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回答道:“无论是乱世之世,还是太平之时,为百姓之官,为一国之君,只要为天下百姓造福,让百姓安居乐业,都算得上为天下百姓立下汗马功劳,怎么要说一定要在沙场立马厮杀,攻城数座才算立下汗马功劳呢?”
甘宁不悦道:“我乃一介武夫,以武出身,不厮杀战场,难道学公琰舞笔弄墨乎?”
庞统见此,忙劝说道:“都督,岂为因破敌无策而大动心怒呢?今敌我双方剑拔弩张,我等却在此因如此小事而起内讧呢?”
甘宁息怒,心想也不对,便道:“军师所言正是,我差点误了大事了。”
蒋琬未语,只是道:“军师,我有一策,不知可行否?”
庞统一听,急问道:“公琰有所良策,为何不早呢?”
蒋琬道:“既然东吴已对我等鄱阳湖上之巡逻兵不再有所防备,不如就从中发兵,其必定认为我军进则不攻,以此虚为实,可取之。”
甘宁略思道:“公琰之言正合我意。我亦认为如此是一良策,不如明日就此发兵,从鄱阳湖上进军,直取鄱阳。”
庞统思索片刻,道:“公琰之言并不差,然东吴对我军早有防备之心,迟早对我军之动静有所探知,我军一动其必调军防备。不如......”
甘宁听后,点头应道:“好,就依军师之言。”
在鄱阳城,孙权与太史慈等将军正在商议防蜀军之策。
蒋钦对孙权道:“将军,我担心蜀军就在这虚实之中发兵,我军如无防备之心,恐受敌攻其无备啊。”
孙权回答道:“子义请放心,我早知庞统有此一计,他想让我军误码认为他欲进不攻,以此来麻痹我军大意,从此中发兵来攻,所以我早使人探知蜀军消息,只要是蜀犬吠日军发兵,我等皆不可待慢,以防万策。”
太史慈点了点头,道:“将军如此甚好。”
正在此时,士兵来报,道:“禀将军,蜀军水军船队,正向从鄱阳湖上向我鄱阳城驶来,据报得知,距我军水寨不远,蒋将军使我来报,我军是否出军迎敌?”
孙权起身问道:“蜀军船只多少?”
士兵道:“蜀军大小船只共数百余艘。”
孙权转身对太史慈道:“子义,你认为蜀军水军仅此百余船否?蜀军在柴桑水军船工只就此百余只否?”
太史慈回答道:“蜀军水军昔日洞庭湖上的水军就有二十万,大小船只共千余艘,后蜀军攻克我军东吴柴桑,得柴桑船只二三百,加之蜀军欲攻我军,造船只不下数百,从此可知蜀军战船足可将蜀军水军一次载上,应不只百余艘这么少。”
孙权道:“如此说来,蜀军此次并非来进攻,是乃试探我军矣。”
太史慈道:“依将军之意,我等就不必出兵迎击了?”
孙权思道:“庞统并非平凡之辈。他又岂有不知我等知其蜀军有多少水军,多少船只的呢?”
太史慈道:“将军是说,此亦乃庞统之诡计?”
孙权点了点头,道:“虽然现在我不知庞士元之诡计到底是为何而来?但此定是其计没有错。哦,对了,湖口之处。”
太史慈也明白了孙权之意道:“将军是说,蜀军以此百余船来作晃,让我军以此为重点防患,其实蜀军是以鄱阳湖水域最窄的湖口向我军进攻。”
孙权点了点头,道:“不错,庞统之计我已猜知三分,我想其必定在此发兵。因为鄱阳湖水域宽,对于蜀军渡水来战,一是慢,二是水战不易攻战陆地,只要我军重点防备,以火箭射之,可破敌水军;公瑾曾说,如若蜀军船只众多,兵多,成群成队,用火攻可胜之。”
太史慈道:“如此说来,那庞士元想必也是考虑到这点,所以欲速战强渡鄱阳湖,然鄱阳湖宽广,所以选择从湖口。”
孙权道:“子义,我现在命你带你本部兵马两万军向湖口进发,驻守湖口,以防万策。”
太史慈领命道:“是,属下定不负将军所托。”
两日后,湖口传来战报,侍卫入报道:“禀将军,湖口太史慈将军传来战报,蜀军大军夜里偷袭我军湖口水寨,被我军觉察,太史慈将军引军防战,以火箭拒敌,敌军伤忙大半,败军而去。”
孙权听后,并没有得意,问道:“可知蜀军船只多少向我军湖口进攻?”
侍卫回答道:“蜀军船只成百上千,蜀军数万大军向湖口攻进。我军伤忙亦多,是太史慈将军率军坚决抵抗,才保住了湖口。”
孙权暗思,幸亏我早猜得庞士元之计,不然蜀军一过湖口,长驱而入,东吴恐完矣。孙权又使孙静引五万军前去湖口助太史慈。
.......
在柴桑蜀军营中,一兵入报甘宁道:“禀都督,襄阳诸葛瑾将军、武陵刘琦将军引军到了柴桑来助阵。”
刚一说完,诸葛瑾与刘琦、傅彤走了进来,一见甘宁忙问道:“甘都督可受伤?”
甘宁不解,反问道:“公等为何有此一问?”
诸葛瑾忙道:“得知甘都督与东吴水战于湖口,敌我双方皆伤忙惨重,听说都督在乱箭之中受伤,所以连夜兼程赶到柴桑来助都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