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人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暗中行事,不可能真正瞒过有心人的耳目,何况是地方官员如此大规模的活动。虽然大考前官员们投门寻路也算平常。只要不闹得出格违法,朝廷和三司也不会过分干涉,但这一回官员的动静却是太大,动机也太过单纯明确。早是惊动有司。正与皇四子风沐霖在国中游历,兼看官风民情的太子风涪厨,更早早便收到三司在地方地最高长官督察史紧急递上的呈文——自崇宁元年受封太子,各地督察史的例行呈报就由分递京城与柳青梵处的一式两份,变成大司正、天嘉帝和太子三人共同掌握地信息。虽然三司事务太子不得插手干涉,但会聚到随都的官员异动。身在侧近的风涪厨不能不留意关心:利用太子权限自官中调阅卷宗材料,同时又借助道门影阁伸及大陆各处的耳目力量获取需要的信息,几日时间,将官员彼此勾连、试图在大考过程中动弄手脚欺瞒上官的筹谋计算理得一清二楚,来去地关键书信也全部掌握到手。了解到事关地方世家,牵扯人众之巨,而官员们陷落之深,风涪厨自是又惊又怒又急,更深觉事态严重自己再不能旁观袖手,顾忌着自己的太子身份而不加一语。不想。刚刚决定亮明身份、到宗熙寿筵官员聚集处当众罪责违法,本以为尚在平郡、还不曾过荆江平原的督点三司大司正柳青梵,却是已然到了随州——
国法无情,督点三司更不可能做任何枉法循私。虽然宗熙和柳青梵五十年相交,情谊深厚世之罕有,风涪厨却绝不会以为柳青梵可能因私情费公事,对待违犯律法、损伤朝廷威信、动摇国家根基的行为和势力姑息放任。只是,初临大事,见着柳青梵与自己原本料想全然不同的处置方法。风涪厨心中与其说是对这位四十年大司正决断的疑惑,还不如说是反省自己数日的言行应对,生出一种虽不强烈、却始终萦绕不去的自我怀疑。对柳青梵轻轻放过一众冒朝廷之大不韪私行串连的官员,深觉不可思议之外,望着身后渐离渐远的随州城,少年皇子地心中装满了不安和疑虑。
听到风涪厨终于忍不住开口。柳青梵不由轻轻笑起来,垂下双眼:“没有关系……那些官员的事情,宗熙会一一处治好:该教导教导,该刮诫的刮诫;行迹十分恶劣,必须要提起刑审的,也会安排妥当了送交地方官府。”稍顿一顿。瞥一眼身边少年。“姜是老的辣。执掌户部三十余年,这些调度。在宗熙手到擒来,太子殿下不用担心。”
“可是太傅,这样做,不是令众多官员逃脱惩罚,在大考中弄虚作假欺君罔上的大罪,难道就这样算了不成?督点三司,太傅真的要放过这些官员?!”
少年语声中透露出的不满和愤懑,令青梵忍不住勾起嘴角:“是试图在大考中弄虚作假,涪厨,所以放过。”侧过头,见风涪厨闻言瞪大了眼,脸上却若有所思并不着急分辨,青梵又笑一笑,“虽然这样做似乎是太宽仁,明明手中掌握着如山铁证,却并不向他们问罪。但是涪厨,这些人,现在仅仅是违反了官员之间私人往来的禁忌,说了不该说地话,动了不该动的念头,对即将到来的大考心生畏惧和侥幸之心。虽然书信里坦诚了那许多不法念头,也确实计划做许多违法乱纪的事,然而到现在为止,这些念头和计划都还没有变成事实。”
“但通信的本身就是罪过!太傅也说这是为官政治的规则禁忌,官员们绝不应该忘记自己地身份,做出有违朝廷法纪的事情来。尤其,大考就在眼前,这样公然的聚众串连,根本是对朝廷的法纪法规极端藐视,也是对官员大考本身的藐视。太傅却要宽容这样的行为……虽然官员们借了为宗老大人拜寿之机,是给他们地私交聚会找着极好地挡箭牌护身符,轻易似乎落实不了罪名。可是以这些天的暗查,取证分析,完全可以将犯事地官员绳之以法!”
昂起了头,风涪厨垂落身侧的双拳不自觉在袖中握紧,“督点三司,太傅身为大司正,官员大考原是职责本分。四月二十四日,太傅的奏呈已经从南雁杨平冈县到达承安,父皇应准、奏书入档。便意味着今年的大考已经正式开始。如此,在四月廿四这一日之后所有的书信往来,都再不能说是普通的朋友交情——私通讯息,妨碍朝廷大考。勾连悖逆之罪已经坐实!太傅仁德,能体谅世情,这些年待人更是处处以宽……可督点三司,却是从设立起就严守国法律令,绝不许错行一步的!”
听到最后两句,青梵不觉微微挑眉。侧头看向风涪厨地黑眸里闪烁出一丝微带着复杂的光彩。见风涪厨目光炯炯,直视自己毫不畏缩,抿成一线的嘴唇透出异常的坚定,脑海里另一个少年相似影像飞快闪过,青梵心中柔软,却是再不介意面前年轻太子说话态度和言辞暗指地失礼。伸出手,将一绺不知何时从发冠里逸出,被河上轻风吹拂着在眼前乱晃的花白发丝顺到耳后,青梵动作稍顿一顿,脸上随即浮起一抹淡淡的笑容:“这样说的话。经过这一夜,涪厨并没有完全想明白如此处治的含意,并不理解为什么要放过这些官员。心中对我的想法做法有了怀疑,所以要问个清楚。”
少年脸上一红随即低头,口中轻轻应一声“是”。对他地坦诚青梵略点一点头,语声不自觉增加了两分温和:“不懂就问,涪厨,你能记着与我无话不可谈,能这样做我很高兴。那么。在我回答你之前,涪厨,能先回答我几个问题么?”见他毫不迟疑用力点头,青梵不由又是轻轻笑一声,随即收敛起容色,“涪厨。我问你,百官为什么要勾结串连?为什么会畏惧五年一次的大考?督点三司又为什么要进行大考?而朝廷,当初又是为了什么设立的三司?三司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设立,它的职能是什么,又有什么权利和使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