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胤禛二十七年_沅汰【完结】(246)

  “是”端月像获赦一样便要退下去。

  “回来。”雍正忽然叫道。

  “是”已经退到了门口的端月听这一声传唤停下来。似乎是稍一迟疑,最后还是又小心地走到雍正面前,“皇上还有什么吩咐?”

  雍正已经用镶金牙箸自己动手夹了一块闵饼放入口中。吃完了赞道,“味道不错。不过闵饼此物,味道过于甜腻,食久必弃。”看他的神色已经不像刚才那么严肃了。

  “你怎么会做这么多苏菜和苏式点心?”雍正一边问一边端起奶茶,并没有看端月。

  “回皇上,奴婢祖籍苏州,从小在苏州长大。”端月一边回答,一边十指紧紧地扣住了手里的木托盘,眼圈也似乎有点微微地泛红了。

  “朕为皇子时也曾经随皇考圣祖仁皇帝去过苏州,领略过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也见宿于枫桥下听过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苏州是个很好的地方啊。”雍正感叹道,对于他来说在不胜烦据的政务中,回忆曾经的少时清游也成了一种奢侈。

  端月抬起头有点不太敢相信,“皇上也曾去过苏州?”

  雍正看她有点情绪起伏,不解道,“朕不但去过苏州,而且当时就随皇考住在苏州织造李煦的府中。李煦的织造衙署颇有江南园林之胜,朕至今都难以忘怀。”

  端月低下头,声音微微打颤,“苏州不只有苏绣,还有金谷园、沧浪亭、拙政园……”

  雍正并未注意到端月的神色,黯然道,“李煦也是皇考圣祖仁皇帝的旧臣了,朕是不得不抄了他的家。你在苏州可曾听到过什么?”

  端月此时已经是肩头微微颤动,努力克制着答道,“奴婢,奴婢不曾听说过什么。”此时她的心里已似万箭穿心一般。

  雍正这才注意到端月情状有异。他站起身走到她身边,她更加低着头不敢抬头。雍正伸出一只手将她的下颌抬起来,蓦然便看到端月眼中的泪轰然而下。“想家了?”雍正问道。

  端月微微后仰,躲着皇帝的这个动作。一边语气滞涩地答道,“奴婢失仪了。皇上说起苏州,奴婢是有点想家,皇上恕罪。不过,奴婢这一辈子恐怕是再也回不去苏州了。”

  “为什么?”雍正不解地问道。“等你过了二十五岁,朕自然会放你出去。难不成你连这几年都等不了?还是不愿意服侍朕与娘娘?”

  端月似乎很吃力地答道,“奴婢……奴婢愿意。只是一番风景一番心境,人总是会变的,再也找不回原来的心情了。”

  雍正若有所思地放开了她。这说的又何尝不是他自己呢?这时外面有人进来回禀道,“皇上,娘娘回来了。”端月这里才略定了定心神,在心里松了口气。拿着托盘向雍正告退,“皇上,奴婢晚上再给您送宵夜来。”

  第七章

  端月是第一次来圆明园,如同每一个第一次进这园子的人一样,她也不得不惊叹于这座名园的与众不同。虽然她经历过江南园林之胜,但是相对于她所见识的名园来说,圆明园不够小巧精致却更为开阔大气;缺少匠心匠气却有了灵动精神。

  外面天气又闷又热,园子里却青山绿水,繁花似锦,处处鸟语蝉鸣。端月仍然是着浅绿色的宫女服饰,背后一条大辫子,手里捧着一个漆得光可鉴人的朱漆托盘在九州清晏内穿廊过户。托盘里面是两个不同的茶盅,一只青花瓷盅,一只是珐琅彩青绿山水瓷盅。

  九州清晏内较皇帝寝殿比较远处的前廷一处青砖、碧瓦、朱红廓柱的偏殿内雍正和怡亲王允祥正挥汗如雨地在讨论关于清积欠的事。这殿内其实还算是高大清爽,但是禁不得雍正天生是个急性子,总爱上火。又加和允祥议事时一动一静极为投入所以仍然是汗流浃背。雍正怕热,但是允祥畏寒,所以他宁愿不要在这屋子内摆冰盆降温。

  允祥的腿行动越来越不方便,雍正还是命他坐着。自己一说起话来又忍不住着急,往往是皇帝自己站起来一边说一边在殿内踱步。此时雍正蹙着眉头,似乎在沉思。不过片刻之后便立刻下了决断向允祥道,“张楷说的那个法子根本就行不通,朕看干脆就停了它,再另想办法。”他指的是江苏巡抚张楷建议将江苏地区的积欠分十年代征的事。

  这点允祥是同意的,“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没有那么简单。张楷还是太书生气了。皇上是不是有什么新的法子?”

  雍正微微颔首,缓缓道,“积欠欠的是朝廷赋税,可见民风凋敝已久。朕是想借此机会整顿民风。朕已经下旨给户部侍郎王玑,刑部侍郎彭维新率领候选、候补州县官分赴江苏各州县清查。到了地方查清楚了便立即追索。已经查清了还不上缴的就投入狱中继续追比。朕就不信如此查下去还能清不了这几百万两的积欠。朕并不是贪财的皇帝,但是朕就是要治治这些刁钻无赖的子民,还江苏一个民风淳朴。”

  允祥知道雍正性子急,做事比较雷厉风行,而且眼前看样子也只能这样做了。但是他想得比雍正更周到,按照清理亏空时的经验提议,“皇上最好明白告诉王玑和彭维新等人,清积欠也只能是谁的帐谁了,不要波及太广才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