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园_酒徒【完结】(325)

  忠心的管家趴下身,用肩膀将元务本顶上马背.元务本满怀感激地看了管家一眼,刚欲扬鞭,胯下战马突然发出一声悲鸣,软软地倒在了地上.就在他狼狈地从地上向起爬的过程中,身边的家丁一个接一个被羽箭射倒.

  "大势去矣!"元务本心中发出最后的哀鸣,拔出佩剑,试图自我了断.手臂刚抬起来,耳畔却听见"叮"地一声,紧跟着,有股巨大的力量击中了剑柄,三尺青锋飞上了蓝天.

  "元大人,你输了!"李旭抬手,将另一支羽箭扣在了弓臂上.

  第三卷 大风歌 第三章 浮沉 (七 下)

  元务本慢慢站直了身躯,一切都结束了.正如对方主将所说,自己输了,输了个干干净净.这场所谓的"顺应天命,解民倒悬"的举义,从开始就是一场闹剧.自己带着三万大军,却在不到一个时辰内被一个来历不明,职位不过五品的无名小将以四千衣衫不整的骑兵击溃.照这种比例算去,楚公麾下号称三十万众,能得当对方几万大军?

  人在极度绝望后,往往会表现出来某种异乎寻常的冷静.眼下元务本就是如此,他不再试图自杀,也不再想着如何为自己的侄儿报仇,而是很礼貌地向旭子拱拱手,像朋友初见般客气的问道:"将军从何而来,可否告知在下?"

  李旭被元务本的古怪表现弄得一愣,没等他来得及回答,李孟尝已经冲了过去,用刀尖指着元务本的脸,高声骂道:"爷们儿从辽东千里迢迢赶回来的,要不是你们几个小丑闹腾,爷们现在早已荡平了高句丽!"

  "辽东?"元务本惊诧地问.今天他只所以敢领军迎战,就是以为来人不过是附近州郡临时拼凑起来的,试图趁大军主力围攻洛阳时前来拣便宜的地方兵马.今天早上据细作汇报,从辽东匆匆回赶的兵马还在七百里之外,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冲到黎阳城下.

  "元某已经认输,将军何必骗我这将死之人?"元务本不愿相信李孟尝的话,冷笑一声,抗议道.

  "我等的确是从辽东而来!"李旭见元务本不再试图反抗,收起弓,礼貌地回答.黎阳城还在叛军手中,而元务本是夺取黎阳的关键人物,因此旭子不敢对其稍有慢待.答完了话,他又叫过长史赵子铭和校尉崔潜,命令二人去约束众将士,不准他们伤害那些放下兵器的降卒.对于已经逃得很远的溃军,也不要继续追杀,由着他们自谋生路.

  元务本静静地看着李旭安排完了一切.这种结果正是他想跟对方交涉的.自己谋反,罪不过一死.但那些被协裹而来的农夫和船夫没有罪,朝廷的官军不应该将他们赶尽杀绝.见对方不用自己出言请求,就满足自己的最后愿望,他心情稍安,凄凉地笑了笑,问道:"将军既然不准元某自杀以谢天下,又准备如何处置元某?"

  "黎阳城还在你手里,我不希望再多死人!"李旭又是一愣,仓促地回答.在他的设想中,大部分叛贼应该是一幅穷凶极恶的模样,这才对得起沿途自己所见到的那些暴行.而元务本的睿智与坦诚有些出乎他的预料,甚至在他刚刚下令不准残害俘虏时,对方好像就猜透了他的全部心思.

  跟太聪明的人打交道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旭子知道凭自己的口才未必能说服元务本.正当他搜肠刮肚想着下一句说辞的时候,元务本又抢先开了口,"郎将大人想令元某献城,敢问大人,这样做对元某有何好处呢?"

  "好处?"李旭的眼睛瞬间瞪得老大.他不想强攻黎阳城,雄武营的弟兄们人数有限,而黎阳城一直作为大隋粮仓而存在,城墙想必修得不会太单薄.但避免生灵继续涂炭这个说辞显然打动不了元务本.按大隋律法,元务本作为反贼骨干,肯定要被抄家灭族.当一个人明知道他的全家都要被杀光时,有人再劝他对百姓发善心,这岂不是与虎谋皮?

  "狗娘养的,还牛气了你!"李孟尝咆哮着跳下马,上去就是几记老拳.见过当俘虏地,没见过这么牛气的俘虏.今天不打他个满地找牙,自己的李字就倒着写.可三、五下之后,他的拳头就又砸不下去了.元务本摆出一幅坦然模样,不躲,不闪,不求饶,不呻吟,仿佛正在挨打的根本不是他自己.

  "住手!别伤了元大人!"李旭赶紧出言喝止.校尉李孟尝拳头上的力道不小,一旦把元务本打死了,大伙攻城还要多费周章.

  李孟尝气哼哼站到了一边,双眼不断在元务本身上逡巡.此人太奇怪了,简直就不像一个俘虏.自从被击溃后,其余叛军将士黑压压跪了满地.而这个才上任不到两个月的"郡守",举止却可以用泰然自若四个字来形容.

  "这位校尉大人好大的力气!"元务本再次直起腰来,抹了把脸上的血,傲然说道.停顿了一下,他又向李旭拱了拱手,"多谢将军手下留情,元某没齿难忘!"

  "多有得罪!"李旭不得不以礼相还.对方的气度、胆识已经赢得了他的尊敬,如果人连死都不怕了,的确谁也拿他没办法.

  宇文士及结束了对叛军的追杀,匆匆地赶了过来.离着老远,他就看到了这奇怪的一幕.凭借直觉,他猜出李旭活捉元务本是为了兵不血刃拿下黎阳.但士大夫之间玩的勾当旭子显然不懂,眼前的元务本趾高气扬,相比之下,李旭和李孟尝等人却悻悻然,仿佛刚刚打了一场败仗.

  宇文士及跳下战马,微笑着走向元务本,在对方面前五尺处站定,抱拳、附心、躬身以平辈之礼作揖,"宇文士及久闻元大人之名,一日得见,荣幸之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