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园_酒徒【完结】(328)

  "那当然是,你甭看他附逆投敌,却也是心中装着百姓好官.他说从贼的将士,都是他强行抓来的,心中没什么是非善恶.建议我把他们重新整顿,和雄武营弟兄一道固守黎阳!"宇文士及叹了口气,回答.在他眼里,元务本能在战败后把黎阳城交出来,不失为一个磊落的名士.但在叛军中名气越大,行踪也越难隐藏.

  "可,可他已经将功,将功赎罪了啊?"李旭的眼睛在不知不觉中又瞪了老大.他并不喜欢元务本,在他看来,此人行事从头到脚透着古怪,把家中老少都送给别人当奴隶了,自己的头也即将被砍下来,却好像甘之如饴.但像宇文士及这样一边夸着人家,一边想着如何割人家脑袋的举止,却也太出人意料.

  "咱们大隋,不会追究死人的罪责!"宇文士及拍拍李旭的肩膀,像安慰小弟弟一样为他解释,"我现在杀了他,皇上将来就不会灭他的族.他的家人既然已经成了我宇文家的奴隶,刑部自然也不会深究到底.如果咱们把他当作俘虏献给皇上,将来恐怕不但他本人要被凌迟,家中妻儿、老小,还有兄弟、子侄,都逃不过一死!若遇上个酷吏审理此案,就是元先生那些旁支、表亲,也要发配到塞上去戍边,这一去,永远都不可能回得来!"

  "啊!"李旭的嘴巴张得大大的,已经能塞下一整个鸡蛋.大隋朝关于叛乱的律条,他原来一点不懂.所以一直幻想着能在疆场上与授业恩师杨夫子相逢,然后偷偷地将恩师藏起来,待风声小时再放走.如今他却发现这种想法有多幼稚,幼稚得简直令人发笑.

  "中原各地有规矩,非地方望族子侄不可为吏.元务本虽然只是个县尉,可元家在地方上也算大户.全家老少加起来少说也有上百口.咱们杀了他,其实是救了他全家!"宇文士及话如同惊雷,声声在李旭头上炸响.

  第三卷 大风歌 第四章 取舍 (一 上)

  有道是人生如登山,总于不上不下时最迷茫.目前旭子的状态正是这样,论官职爵位,他这个大隋忠勇伯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士族.可在看事情的目光和心底归属方面,他依旧眷恋着自己的父老乡亲.

  抬头向上看,那些世代簪缨的豪门大户如同隔着一块硕大的水晶壁,他看得见,却融不进去.低头向下看,父辈的笑脸和音容却早已经模糊,无论他如何依恋,都再回不到起点.他就这样不上不下地吊着,找不到路,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而四野的风却不断地吹过来,一点点把少年人的热情吹冷,心吹得越来越麻木.

  好在这次他没有被"吹"多久,杨玄感麾下的将士不给他自怜自艾的时间.就在元务本被杀后的第二天下午,斥候们带回了一连串坏消息.

  卫文升战败了,四万府兵被杨玄感麾下连铠甲都没有的船夫和盗贼打了个落花流水.号称一代名将的卫文升两天内连败十二场,多亏了樊子盖从洛阳城内出兵牵制,才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同时,韩世萼带着叛军顺利攻下了虎牢关,留下叛将顾觉镇守此城,然后亲自带着七万大军渡过黄河,沿永济渠向黎阳扑来.

  "你可打听清楚了谁在韩世萼手下替其谋划?"听完负责掌管斥候的校尉李孟尝的汇报后,旭子忍不住追问.韩世萼用兵迅速果决,几乎每一步都符合杨夫子笔记中的精要.如果夫子此时就在他的帐下,师徒两个就不得不刀兵相见了.

  "是蒲山公李密."校尉李孟尝大声回答,"据斥候打听来的消息,自从收降了前中书舍人韦福嗣,杨玄感就渐渐疏远了李密.所以李密现在给韩世萼做长史,同时负责替叛军联络各地山贼!"

  李密?是他?临时充做帅殿的县衙门内立刻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蒲山公李密,这个名字大伙太熟悉了.他的家世、他的才气,他的品行,加在一起简直就是完美.如果有人家子弟令父母失望,父母大多数情况下就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当李密像你这么大年龄时,就如何如何.说话时长辈脸上的失望与羡慕交加,挨训的晚辈则哑口无言,自惭形秽.

  关于李密的大名,旭子也早就如雷贯耳.在县学读书时,他甚至曾一度将其视为楷模.此人的曾祖父李衍官致真乡公,祖父李耀是前朝的邢国公,父亲李宽为一代名将,被封为上柱国,蒲山公.作为本朝最显赫家族之一的继承人,李密从小就有志气,好读书,文武兼备.有一次骑在牛背上读书,一时入神,居然冲撞了大将军杨素的车驾.而杨素不但没有怪罪,反而对李密的刻苦与博学赞誉有加.这进一步提高了李密的声名,使得京城贵胄子弟皆以与李密交往为荣.继承父亲的爵位后,李密仗义疏财,名头更响.以致当今皇帝慕名征召,拜其为亲卫大都督.而李密居然不为富贵所动,做了将军后不到半个月,便报病辞去.

  "法主善谋,世萼悍勇,此战定然是一场硬仗!"司仓参军秦行师摇了摇头,向身边的同伴感叹.怕主将听了不高兴,所以他刻意将声音压得极低.但此刻众人的声音都压得很小,他的赞叹反而以比平时说话更清楚的程度传入了主将的耳朵.

  "杨玄感放着李密不用,反而用韦福嗣,真是…"崔潜摇头替李密赶到惋惜.据元务本生前所言,李密是由于和杨玄感交好,顾及朋友义气才不得不参加了叛军.他曾给杨玄感献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叛军跃进千里,直趋涿郡,将大隋百万东征军堵在长城外活活饿死.中策是挥兵西进,夺取关中,利用长安周围地形险要,关卡甚多的优势凭险割据.这样,大隋东征军即便及时回师,也没办法进入函谷关.下策是攻取距离黎阳最近的洛阳,扣压百官家属,逼迫参加东征的将士投降.当时杨玄感身边的诸谋士大多倾向于北进,但杨玄感却最终选择了就近攻打洛阳的下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