之前结束了战斗。所有参战将士皆有功劳,日后我自会上报朝廷,为大家请功。”
说起来俘虏的这批敌兵这一次还帮了不小的忙,杨诚并没有把他们关起来,而是把他们用来了这次春播和重建之中。不过他们倒也没有什么不满,这六万多俘虏大半都在战争中负了伤,若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根本连命都保不住。根据战后的统计,俘虏的伤兵死亡率竟然还比州军自己的伤兵死亡率低得多。受到这么好的待遇,俘虏们当然是感激不尽,更何况他们做事杨诚竟然按正常的民工待遇给予工钱,算起甚至比他们在兖州军中的军饷还要高。杨诚对这些俘虏的约束并不多,但却没有引起一场暴动,一向以为被视为包袱的战俘,反而成了一大助力,说出去恐怕都没有人敢相信。
第七卷
—第四十章 - 关洛争雄·四—
偷偷拭了拭微微冒汗的额头,感激的看了杨诚一眼,的座位。既然杨诚说都有功劳了,其他人自然也不好说什么,不过杨诚刚才说到已经达到之前的目标时,他心里却忍不住有些惭愧。他也知道,对于这次荆襄之战的结果杨诚并不十分满意,不误农时只不过是政治上的目标,而军事上的目标却是阻击兖州军,而阻击的目的便是不让他们通过武关而威胁关中。如果从军事角度来说,他们是完全失败了,本来想把敌人堵在外面,哪料到自己反而被人家堵在了外面。
接下来便轮到张识文出场了,短短两个月不到,比杨诚还要年轻四岁的张识文眼角和额间竟有了几道皱纹,虽然并不明显,但也可以看出这段时间他是如何渡过的了。前方军资的调拔、荆州官吏的替换、交州本地的政务,甚至于移民与本地人的纠纷,几乎每件事都他的身影。倒不是底下的官员不够得力,而是身上的担子太重,让他不敢对自己有丝毫的松懈。
杨诚自己对生活的要求极为简单,不过对百姓花起钱来却是极为大方,哪里的百姓饿肚子了,他大手一挥又送钱又送粮,还要减免赋税。这种做法张识文从内心来说当然是绝对支持的,他和很多官员都是出自贫寒,对百姓的苦楚当然是再清楚不过了。不过不当家不知道盐米贵啊,交州虽然经过近四年的高速发展,不过毕竟开发尚短,要想真正和那些中原大州相比还为时尚早。幸好交州百姓对官府的信任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很多在其他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在交州却毫不费力地顺利执行下去。仗着这一点。他才能够勉强支撑,饶是如此,从征谢明伦到现在,交州的府库仍然见了底。
张晋根才报了喜,现在轮到他却是要报忧了。清了清嗓子,张识文平静的说道:“这几个月来。大家的鼎力支持下,荆州全境已经初步平稳。先后安顿流民三十万人,新建民舍七万所,除荆北外,其余各地的百姓都可以维持到秋收。在商会的大力配合下,各地地物价还算平稳,没有出现屯积居奇的状况。民生已安,交州的协助人员从下个月起就会从各地陆续撤离,以后就要各位官员多多辛苦了。”
众人听了倒没有什么反应。只是从荆州选拔新人们眼中微现激动。这样的政绩放在外面,足以让任何人为之惊奇了。特别是流民问题,向来为各地最头痛的事情,不过放荆州竟异常顺利。从关中和中原逃亡来的这三十万百姓,现在已经广布在荆南各地,多数都在新设立的三郡十二县中安居乐业。虽然一切都是从头再来,不过荆州清明的吏制却让他们把这个新的家园当成了乐土,只怕战争结束之后,真正愿意离开地人也不会有多少。
仅此一项,荆州的人口便凭添了二十多万。完全弥补了谢明伦之乱和州军入侵所造成的损失。不过官府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惊人的,这三十万人中,大半都是贫困的百姓,安顿他们所需要的房屋、田地和农具几乎都是官府掏的腰包。即使是携资而来的人,置业的成本也是低到了极点。正因为如此。荆襄之战还没有结束。百姓地安顿便已经基本完成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