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宝的眉毛诧异地跳了跳,他没想到旭子对自己的射艺如此有信心."成么,山上风向多变!"他善意地给旭子找台阶下.对方急着竖立威信的心情他很理解,作为一个已经四十三岁,在低级军官位置上滚了多年的人,他能明白一个无本之木的悲哀. (注1)
没等李旭再做解释,敌军已经开始冲锋.逆着山坡,他们跑动的速度并不快,跑着跑着,队形就开始变得散乱.张须陀默默地扣着箭,心中计算叛匪和自己之间的距离.一百步,九十步,七十步,他松开弓弦,射出一支响箭.
"嗤――"长箭发出一声凄厉的悲鸣,从跑在最前方的一名草寇的前胸处射进去.那人的身形猛地一滞,向后倒退了几步,跌倒,咕噜噜滚下山坡.秦叔宝快速一磕马镫,胯下黄骠马发出"唏溜溜"一声咆哮,四蹄腾空,直冲而下.他的骑术十分精湛,胯下战马也是一匹少见的良驹,两个跳跃,已经冲进了敌阵当中.
手起槊落,秦叔宝将距离自己最近的两人挑飞.然后右腿轻踹马镫,命令胯下坐骑跑斜线,切开敌军阵列,直奔队伍中的小头目.
他很遗憾地发现自己扑空了,那名小头目身上插着两根箭,一根射在胸口上,另一根插进了眼眶.无论任何一支都足以致命.秦叔宝快速扫了一眼李旭,然后手中的长槊横扫半圈,将试图夺回头目尸体的数名草寇抽倒,紧接着来了个侧面横切,将惊惶失措的敌人一个接一个抽下山坡.
李旭在黑风闯入敌阵之前,射完了预定中的三箭.他射死了这伙人的头目,又射死了举着灰布战旗的那个旗手.叛军很穷,身上的衣服都是用草灰染的,更不可能买得起铠甲.所以这三箭一点也没浪费,直接夺下了两条性命.
顾不上给敌人任何怜悯,旭子藏弓,拔刀.在黑风前蹄踏入敌阵中的一瞬间,借助惯性用刀刃抹开了一人的胸脯.血在他背后喷起来,溅了临近几名乱匪满脸.那些人发出声嘶力竭的惨叫,闭着眼睛狼狈而逃.
旭子没有追杀他们,而是拨马横切,他也走了斜线,于秦叔宝的方向恰好相反.两个人的任务是将敌军完全冲垮掉,而不是多做杀伤.
在冲下土丘前的瞬间,旭子发现秦叔宝是个将帅之才.此人知道如果让罗士信和独孤林来完成这个任务,肯定是杀戮过重.所以他主动抢在第一轮出击,既弥补了主将考虑不周全之处,又没损坏同僚的颜面.
对于没有任何训练的流寇而言,战马几乎是他们的天然克星.他们不知道如何有效利用手中的长兵器,也不知道互相保护.旭子的黑刀很快抹倒了第二个人,那是个四十多岁,胡子拉喳的男子.看到战马冲向自己,此人犹豫了一下,没有向其他同伴一样抱头逃走.这片刻的勇敢让他付出了生命为代价,锐利的黑刀切断了他脖颈上的血管.勇敢的男子在原地一圈圈打手机访问bookwap.net独家首发着旋子,手指用力抱住脖颈,试图把生命和血液留在体内.转了几圈后,他跌跌撞撞地倒下了.双眼瞪得老大,留恋地看着生命中冬日最后一缕阳光.
横向跑出一百五十步后,旭子再度拨转马头.他的身边已经没有敌人了,锐利的刀锋面前,盗匪们鼓不起更多勇气.他放慢速度,缓缓撤回凉亭.不远处,秦叔宝也结束了对敌军的追杀,策马向他靠拢过来.
"我杀了四个!伤了大概二十几个!"秦叔宝伸出手,拍了拍旭子的肩膀.他不夸赞对方的箭法好,已经被战果证明了的事实不需要夸赞.他现在需要摆正位置,把对方作为朋友,同时作为一个不错的对手.
"我杀了七个,伤得肯定比你少."李旭笑了笑,回敬了秦叔宝一拳."我不会使槊,这把刀太锋利…"秦叔宝比自己擅长控制兵器,旭子不得不承认.丈八长槊在对方手里就像有了生命般,可以随意施展.这点他自问做不到,认识的朋友中,好像也没人能做到.
"我们去休息,且看士信和重木的.士信的槊法在我之上,重木的射艺不亚于你!"秦叔宝点点头,理解李旭话语中不服的意思.不过他一点都不生气,男人么,心里就得有这种不服输的劲头.
"愿意为他们两个喝彩!"李旭大笑着,和秦叔宝并络而回.他们相继跳下马,在凉亭内找了个地方舒舒服服地坐了下来.山坡下又传来了喊杀声,二人对敌军的举止视而不见.有张老将军在居中调度,有两名值得信任的弟兄前方冲杀,他们对自己的安危很放心.
注1:秦叔宝出生于571年,书中故事是在大业九年.所以其虚岁四十三.本次战斗为真实事件,具体发生在大业九年春.笔者将其挪到冬天,是小说之曲笔,行家勿怪.
第四卷 扬州慢 第二章 壮士 (二 下)
望着被弟兄们用血染红的山坡,裴长才的心里不住地犯嘀咕."这老石会不会坑我?他当初可是说张须陀中了郭方预的调虎离山之计,跑到淄水边上去了!怎么这会儿张须陀又赶了回来,麾下还带着四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张须陀的厉害,裴长才曾经亲身体会过.那时候他还在知世郎王薄麾下做一个旅率,日子正过得开心.王薄号称是南华老仙的嫡传弟子,知道前一千年已经发生的和后五百年即将发生的所有事情.能算出谁这辈子能得到多少钱财,谋取多少富贵.他算出大隋官军会在辽东兵败,所以带领一波弟兄造了反.他算准大伙的心思,所以编了一首歌,告诉所有人跟着他能够吃香喝辣.他几乎算准了所有事情,可他就是没算到齐郡的张须陀是自己的克星.听说这齐郡地方富庶,他带着弟兄们来捞一票.结果被张须陀从华山一直撵到岱山,又从岱山撵到黄河北岸的临邑,连缠了三道皮索的快靴都跑丢了一只儿.多亏了临邑附近的芦苇丛密,才于野鸭子窝底下拣到了一条性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