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阵微风吹来,雪白的梨花花瓣从树上纷纷飘落,被春风吹到允祥的脸上、身上。允祥闭上眼睛,平静而安详地如同睡梦一般。
第十一章
雍正八年五月十三日,怡亲王允祥病逝,时年四十五岁。当交晖园派人来奏报的时候,是这一日的晚上。因为身体还没有恢复,雍正也体弱得很。晚上将要休息,太监李六福进来请安,说交晖园派人来有事要奏报皇上。
一听到“交晖园”三个字,雍正立刻面色凝重起来。该来的噩耗迟早都会来。只是他人为地拒绝听到这样的噩耗。端月看他一时竟至语结,便向李六福吩咐,“快请怡亲王的人进来。”
一个小太监早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地爬进来,扑到雍正脚下立时一边哭一边说,“皇上,怡亲王殿下刚刚去了。”
雍正这时反倒平静下来,一边站起身,吩咐,“给朕更衣,朕要去看看十三弟。” 没人敢违拗,太监、宫女们看看端月的眼色。端月知道是拦不住他的,便吩咐道,“快给皇上更衣。”
忽然雍正一口鲜血便喷了出来,身子缓缓地倒下去。
等到雍正从昏迷中醒过来的时候,允祥的遗体已经从交晖园移回了京城内的怡亲王府。雍正也立刻从圆明园赶回城内,没有回大内,直接便去了怡亲王府。并且下旨命所有在都中的皇子亲贵文武百官都来叩谒怡亲王允祥的灵位。
等雍正赶到怡亲王府的时候已经是凌晨,天色刚刚蒙蒙亮。怡亲王府内还静悄悄的。估计还有许多人没有接到雍正的旨意,或是还没有来得及赶来吊唁。院子里处处挂着白幔,当走到设在银安殿的灵堂时,几个弱冠少年都一身稿素正在灵前烧纸哭灵。
看到雍正颤颤微微地走来时,为首的一个强自镇定着上来请安。正是雍正的儿子,四阿哥弘历。跟在他后面的面有戚色而木讷少言的是五阿哥弘昼。允祥的儿子十七岁的弘皎和只有九岁的弘晓扑倒在地叫一声,“皇伯父……”便抱住了雍正的腿只管大放悲声。雍正看着弘晓,尤其是悲从中来。
端月知道他身体虚弱已到极点,忙抚了抚弘皎和弘晓,“两位王子,别只管哭,还有多少大事要做呢。”然而,话音未落,听到身后又有急急的脚步声。“十三哥……”接着便是一声悲啼,简直是杜鹃啼血猿哀鸣一般让人不忍促听。
连雍正在内,所有的人都暂且停下来回头去看。原来竟然是恂郡王允禵。允禵和大他两岁的允祥也算是从小一处长大的。小时候两个人都曾是康熙爱子,虽然也不时有吵吵闹闹,甚至打打斗斗,但是那不过是小孩子的把戏。极至渐渐长大,允祥成了雍正的至密亲信,允禵却流连于允禩集团,也曾一时想排挤当时的四阿哥胤禛而自立,便渐渐疏远了。待到雍正继位,允祥被重用,大权在握,而允禵却从大将军王的高位上痛跌下来,两个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及至这个时候反倒显露出允祥的胸襟,不但不计前嫌,反倒全心全意地保全这个弟弟。两个人的关系又逐渐恢复如常。
后来的这几年,不管是允禵被圈禁,还是释放,不管是在景陵还是在都中,允祥心里总惦记着他,既便是诸务缠身仍然有机会就会去看看允禵。既使不能亲自去,也会遣人去问候。
这次允禵是第一个赶来吊唁的。他是因为这几日里特别惦记着允祥的病,所以特地向雍正请旨回来探望,没想到刚刚到都中就赶上了允祥的大丧。他看到雍正的时候,跪下请安,抱着雍正的腿泪流满面,看得一边的端月也泪如雨下。允祥一直希望雍正和允禵兄弟两个人能尽释前嫌。在他死后,这兄弟两人于天命之年终于和解。他们有多少年都不曾这么亲近了。允禵多余的话没有,也一时说不出什么来,只是哭着叫道,“四哥……”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好弟弟,起来起来。”雍正拍着他的背,他已是肝胆俱裂,承受不住允禵这样的哀鸣了。
等到天色亮起来的时候便吊客盈门,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谁都不敢不来。毕竟允祥是雍朝第一大宠臣,而这个时候雍正痛在心头,没有人敢触这个霉头。真正伤心的人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毕竟真的伤心和一时做秀是有区别的。但是就算是假装,偏巧就有人装都装不像。
诚亲王允祉也是多年都没有见面的了。他虽然近年来逐渐淡出庙堂,但是却落得个富贵闲人的逍遥自在。已是天命之年的允祉保养得极其好。也修得了一副华贵淡雅的气度,完全是表里不一,不露声色。当然,他和允祥本也没有什么交情,只是碍于不敢违抗皇帝的圣旨而已。
雍正一怒之下,说他临丧无状,没有兄弟之情,当场立刻下旨削了爵位,圈禁于景山寿皇殿。这一来,刚空出来不久的寿皇殿又有人住进去了。允祉一去,再也没有出来,两年后幽禁而死。
允祥的一生,与雍正既为兄弟又为君臣,他待雍正可谓尽职尽责。绝不会以雍正的喜好为喜欢地一味迎合他。完全是站在更高立场上以保全雍正为目标,哪怕是跟他起冲突也在所不惜。可是允祥毕竟是个聪明至极的人,作为幼弟,他又特别爱护长兄的颜面,雍正的脾气他是了解的。所以既便是他尽忠直言,也总是能博得雍正的赞同,不会让他大光其火。对于允祥这种态度雍正也很明了,他总是真心待别人,也希望别人能真心待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