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经近傍晚,殳懰迷迷糊糊地从睡梦中醒来,床上一片凌乱,自己却好好地盖着被子。只是头有点晕。叫宫女来打了洗脸水,重新洗脸,精神好了许多,只想出去走走。
出了自己的寝殿,往西边一望,雍正的寝宫内亮着灯。而对面却走来一队人。走在前面的便是年贵妃。年贵妃依然很瘦,走起路来也袅袅娜娜,颇有韵致。只是她身上越来越多地带上了一股幽怨之气。这一点让人很不喜欢。所以宫里愿意跟她来往的人越来越少,而她自己也轻易不出门。
既然遇到了,殳懰便大大方方地迎上前去,行了一礼,口称:“给贵妃娘娘请安。”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想法也慢慢产生了改变,她已经不太在乎这种在年贵妃面前这种昭示着尊卑的礼节。因为,她知道她已经得到了许多。
年贵妃停下来,瞟了她一眼,“不敢当,请起来吧。” 殳懰退向一边,表示恭让,请年贵妃一行人过去。年贵妃却站着不动,又瞟了她一眼,“你可真是好福气,天天住在养心殿,皇上为了你也算是破例了。”
殳懰目视前方,不卑不亢地答道,“皇上的想法我不太清楚。有没有福气也要看自己是怎么想的。贵妃娘娘就不要在此留连了,恐怕皇上久等了。”年贵妃碰了个软钉子便不再说什么,转身去了。
漠西厄鲁特蒙古的四部之一和硕特蒙古分很多个支。其中有一支便是在康熙末年协助上一任抚远大将军允禵平复西藏的罗卜藏丹津部族。因为平复西藏的功绩,康熙皇帝论功行赏,已经封罗卜藏丹津为亲王。
罗卜藏丹津也一样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趁着康、雍两朝交替的时候便想出兵统一青海和硕特部,自己好做首领。于是便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勾结准噶尔的策妄阿拉布坦。
准噶尔与和硕特原本是世仇。噶尔丹曾经杀了和硕特在青海的首领鄂齐图汗,策妄阿拉布坦曾经杀了和硕特在西藏的首领拉藏汗。而现在罗卜藏丹津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居然肯与世仇联合。
罗卜藏丹津召集和硕特部其他首领,强命他们放弃清朝的封号。有不服者便大举进攻。也有几个部落首领逃走,这些雍正都已经予以安置。
终康熙一朝,西北用兵的重点一直都是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从噶尔丹,到策妄阿拉布坦。康熙末年虽然收复了西藏,但是策妄阿拉布坦并未被灭掉。所以大清的军队都移驻河西走廊。
罗卜藏丹津出兵青海后,雍正的顾虑其实还是很多的。一方面,廉亲王允禩表面上看起来老实,实际上总想和自己作对。而九阿哥允禟此时就在西大通,真要是西北有事,保不准允禟不祸乱军心。另一方面,国库空虚,打起仗来便不知是什么情况,准备不足。第三,新朝刚立,要处理的事非常多,此时用兵,不利新朝的稳固。第四,谁又是真正能用的统兵的将才呢?……总之,理由非常多。
而且,罗卜藏丹津狡猾得很,诈称在青海的察罕丹津要谋反。这样一来,他自己就师出有名了。雍正对于他的心思当然非常清楚。但是由于这些理由,还是觉得此时处理边患要慎之又慎。于是便只派了在西宁的侍郎常寿去给罗卜藏丹津下旨,让他撤回。可是罗卜藏丹津居然扣留了常寿。
雍正接到奏报后,大发雷霆,并且询问在回京途中的川陕总督年羹尧走到了哪里。
一进了腊月,雍正也和以前圣祖仁皇帝在世时一样,要书“福”字颂赐重臣,也包括赐给后宫嫔妃张贴在各宫。早早便有懋勤殿的首领太监将龙笺、大笔、墨海陈设好了。书“福”字的地点要在重华宫。书“福”字用的笔也有特别讲究,叫“赐福苍生笔”。雍正亲洒宸翰,连书了数十幅。
皇帝在重华宫的时候,殳懰并没有跟过去,还是留在养心殿里。想着这是雍正朝第一个痛痛快快的春节,是不是应该把那个好消息趁此机会告诉皇帝。正在这难得的闲暇时想心事,忽然看到秋婵面上有点青红不定地走进来。随口问道,“怎么了?是皇上回来了吗?”秋婵摇摇头,看着她,似乎欲言又止。“究竟怎么了?” 殳懰以为出了什么事,“腾”地一下猛然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这倒把秋婵吓了一跳,忙上来扶了她,急道,“主子,您慢点,别闪了身子。”也不敢再迟疑了,小声道,“皇上下了圣旨,册封年贵妃为皇贵妃。年前就要行册封大礼。”
殳懰心里一动,没说什么,又慢慢坐下来。秋婵看她沉默,心里倒有点吃不准了。不知所措地劝道,“主子也别太往心里去。皇上心里只有主子一个人。” 殳懰忽然一笑,“不用你劝我也知道。别说这些了,既然如此,我也少不得去给皇贵妃行礼,先想想准备什么贺礼吧。”
忽然听到雍正下这样的旨,殳懰心里确实有点不太能接受。但是她现在想得更多的是自己身上的那个好消息。如果皇帝真的下了这样的旨,那必定是有自己的难处,她也不想再令他为难。而且,她现在已经很知足,觉得自己得到的已足够多。也许终是有遗憾吧,不过正因为有了遗憾心里才会踏实一点。不然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还不知道要在哪里损失些什么。那她宁愿损失的就是她所得的名位。这种虚无的东西要来换她现在所拥有的任何一样实质她都不会愿意。所以,维持现状她就满足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