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强壮的阿济格,十余岁就跟随父兄征战;多尔衮虽然比较瘦弱,但他不仅颇通韬略,而且兼通满、汉两种语言文字,虽说满洲人崇尚武功,实际上最缺少的还是识文断字的人,打天下靠的是武功,等到坐天下时就得需要有文墨大妃乌拉那拉氏次子——一封阿济格为英王册文(阿济格系大妃乌拉那拉氏长子)的人了,看得出努尔哈赤是很器重这个很少出征的儿子的;至于老儿子多铎更是一向要强,从来都要跟哥哥们比文韬武略……因而她的三个儿子自然得到父汗的赏识。
当1615年组建八旗时,阿济格的三哥阿拜、四哥汤古岱、六哥塔拜、七哥阿巴泰、九哥巴布泰、十哥德格类、十一哥巴布海连半个旗都未能分到,但阿济格却成为正白旗的旗主。
并不是所有那些兄长都不擅长征战,像阿巴泰、德格类都身经百战,但他们就是不能得到父亲的重视。
更令这些兄长惊诧的是,多铎还不到三岁也分到镶白旗,尽管由父亲代管,但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也是名义上的旗主。
至于自幼体弱的多尔衮几乎没打过仗,努尔哈赤却一再表示他自己领的旗将来要拨给多尔衮。
努尔哈赤对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的重视不仅引起那些没有得到旗主身份儿子的嫉妒,也引起旗主们——特别是四大贝勒的恐惧。
大福晋乌拉那拉氏的儿子已经统领两个旗,将来再拨给多尔衮一个旗,那还了得?尤其是对汗位觊觎已久的莽古尔泰、皇太极更不能对乌拉那拉氏三个儿子的扶摇而上坐视不管,既然这三个弟弟是“子以母贵”,那他们就来个釜底抽薪,把他们的母亲搞得声名狼藉。
这可真应了汉人的那句老话,福兮祸之所倚……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绯闻中伤
沉浸在幸福中的乌拉那拉氏并没想到危险在一步步向她逼来。在诬陷富察氏同代善有染之后,又把矛头指向了乌拉那拉氏,如果说前一个谎言编织得不那么完美,但这次编得很容易令人相信,至少也会半信半疑,毕竟乌拉那拉氏要比代善小七岁。
努尔哈赤的庶妃阿济根、塔因查告发大福晋乌拉那拉氏同代善来往密切,诸如“大福晋两次备饭送给大贝勒”、“大福晋一天就两三次派人去大贝勒家,大概有什么共同商议的事”、“大福晋本人有两三次黑夜出院去”。
努尔哈赤遂出面解释道:“我曾言,待我死后,要将我的幼子等以及大福晋,托大阿哥(即指大贝勒代善)照顾抚养。
已有此言,大福晋倾心于大贝勒”,以期平息阿济根、塔因查所掀起的轩然大波。
然而皇太极、阿敏、莽古尔泰却不肯善罢甘休,一口咬定大福晋同代善有染:“每当大臣于汗屋聚筵会议时,大福晋即以金、珠妆身,献媚于大贝勒。
”长期得到汗王宠爱的大福晋乌拉那拉氏已经成为众矢之的,同代善有私情的风波刚刚平息,又有人告发“大福晋偷盗了许多缎子、蟒缎、金银、财物”并藏到了阿济格家。
已经满怀狐疑的努尔哈赤便把从阿济格家中搜出的绸缎作为证据,恶狠狠地斥责道:“我以金、珠装饰你的身体,使你不胜其用,以人所未见的好绸缎使你穿用,加以恩养。
而你不爱为汗的丈夫,背着我的眼睛,将我放置一旁,越过我而去看视别人……”真可谓众口烁金!乌拉那拉氏原以为自己20多年的婚姻酿出的是醇正香甜的美酒,可到头来依旧是充满涩味的苦酒,她只能和着泪水一同咽下去,用时间来证明自己是无辜的,用真诚去抚平汗王那颗被激怒的心。
被伤害的不仅是大福晋,代善的继承人地位也一并被摧毁。
努尔哈赤受到汉族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试图废除满族固有的推举制、册立继承人。
他所选择的第一个继承人,是长子褚英。
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18岁的褚英在努尔哈赤开基创业的战事中大显身手,被赐号“洪巴图鲁”(凶猛的勇士)。
此后在同强大的乌拉部首领布占泰的战事中,又因作战勇猛被赐予“阿尔哈图门”的称号,翻译成汉语就是“广略”(颇具韬略)。
褚英因英勇善战、战功累累而得到努尔哈赤的器重,被立为继承人,并让他参与处理朝政。
在负责分配战利品时,由于褚英改变各旗均分的传统,引起旗主们的强烈不满。
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代善纷纷向努尔哈赤告发褚英“不恤诸弟”、多占财物。
兄弟们的一再控告,不仅导致褚英失去继承人的资格,还造成褚英在建国前的一年被父亲处死。
努尔哈赤所选择的第二个继承人是次子代善。
代善比褚英小三岁,也是位洋溢着尚武精神的青年。
1607年当他奉命去接应前来归附的东海瓦尔喀部众时,遭到乌拉部首领布占泰的截击,代善奋不顾身,迎战布占泰,不仅击退了乌拉部,而且使得瓦尔喀部众顺利抵达努尔哈赤的辖区。
因战功赫,代善被赐予“古英巴图鲁”(无畏的勇士)的称号。
1613年,在同乌拉部的关键一战中,代善亦因不畏强敌、作战勇敢而得到努尔哈赤的赏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