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点了点头道:“军师之言正合我意。可如今曹操早已使探兵探查我军动静,出奇兵取之难矣;力攻,我恐我军兵力难敌曹魏数百万大军,不知军师有何对策?”
孔明道:“殿下,兵书所云:兵至沙场变化多奇,要见机行事,因地制宜。”
我军至长安,长安守将杨文义、张任等将出城来迎。杨文义道:“殿下,军情紧急,我早已使人前往洛阳,南阳打听敌军虚实,以做我军知其而攻其之用。”
我道:“文义,做得好。对了,张将军,敌军函谷关守备如何?”
张任道:“自曹操进位魏王以来,曹魏加兵驻守函谷关、弘农、武关等地。依我观之,此次我军出兵去取难以攻下。殿下应知,为何仍要应东吴之请求呢?依我观之,现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借刀杀人,此乃东吴孙策之计也。”
孔明道:“张将军果然有大将之才。殿下也是如此想,猜测此乃东吴之计。”
张任道:“那殿下为何还......?”
我道:“张将军勿须多言,就算是计我也要应允东吴之请求,进军中原是迟早之事。”
入城休息,我招孔明道:“军师,依你之见,东吴会进取徐州乎?”
孔明道:“徐州距江东甚远,取下徐州孙策也难以守备,昔日孙策用周瑜之计取寿春时,便是如此;扬州寿春与徐州也是难以相互救助。”
我点了点头,思忖了一下道:“既然如此,曹魏重兵把守函谷关、武关等地,我军攻其亦不是徒劳无功乎?亦难阻魏军南下,孙策、周瑜也岂有不知此道理乎?为何仍向我军求救呢?”
孔明道:“正如殿下所言,亮亦想不通。但依我之见,曹操最惧的就乃西凉兵,现西凉皆编入我军,故惧我军,再者昔日曹军几十万军入汉中,汉水之战曹军大败,曹操必恐我军出兵长安攻其,我军真出兵攻其,魏军必回师相救,此乃也并无道理。”我听完点了点头。
话说鲁子敬回吴郡报之孙策,兰飞应急允救之事。周瑜听后笑对孙策道:“大王,如今兰飞正发兵攻取洛阳,正乃我军取荆州之时。”
鲁子敬一听,大惊道:“大王,臣以为不妥,兰飞有意与我军共同抗曹,为何大王却背信反攻友军之地呢?”
周瑜道:“子敬,你可不要忘了,我军与兰飞之盟约期早已到期矣。此我军攻其无备,是乃计也,并不算有违任何道义。何况兵不厌诈,子敬未曾听说过乎?”
鲁子敬道:“殿下,虽今我军与兰飞盟约已解除,但仍与我军友善,真正之敌乃曹贼也。今曹魏之军数百万众,占据中原,此南下江南势在必行之样,请殿下三思。”
周瑜再排众议道:“进军讨曹操,近乃是徐州,敌众我寡,岂可胜之。再者,就算胜之,徐州距我江东诸郡甚或远,如何相援之,只乃寿春一城之兵能相互助之乎?而荆州南四郡乃我军必取之地,取其四郡可以公安、夷陵驻守,大江为险阻兰飞,以三江口为险拒曹操,有何不可呢?”
陆逊道:“周大都督言之有理。然荆南有大将甘宁、文聘、军师庞统驻守,欲取荆南也并非易事,大都督可有计策?”
周瑜道:“我军可分三路军进攻,一路军从建安攻取桂阳、零陵,一路军从柴桑进攻庐陵、安城再攻击衡阳,一路军从江夏直取长沙;只要一路军胜,荆南可取矣。”
陆逊道:“可我军自建安、柴桑出兵,皆长途跋涉,早已打草惊蛇,再去战恐怕难以取胜吧。况且甘宁、文聘等人也并非等闲。”
孙策道:“那依伯言(陆孙的字)之见,有何妙计?”
陆逊道:“最近听闻临川、延平一带山越之民组成山贼,出没于此两地;大王可以以平定山贼为由出少许兵在前,大军随其后;至其地后,再连夜行军,发动进攻,可攻其无备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