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园_酒徒【完结】(708)

  情况十分不对劲儿,多年刀头打滚培养出来的直觉告诉他,官军绝对不是被河水所阻.既然王薄能找到水浅的地方去偷袭博陵,官军也可能找到水浅的地方渡过来,抄大伙的后路.但无数斥候派了出去,却看不到任何敌军的动向.如果现在他便主动撤走,人前露了怯,将来河北道上手中这哨人马根本就没立足之地.

  "他***,瓦岗军凭什么给咱下命令!"刘霸道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转移到瓦岗军来信的事件上,怒气冲冲地问.

  "人家不是刚刚击杀了张须陀么!"高士达对瓦岗信使嚣张的态度也非常不满,撇着嘴回答.

  "那也是翟大当家的功劳?难道他丧家犬般的李密能大过老翟去?"刘霸道至今还记得杨玄感兵败后,李密四处找山寨求入伙的狼狈模样,冷笑着点评.

  "瓦岗军刚刚推了李密为主,老翟把头把交椅让出去了!"高士达苦笑了几声,回答.

  "他***,老翟疯了还是傻了?"

  "人家瓦岗军的人说,李密姓李,该做天下!"高士达连连摇头,表示自己看不懂河南道绿林总瓢把子翟让葫芦里到底卖得什么药.如果换了他,干脆给李密一刀了事,哪有把自己辛苦创立的基业送人的道理.

  "我呸!什么狗屁天命,扯淡!"刘霸道向地下啐了一口,对荒诞不经的民谣甚表怀疑,"如果真该姓李的当皇上,姓李的又不是他一家!咱们面对的,不也是个姓李的么?

  话说完,二人不约而同地闭上了嘴巴.双眼瞪圆,面面相觑!

  第六卷 广陵散 第二章 背弃 (四 下)

  "流寇们的战意不强,无论咱们先吃下哪一路,其他两路肯定会望风而逃!"李旭想都没想,直接回答.

  通过一个多月来的接触,双方对彼此的脾气秉性都有所了解.在没见面之前,杨义臣本来还怀疑李旭有拥兵自重的野心,现在却觉得年青人只是想法比较独特,行事略嫌冒失而已.自己在同样的年龄段也是率性而为,很少计较后果.但在官场的时间久了,就慢慢接受了其中规则,不会再轻易去触那些谁碰上去都要头破血流的底线.

  况且李旭在博陵等地采取的那些措施,的确也收到了稳定地方的成效.你说他借恢复科考和屯田的手段收买人心也好,排斥异己也罢,其治下六郡,却是目前河北最安宁的一块桃源.非但不再有大股流寇骚扰地方,并且很多其他郡县的流民还拖家带口向那里跑.如果河北各郡都能像李旭治下一样的话,杨义臣觉得自己就不用终日为了后路不保而担忧了.

  在李旭眼里,杨义臣也是个值得相交的前辈.虽然对方的出身和阅历与他差异很大,并且看事情的观点也与自己每每相左.但难得的是老将军很有心胸,从不依仗年龄和背后的家族来压人.

  两个人迄今为止唯一的分歧在对待俘虏的态度上.流寇落到杨义臣手里,下场通常只有一个.这使得剿灭赵万海的战斗拖延了很长时间,很多流寇见到杨义臣的兵马投入战场,宁可战死,也不愿放下武器成为俘虏.

  李旭劝过杨义臣很多次,对方总是以佛驮也一手持经,一手持剑来回应.他不欣赏李旭的同情心泛滥,正如李旭不欣赏他的强硬.除此之外,两人配合得倒是相得益彰.

  正因为彼此之间相互信任,所以二人交流起来才没有太多的繁文缛节.完全以武将的方式直来直去,不顾忌对方是否为偶尔的一言半语冒犯而耿耿于怀.

  "李将军年龄不大,胃口倒是不小!"杨义臣觉得李旭的回答很对自己脾气,笑着评价.

  "我希望一战至少打出两年平安来!当地百姓能过一段安稳日子,自然就不会轻易被流寇们协裹"李旭点点头,坦然承认自己想来一场大的决战.齐郡剿匪的经验告诉他,只有令流寇伤筋动骨,才能彻底断了他们对地方的窥探.仅仅击而走之,不会让流寇们得到教训.张须陀调任荥阳已经快两年了,至今齐郡周围还秩序井然,便是拜老将军当日的威名所赐.

  "老夫也有此意.高士达这次敢找上门来,显然是被咱俩联手剿杀赵万海的事情逼急了.他来得正好,省了老夫再到平原找他.罗子延在蓟县不知道安得什么居心,早晚会对河北有所动作.咱们的时间不多,没功夫跟流寇们穷耗!"杨义臣站起身,望着窗外阴沉沉的天空叹道.

  对他而言,贼军无论是四十万还是二十万,其中差别不大.有五千人足以与之相持,有八千人足以破之.北方虎视眈眈的僭幽州大总管罗艺才是燃眉之急,其麾下的虎贲铁骑是当年大将军王杨爽留下来的精锐,虽然人数仅有五千,却从来没打过败仗.

  但流寇们总是在背后擎肘扯脚的行为却非常令人头疼.杨义臣不认为罗艺与河北道群贼有勾结,但幽州军和河北贼双方配合得却一直非常默契.当年薛世雄迎战窦建德,罗艺立刻趁机夺了半个涿郡.他率领着大隋官军威逼幽州,赵万海、高士达等人又在身后闹个没完.等官军返身杀回河北来,高士达等人又闻风远飙了.

  几年剿匪生涯中最令杨义臣头疼的是流寇们的逃命能力.高士达、格谦、王薄这些人都曾经是他的手下败将,每次他都能轻松地将对方打得满地找牙.但流寇们撒腿向高山大泽中一逃,他立刻就没了办法.几个月过后,恢复了元气的流寇们便会出现在另一个郡县,让他带兵堵截都来不及.

  这次能把赵万海一举成擒,全赖于博陵军及时出击,迎头将赵贼堵在了半路上.杨义臣不在乎李旭率博陵军倾巢而出的行为中,有没有防备自己越界的目的.能顺利剿灭一伙贼人,稳定自己的后路,这个结果对他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