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说清朝十二后妃_徐广源【完结】(71)

  既有效地保护了满族的发祥地,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俄罗斯同噶尔丹的联盟。

  此后在抗击噶尔丹的战争中,索额图一直负责转运粮饷。

  然而在平定噶尔丹后,索额图被再次革职,而且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被判处“幽禁”……在德妃看来“幽禁”索额图,实际就是废太子的一个先兆。

  令德妃惊诧的是:胤之死竟然成为废太子的导火线。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皇十八子——不满八岁的胤第一次跟随康熙到围场行猎,连日的辛劳以及水土不服使得十八子在围场突然病倒,而且几天后去世。

  虽然康熙以前多次经受丧子的打击,但那时他还年轻,或比较年轻,而当胤去世时康熙已经是55岁,晚年丧子的确是个沉重的打击。

  然而此时的太子,不仅未能体会到父皇的伤感,反而有些躲过灾星的窃喜。

  太子清晰地记得在这一年元旦祭祀“堂子”时,父皇说心中有种不祥之兆,“若有一事将发生”,弄得胤一直惴惴不安。

  而该年四月当潜逃在外的朱三太子被抓获后,如释重负的胤对康熙言道:“父皇之言验矣”,不料康熙依然忧心忡忡地对他说“尚恐未尽如此也”。

  究竟将发生什么事,康熙说不清,太子也猜不出。

  因而当胤去世后,太子自然同“若有一事将发生”联系起来,在胤看来能以十八弟年幼的生命换取天下太平,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而胤又是一个不善于掩饰自己情绪的人,一旦他把胤之死同康熙的预感联系起来,就不可能对幼弟的夭折装出非常悲痛的样子,这些又当然逃不出康熙的眼睛!对手尚且如此,一旦君临天下,还能指望胤能爱民如子,视民如伤!康熙对胤已经不报任何希望了。

  最让德妃感到困惑的是,太子在围场期间曾“窥视”皇帝的“起居动作”,太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她知道太子如此失策,必然有迫不得已之处。

  从元旦以来就被不祥预感纠缠着的太子迫切渴望了解父皇的意向,当茫然不知所措的胤独自在夜色中漫步、当他看到帐篷中露出的一丝亮光、当他就像扑火的飞蛾一步步靠近发出亮光的裂缝、当他屏住呼吸向里面窥视时,映入眼帘的却是父皇直视过来的冷酷目光……在老年丧子的刺激下,酝酿在康熙心中的不满、失望等急剧发酵,愤怒的情绪终于冲破理智的防线,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清晨,皇帝在布尔哈苏台行宫向从猎的诸王大臣、文武官员宣布废太子的谕令,胤在当了33年的皇储后被废,而且是欲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德妃不禁想到胤的生母——那位为了儿子而失去生命的孝诚皇后。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太子生母

  对于废太子胤的母亲——孝诚皇后赫舍里氏,德妃的印象本来已经相当模糊了,逝去快40年的往事,又一点一点地出现在脑海中……孝诚皇后赫舍里氏比康熙年长一岁,在康熙四年九月初八(1665年10月16日)这位“满洲下人”之女被册封为皇后,皇后给康熙的第一份厚礼,就是她的叔父索额图在康熙八年五月十六协助皇帝一举清除鳌拜集团,而皇帝对皇后的回报就是让她成为了母亲,他们之间第一个儿子承祜降生了。

  伴随着康熙真正实现亲政,连接皇帝与皇后之间的纽带逐渐松弛了下来,皇后赫舍里氏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

  自幼受到祖父教诲、颇通经史的赫舍里氏自然知道皇后桂冠的代价,一个女人一旦被封为皇后就必须把真挚之情埋在心底,把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全都用礼制来约束。

  在龙凤姻缘中居主导地位的永远是龙,所谓龙凤呈祥,就是要求皇后在缔结婚姻之始就要面对一大群如花似玉的年轻女子表现出宽容,即使皇帝另有所恋,也要从“广圣嗣”的角度予以接纳,以独守孤灯、恪守妇道来母仪天下。

  更何况,她的祖先原本是哈达部的,被清朝开国皇帝收编,能赢得皇后的桂冠,已经是格外地受到垂爱了。

  皇后的名分、皇子的降生都成为孤寂宫廷生活的精神支撑,但一场疾病竟然夺去了承祜的生命。

  失子之痛已经令赫舍里氏肝肠寸断,可她还要为康熙所经受的打击而牵肠挂肚。

  虽然荣妃马佳氏一连生育了五个儿子,惠妃那拉氏生了承庆,但这六个阿哥先后都夭折了。

  承祜是宫里的独苗,不仅是康熙与皇后的命根子,也是所有后妃的希望,这个给后宫带来欢乐的小阿哥还不到四岁也撇下所有的亲人走了……时间也许能够平复心灵的创伤,当胤降生后,其生母惠妃那拉氏的喜悦自不必说,身为嫡母的赫舍里氏也如释重负。

  她虽然很喜欢孩子,却再也不想生育了,那惟一一次的生育已经给她留下极其恐怖的回忆,差点就要了她的命,更令她不堪回首的则是失子之痛……作为皇后,把任何一位妃嫔的孩子视为己出是母仪天下的美德,赫舍里氏非常满足嫡母身份带来的欢乐……并不想生育的赫舍里氏在21岁时再次怀孕,虽然她很害怕生育,但为了皇帝也必须把肚子里的孩子养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