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宰阗从保定回京师的路上,他就给东三省督练公所发了一封电报,命令蒋方震即刻入京见驾。
十二月二十八日,金宰阗在乾清宫接见了蒋方震。
一路上,蒋方震一直都疑惑无比。相对于孙大炮中山,黄元帅兴,自己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可以说是不足挂齿。就算是创办《浙江潮》,鼓吹革命,影响也远不及陈学士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和邹容的《革命军》。而且《浙江潮》是在东京出版的,这个皇帝也看不到啊,怎么会突然接见自己呢?要说自己也算是朝廷命官,可是全国参议一级的官员不说一万,至少也有八千,皇帝怎么单单会看中自己呢?
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军事方面的才华已经被皇帝所赏识,也不知道金宰阗在前世曾经看过他的资料,知道他是一个军事理论家,甚至预测过二战时期德国入侵苏联。他只知道自己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年轻人,一个沉沦于下僚的小官吏,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即将改变。
蒋方震被太监引到了宫中,见到金宰阗,便下跪叩头道:“臣蒋方震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时金宰阗正在批阅奏章,听到声音,便抬起头来,上下端详起蒋方震来。蒋方震身穿六品朝服,红珊瑚顶子,其人相貌端正,面容清秀,有一种学者特有的风度,又有军人独特的精神。
“蒋先生块块请起,朕还有些事情要向先生请教呢!”
金宰阗走到蒋方震的身边,扶起他来,又牵着他的手,进入了一旁的偏殿,同时屏退左右,只留下蝉儿在身边伺候。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日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这一首苏曼殊的诗写得真是不错。蒋先生是从日本回来的吧?”
“皇上明察,确实如此。”
“蒋先生请坐。”金宰阗盘腿坐在炕上,又指着一旁的空位对蒋方震说道。
第二卷 光华维新 第四十七章 笑看千古兴亡事(二)
(更新时间:2005-6-7 10:21:00 本章字数:2247)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日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这一首苏曼殊的诗写得真是不错。蒋先生是从日本回来的吧?”
“皇上明察,确实如此。”
“蒋先生请坐。”金宰阗盘腿坐在炕上,又指着一旁的空位对蒋方震说道。
蒋方震有些受宠若惊,连连摆手道:“微臣不敢!”
金宰阗哈哈一笑,道:“蒋先生不是创办《浙江潮》,专门骂朕吗?怎么,连革命都敢干,还怕坐在朕的身边?”
蒋方震听了金宰阗的话,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道:“微臣年少无知,触犯圣颜,伏乞皇上恕罪!”
金宰阗微笑道:“起来吧,蒋先生!你办《浙江潮》是在光绪二十九年,当时朕自身难保,一切诏命,都出自此禧太后之手,大多不合朕意。你批评朝政,也属于情有可原。朕赦你无罪。”
“谢皇上,皇上宽宏大量,自古少有,实在是千古难见的仁君啊!”蒋方震一边说着,一边按照金宰阗的命令站了起来。金宰阗却对他说:“朕是否是仁君,有多少斤两,还是颇有些自知之明的。蒋先生缪赞了啊!蒋先生在日本鼓吹革命,却在我朝为官,且问蒋先生,革命与君主立宪,孰是孰非?”
蒋方震十分尴尬,他本来是赞同革命的,只不过在皇帝面前倡言革命,他自问还没有这个胆量,脸上便露出了难色。
金宰阗看着蒋方震左右为难的样子,心中好笑,便说道:“蒋先生直言无妨,朕赦你无罪。”
蒋方震这才放心下来,畅言道:“假如君主立宪能够达到英国那样的水准,也是我们国家上下朝野所有人的愿望。宪法这东西,确实是有利于国家和人民。假如中国果然能够实现宪法政治,我当要顶而礼之,膜而拜之,馨香而祝祷之。如果以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相比,本来也没有什么差别,不过是民主立宪要多选举大统领(大总统)一事而已。”
“依先生之言,革命与君主立宪要非绝对对立,奈何先生要鼓吹革命而反对君主立宪呢?”
“回皇上,今日之所谓救国救时良方的东西,依朝廷而言,就是预备立宪,就是筹备宪法政治。就朝廷一方面来说,则挽救危亡之局在是,图收富强之局也在是。就人民一方面来说,则恢复固有之权利在是,造就国民之资格亦在是。所以公然辱骂立宪是招致速亡的工具这些人,不过是头脑简单之人偏激的言论,而不是中正的公论。即使这样,古语常说道:正人行邪法,则邪法可归正;邪人行正法,而正法悉归邪。立宪之有效与否,也要看政府用心是否诚实。”
“那么先生的意思,朕是伪立宪,真专制了?”
“回皇上。今日之立宪者,莫非光绪二十四年之反对变法者。故皇太后(慈禧太后)面临垂暮,想要借立宪限制君权这一说,压制皇上不能行权于其身后;前庆亲王奕劻则担心太后去世之后其权位难保,祈求借立宪来架空皇上;前军机大臣袁逆世凯因戊戌政变,与皇上有仇怨,想要定下限制皇上之立宪大政,由其以内阁代替君主,暗掌实权。其余众人,则为吴樾炸弹所逼迫,其立宪之谈,或为哗众取宠以免刺客追随,或专为沽名钓誉起见。此数类人皆各为私利,各有所图,非为国家人民之福利也。故曰:如此立宪,不如革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