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计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
16日凌晨1时,铭军的十个营共四千人分乘五艘运兵船,向鸭绿江口的大东沟进发。
16日中午,舰队抵达大东沟,到次日早晨,军队全都登陆。
17日上午8时,旗舰定远上挂出龙旗开始返航。
海水湛蓝,碧空万里,海天线上,十数缕黑烟悠悠升起,几只海鸟在低空盘旋,好奇地注视这奇异的一幕。
烟柱由细变粗,由淡变浓,由远而近,直到喷吐黑烟的巨大烟囱占据了海鸟狭小的视野,逼着它们窜上了高空。
这便是大清帝国北洋水师。
11时许,正在舰长室休息的丁汝昌听见通信兵在门口大喊:“报告提督大人,管带请您到舰桥上去,有重要事情汇报。”
丁汝昌道一声:“知道了。”便走了出去。
舰桥上,“定远”号管带刘步蟾举着单筒望远镜正向南观察,丁汝昌走到他身边,问一声:“刘管带,发现了什么?”
刘步蟾递过望远镜:“大人您看,水天线上有黑烟,数量很多,很可能是一支舰队。”
丁汝昌仔细一看,正南方海天线上果然黑烟缕缕,粗摸估计,对方的舰船数量不下十七八艘。
丁汝昌放下望远镜,问刘步蟾:“你说有没有可能是敌人?”
刘步蟾道:“很可能是日本舰队,其他国家不可能向朝鲜派那么多军舰。”
丁汝昌举起望远镜再看,过了好一会儿,摇摇头:“说不定,还是早作准备为好,发旗令,命各舰舰长到旗舰来开会。”
在大清帝国舰队的正南方向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悬挂美国海军旗,劈波斩浪,快速驶向大东沟。
这支舰队分成两列纵队,每艘军舰的舰首都有漂亮的菊花纹饰,每艘军舰的舰桥上都站着几个身着英式海军服,黑眼睛黄皮肤的小个子。
这支舰队有个响亮的名号:“联合舰队”,它属于大日本帝国海军。
那一列较长的纵队是为“本队”,从前到后,分为三个群阵。本队第一群阵有三艘军舰,领头的是联合舰队总旗舰兼第一群阵旗舰“松岛”号装甲巡洋舰,其后依次为装甲巡洋舰“严岛”、“千代田”。接下来是第二群阵的四艘军舰,以装甲巡洋舰“桥立”为旗舰,其后依次为巡洋舰“比睿”、“金刚”和炮舰“扶桑”。再下来是第三群阵的六艘军舰,以巡洋舰“高雄”为旗舰,其后依次为巡洋舰“葛城”、“大和”、“武藏”,炮舰“赤诚”,以及载运前来视察观战的海军部次长桦山资纪中将的“西京丸”号代用巡洋舰。
另一列较短的纵队为联合舰队之“第一游击队”,共四艘装甲巡洋舰,以“吉野”为旗舰,其后依次为“高千穗”、“浪速”(
其舰长就是后来成为日本海军元帅的东乡平八郎)和“秋津洲”,这四舰乃日本联合舰队精华所在,平均航速达十九点四节,可以高速穿插到对方舰队薄弱之处,以密集的速射炮火力消灭对方的弱舰,或伺机突袭对方主力舰,其装甲可以抵抗中口径火炮的攻击,具有较强的战场生存力。
两支纵队共有军舰十七艘,其主要火力由十五公尺和十二公尺速射炮组成,“松岛”、“严岛”和“桥立”虽然各装备一门法制三十二公尺口径重炮,但是与“定远“、“镇远”上一共八门克虏伯三零点五公尺重炮相比,无论数量、射速、威力都为之逊色。
第三卷 日出东方 第八十三章 海战(二)
(更新时间:2005-10-18 13:04:00 本章字数:2374)
在大清帝国舰队的正南方向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悬挂美国海军旗,劈波斩浪,快速驶向大东沟。
这支舰队分成两列纵队,每艘军舰的舰首都有漂亮的菊花纹饰,每艘军舰的舰桥上都站着几个身着英式海军服,黑眼睛黄皮肤的小个子。
这支舰队有个响亮的名号:“联合舰队”,它属于大日本帝国海军。
那一列较长的纵队是为“本队”,从前到后,分为三个群阵。本队第一群阵有三艘军舰,领头的是联合舰队总旗舰兼第一群阵旗舰“松岛”号装甲巡洋舰,其后依次为装甲巡洋舰“严岛”、“千代田”。接下来是第二群阵的四艘军舰,以装甲巡洋舰“桥立”为旗舰,其后依次为巡洋舰“比睿”、“金刚”和炮舰“扶桑”。再下来是第三群阵的六艘军舰,以巡洋舰“高雄”为旗舰,其后依次为巡洋舰“葛城”、“大和”、“武藏”,炮舰“赤诚”,以及载运前来视察观战的海军部次长桦山资纪中将的“西京丸”号代用巡洋舰。
另一列较短的纵队为联合舰队之“第一游击队”,共四艘装甲巡洋舰,以“吉野”为旗舰,其后依次为“高千穗”、“浪速”(
其舰长就是后来成为日本海军元帅的东乡平八郎)和“秋津洲”,这四舰乃日本联合舰队精华所在,平均航速达十九点四节,可以高速穿插到对方舰队薄弱之处,以密集的速射炮火力消灭对方的弱舰,或伺机突袭对方主力舰,其装甲可以抵抗中口径火炮的攻击,具有较强的战场生存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