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园_酒徒【完结】(276)

  "礼部尚书杨玄感大人说运河的河道被淤泥堵塞,暂时发不得军粮!"陈演寿不忍心看建成继续令他父亲失望,故意把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杂务在这个时候重新提起.

  "这个杨大人也是,怎么不早早提疏通一下.大军已经出发一个多月了,他又喊起河道淤积来?"李建成皱了皱眉头,信口说道.猛然,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目光扫向陈演寿,却看到陈演寿的目光正向自己看过来,里面充满了鼓励.

  "那,那咱们怎么办?"李建成目瞪口呆,半晌后,才期期艾艾地追问.他是长史,对辽西各地存粮的数量一清二楚.如果杨玄感造反,切断粮道,不出两个月,百万征辽大军就无粮可食!

  "我们没有任何证据来证明杨玄感意图谋反!杨家两代俱为上柱国,玄感又素得贤名.我们李家背不起一个"害贤"的名义,也不能胡乱向皇上进谗言!"李渊皱着鼻子,仿佛空气中也充满了苦涩的味道.

  杨玄感是前上柱国杨素的儿子,相貌英伟,文武双全,少年时即名满天下.自从他继承了楚国公的爵位后,门下贤者云集,英才无数.连观德王飞*库*网之子杨恭道、名将韩擒虎之子韩世谔和少年即有才名,世袭蒲山郡公的李密都做了他的幕僚.此人当年曾随宇文述一同西征吐谷浑,战功卓著.转任地方大吏后,察纠贪污,弹劾奸佞,也使得治下歌舞升平.如果是这么一个既会治国,又懂得兵略的人在后方造了反,大隋朝国运岌岌可危!

  在东征之前,早有言官劝阻过皇帝陛下,请他不要将向前方督运军粮的事情交给杨玄感.但杨家在朝中门生故旧无数,随便一个人的担保都比言官的捕风捉影之词更能让皇帝陛下信服.一番私下运作后,皇帝陛下不但不怀疑杨玄感的忠心,还赐了他不少金银珠宝,以示安抚.

  即使有确凿证据,李渊也没勇气向皇帝陛下揭发.大隋皇帝陛下最不信任的人就是姓李的,一旦他的怀疑有误,对李家就是灭门之祸.所以,眼下李渊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发军书,一遍遍地催促礼部尚书杨大人尽早将囤积在中原的粮草运过来.

  "陛下以倾国之兵孤悬辽东,怀远诸郡所存军粮不足一月.若粮草迟迟不致,大军危矣!"当晚,李渊四日前以八百里加急送出的军书,再一次递到了杨玄感的手上.

  "大军不危,我又怎能成得了事!这个李叔德,真够婆婆妈妈的!"杨玄感不屑地将军书掷到了地上,心中对李渊充满了轻蔑.

  六月乙巳 (初三),杨玄感反.天下震动.

  第三卷 大风歌 第二章 虎雏 (二 上)

  辽东城就像一块茅厕里的石头,黑黑的散发着恶臭.

  长时间的战争已经让这座孤城四壁上沾满了人血,黑色的苍蝇蚊虫就在黑色的血迹上寻找着食物.每当有石头或弩箭砸下来,那些嗜血的昆虫们就"哄"地一声,烟尘般飞上天空,和飞溅起的碎石泥土一起,遮住苍白的太阳.

  这绝不是一种令人舒服的景色,但李旭却不得不每天面对它.如今,他已经是一营统帅,麾下有一万战兵,两千多名辅兵,再不能像上次辽东之战初始阶段那样,觉得战事无聊就可以溜回自己的营中睡觉.

  但在战场上,他又的确无所事事.高句丽人用石块和泥土自己堵死了辽东城所有的城门,大隋将士根本不必警戒可能有敌军偷袭.但他们也攻不进辽东城内,尽管城外有将士们用泥沙包垒就的鱼梁大道,沿着此道可以一步步走到城墙上.但高句丽人守得很聪明,他们用木栅栏和沙包将城墙分隔成了小段,攻上城头的隋军要么站在城上忍受两侧敌楼上的羽箭打击,要么继续向前,从两丈多的城墙上跳下去.想要向城头两侧扩大战果,却是万万不能.

  在城内靠近城墙的地方,高句丽人挖了无数道壕沟,拆除了所有靠近城墙的房子.胆大跳进城内的人,即便不立刻被摔死,也会被一拥而上的敌军剁碎.所以,面对着黑色的辽东城,大隋兵马在生力军到来后依旧一筹莫展.

  五天前,当骁果诸营第一次到达高句丽城下的时候,几个郎将为了加入第一波攻城序列吵得面红耳赤.前来介绍战况的兵部侍郎耶律斛大人说了,城内的高句丽将士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只要我大隋勇士发起再发起一波冲锋,就可以把整座城市夺下来.

  "先入之功,升三级,赏万户!"巨额的奖赏下没有人不红眼.除了一个姓裴的将军和没有根基的李郎将,其余八个郎将都要争这个首功.裴将军不争功是因为他家世显赫,并且本来就有光禄大夫的封爵在身,犯不着跟小辈们争抢.至于李郎将不争的原因,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无数声名显赫的世家子弟还没轮到,哪有他这个无根无基的新丁现眼的机会?

  窄窄的鱼梁道无法容下太多的兵马同时发起攻击,所以经兵部协调,将积极请战的八营勇士分为八个班次,每个班次强攻一天.如果哪个营的攻势坚持不了一整天,则由轮给在其下一位的郎将带兵顶上.

  第一天,折冲骁果营在一位出身天水赵氏的郎将带领下,率先攻城.攻势从正午开始一直持续到午夜,前后三千多名骁果阵亡在鱼梁大道两侧,亦未能将城头上的缺口再增加半分.午夜后,赵姓郎将掩面而哭,承认失败,自缚到中军请罪.皇帝陛下笑而释之,命三军休息,明日再战.

  第二天,果毅郎将元纬在强弓硬弩的掩护下,率领麾下士卒负土囊登城,试图在城墙另一侧也堆出一条下城的大道来.将士们忙碌了一整天,精疲力竭,扔进城内的土囊却全被城中的高句丽人用独轮车推走.未及天黑,元纬自认战败,主动致中军请罪.杨广看在已故内史令元寿的面子上,宽恕了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