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园_酒徒【完结】(729)

  撤回来的两万七千多喽啰兵,除了杨公卿本部那七千余马贼外,其余两万人中仅有不到六千人选择了继续追随格谦.许多原属于格谦麾下的头目,也当机立断改换门庭.见到大势如此,格谦也无力反抗,笑着丢下几句场面话,然后带着属于自家的那部分人众灰溜溜转向盐山.

  "格大当家,你就这么算了!"急行出二里之后,张金树凑到格谦身边,气哼哼地替对方报打不平."高二当家麾下不还有一哨兵马么,您老回去后跟高二当家合兵一处,还怕了他姓杨的?"

  "开道入秋时得了卸甲风,元气至今还没恢复!"格谦苦笑着摇头.天成将军高开道是他的结拜好兄弟,这次北上本来应该由高开道领兵,格谦坐镇老巢.但高开道偏偏在关键时刻病了,所以格谦才不得不亲自带队.

  "那也不能这么算了!他姓杨的算什么东西,没本事自家去募兵,就会趁火打劫!"张金树不服,骂骂咧咧地道.

  "他占不了多少便宜!"格谦冷笑着回应.挥手喊来自家的心腹许令威,低声吩咐,"你骑我的马,将杨公卿的沿官道南下去平昌的消息写在纸上射进盐山县城.他们自有办法转交给杨义臣!"

  "是!"许令威从格谦手中接过马缰绳,向北疾驰而去.

  "跟我耍心眼,哼!"格谦如没事人般背过双手,鼻孔里发出一声冷笑.

  马蹄声隐隐约约,忽远忽近.

  就在距离格谦不远处的另一条山路上,有一匹高头大马踏起股股烟尘.马背乘的是杨公卿麾下的一名斥候,但他的任务不是替格谦探路,而是悄悄地给对方"送行".

  "大当家把格谦和张金树带领六千残兵入山的消息告诉知世郎王薄,难道那姓王的还敢冒着被天下英雄耻笑的风险吞了格当家的部众么?"军师崔呈秀不太理解杨公卿的用意,低声询问.

  知世郎王薄带着几千名残部退进了盐山,这是仅有杨公卿和他的心腹才知道的秘密.这两天格谦之所以胆子大,其中一个原因便是王薄已经派遣心腹将杨义臣和李旭二人的动向打听清楚,并辗转将消息交给了杨公卿麾下的斥候.

  江湖上讲究知恩必报,杨公卿给王薄的回报便是格谦和张金树二人的部属."知世郎是个聪明人,他当然不能落井下石.但杨义臣老贼狡诈多端,说不准他的人会埋伏在去盐山的路上!"

  "大当家不是说过方圆二十里没有官军么?"一名亲信忍不住插嘴.

  "大当家从不说谎!"崔呈秀立刻醒悟,瞪了那名亲信一眼,抢先替杨公卿回答.

  杨大当家从不说谎,通往盐山的上道上的确没有官军埋伏.但知世郎王薄新败后急需补充兵力,也是个无法忽略的事实.

  傍晚的山路旁,数千"官军"举起的木弓.

  片刻后,天威将军格谦瞪大双眼倒地,身体上插满了白羽.

  第六卷 广陵散 第二章 背弃 (八 下)

  "这群蟊贼,简直是伙发了疯的野狗!"放下盐山县令赵德明快马加鞭送来的密报,太仆卿杨义臣摇摇头,冷笑着点评.

  与杨公卿动向密报同时送来的还有一个未经确认的消息,或者说是真真切切的谎言.渤海郡的流寇们纷纷传说,在与杨公卿分开的当天晚上,天威将军格谦便落入隋将杨义臣布置下的陷阱里.格谦当场被杀,张金树和其他残兵趁着天黑逃入密林躲避,最后被闻讯赶来的知世郎王薄救走.

  而事实上,杨义臣和李旭二人根本没向渤海郡派一兵一卒.在采用围三阙一和声东击西战术收复芜蒌县后,二人联手将高士达堵在了县城南边的采菊谷内.高士达身受重伤,自知难保,当夜命心腹将自己刺死,以自家首级为信物请求官军放其余喽啰活命.杨义臣主张将所有俘虏一并斩首,李旭主张赦免,二人争执再三,最后采用折中的办法,将俘虏中的大小头目全部斩首,其余普通喽啰押送到涿郡,和先前被俘的孙宣雅部一道在地方郡兵的监督下从事军屯.

  随后,两位将军又尾随着流寇们败退的脚步收复了饶阳,乐寿,一直追过了漳水,在河间和平原两郡交界处,一个名叫弓高的县城修整补给.

  对于从鲁城仓惶撤退的格谦和杨公卿部,太仆卿杨义臣建议官兵们在弓高县城内先缓一缓精神,以逸待劳.凭着多年的经验,老将军认为土匪们都是些狼心狗肺的畜生,有便宜可捞的时候还能互相合作,一旦空手而归,肯定有人会从同伴身上打坏主意.

  事实也正如其所料,杨公卿吞并了其他几家山贼,格谦也被王薄和杨公卿联手所害.唯一令老将军有些失望的是,麾下兵力壮大了一倍的杨公卿居然不肯直接沿永济渠杀回平原,反而远远地绕了个圈子,取道渤海郡东南折向平昌.

  "这贼,我先前看他气势汹汹,还以为他真是个人物!"想想杨公卿在渡过通惠河之前的嚣张模样,邓有见冷笑着骂.

  "野狗么,自然是叫唤的声大,实际上胆子却非常小!"侯桥听大伙骂的痛快,笑着附和."那东西没了吃食,便会自己咬自己.要让它们大起胆子来与老虎拼命,却是万万不能!"

  这句比方引得将士们哄堂大笑,个个都赞杨老将军"野狗"两个字用得贴切.待笑闹够了,才有人低声补充了一句,"这下也好,仲坚兄至少不会再觉得土匪们无辜了.连自家同伴都算计畜生,怎还值得怜悯!"

  "不是怜悯,而是地方上需要劳力.军屯不比民屯,他们所得七成以上要供给军队!"李旭见杨义臣麾下的袍泽们将话题转向自己,摇了摇头,笑着跟大伙解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