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史疑云:960年到1279年之两宋典故_吴蔚【完结】(59)

  正当抗战派将领在部署抗蒙时,朝中的主和派官员却在大搞阴谋。左相谢方叔大力排斥主战的右相兼枢密使赵葵,赵葵被罢官。谢方叔等又诬陷介玠(当时任兵部尚书)掌握大权,不知事君之礼。宝祐元年(1253年),介玠在四川被迫服毒自杀。

  同年,蒙古忽必烈受命率师远征大理。他率军从六盘山出发,假道吐蕃,从忒剌(今四川松藩)分三路前进,过雪山,渡金沙河,沿路攻城略地。当年冬,到达大理境内。大理相国高祥屯兵大理城固守。十二月,在三路远征军的包围进攻下,大理城破,国王段兴智奔善阐(今昆明市),高祥逃至统矢逻(今云南姚安)被追杀。忽必烈迅即指挥蒙古军四出掠地,占领了除善阐以外的大理国土。次年(1254年)秋,善阐被蒙古军攻破,大理国王段兴智被俘虏。至此,建国三百余年的大理灭亡。

  宋理宗本人在大敌当前时,却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大修宫室寺院,他最宠爱阎贵妃,使得她权势盛大。签书枢密院事丁大全、马天骥,专事陷害忠良,曾迫逐宰相董槐。当时,有人在朝门上题字:“阎马丁当,国势将亡。”宋理宗还宠爱宦官董宋臣。董宋臣人称“董阎罗”,他与阎贵妃、丁大全勾结,豪尽民田,招权纳贿,无所不为。除阎贵妃外,贾贵妃也备受宋理宗宠爱,其弟贾似道因之也受重用,为京湖安抚制置大使。由于南宋王朝的腐朽,灭亡的日子也更加临近。

  蒙哥即位后,稳定了政局,始谋大举攻宋。此时,蒙古西征已大体完成;又在淮北筑城、屯田,建立了攻宋基地,忽必烈轻战川滇,攻占大理,迫降了吐蕃;汪德臣立城利州(今四川广元),刘黑马初定成都,巩固了对川北、川西的统治,兀良合台、帖哥火鲁赤、带答儿实现南北合兵夹击四川,开辟了从川江以南包抄南宋的另一条战线。蒙哥认为先图全蜀,然后沿江而下灭亡南宋的时机已经成熟。

  第75节:偏安的最后岁月(13)

  宝祐六年(1258年),新一任的蒙古大汗蒙哥发三路大军侵宋:蒙哥亲率主力侵四川,皇弟忽必烈率军攻打鄂州(今武昌),云南大元帅兀良合台北上攻打潭州,到鄂州与忽必烈会师。

  蒙哥汗领兵四万,由六盘山出发,入大散关。同时,命留驻成都的纽璘率军奔袭重庆,牵制四川境内宋军,阻止长江下游之兵援蜀。自此,展开了对四川的大规模攻势。宋军节节败降。年底,蒙哥沿嘉陵江进攻重庆,到合州,遭到了知合州府王坚(孟珙部将)的抗击。蒙哥亲临督师,四面围攻。王坚拒绝招降,在全城军民的奋勇支持下,凭借钓鱼山城的天险地形,坚决抵抗。从二月至七月,打退了蒙古军的多次进攻。最后,蒙哥在作战中负伤,回营后死在军中(一说病死),蒙古大军只好撤退。这就是著名的合州保卫战。这一胜利,扭转了整个局势,蒙古大举攻宋之役因蒙哥丧生钓鱼城下而告终。

  忽必烈一路在进军鄂州途中,得到蒙哥的死讯。忽必烈继续进军围攻鄂州,准备获胜后再北上夺取汗位。在鄂州前线督战的宋宰相贾似道,畏敌惧死,不敢应战,竟私自遣使到忽必烈军营求和,擅自开出如下条件:宋朝向蒙古称臣,降为藩属;两国以长江为界,南宋全部割让江北土地;南宋每年向蒙古进贡银币二十万两,绸缎二十万匹。这时,蒙古诸王在漠北策划拥立阿里不哥(蒙哥、忽必烈弟,拖雷第七子)。忽必烈心急如焚,急于赶回去争夺汗位,因此接受了贾似道的条件,随即率军北还。

  另一路兀良合台军则在潭州遭到宋将向士璧的抗击,也撤兵北上,赶去与忽必烈会合。

  忽必烈回到蒙古后,凭借武力在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河北岸)即大汗位。阿里不哥在和林自立,联合漠北、中亚诸王与忽必烈汗展开大战。不久后,阿里不哥失败,被迫向忽必烈汗投降,两年后病死。阿里不哥败降后,忽必烈逐渐巩固了自己的汗位。

  蒙古军撤退后,贾似道不但隐瞒了私自求和的事实,还截杀殿后的蒙古士卒,用他们的人头谎报抗蒙得胜。宋理宗不辨是非,认为贾似道立了大功,特下诏褒扬,加封少师、卫国公。贾似道回到临安时,宋理宗下令群臣到郊外迎接“功臣”贾似道,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

  忽必烈为汗后,派使者郝经来谈和议事,贾似道生怕之前议和一事泄露,将郝经秘密逮捕,关押在真州军营(今江苏仪征)。郝经被扣十五年后才被释放,北还回国后很快病死。这样,贾似道独专朝政,一手遮天。宋理宗对此不闻不问,只顾自己寻欢作乐。

  不久,在位四十年的宋理宗病死,因无子嗣,由其弟荣王赵与芮之子赵禥即位,是为宋度宗,尊宋理宗皇后谢道清为皇太后,立妃子全氏为皇后。

  据说宋度宗赵禥生母黄定喜因地位低下,感到前途无望,怀孕时曾服药堕胎,结果没有成功,生下的孩子就是赵禥。但因为出娘胎前受到药物影响,赵禥智力低下,七岁才会说话。所以,当宋理宗决定立赵禥为太子时,不少大臣都坚决反对。但赵禥是与宋理宗血缘关系最近的侄子,宋理宗坚持己见,还因此罢免了宰相吴潜,最终立赵禥为太子。

  宋理宗来自民间,根基单薄,为了保持住自己这一脉的皇位,在为赵禥选择皇后上也是煞费苦心。他也明白赵禥资质太差,难成大器,便一直想给赵禥选一个聪明伶俐的妃子,千挑万选,终于选中宋理宗母亲全氏的侄孙女全玖。全玖父亲早丧,初入宫时,宋理宗还安慰她说:“令尊宝祐间尽忠而死,每每念及,深感哀痛。”换作常人,定会悲而哭泣,然后说一些感恩的话,不料全玖回答说:“妾父诚然值得追念,可淮、湖地区的百姓更值得挂念。”宋理宗由此对全玖刮目相看,于是册其为太子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