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的意思很明白,这件事,谁都有可能做的。地道的清理,也不一定是为了炸毁日军的汽车队。也许是为以后的越狱创造条件。
肖彦梁赞许地看了张旭一眼,说道:
“我们可以看看这个爆炸物:手榴弹,既有国军用的木柄,又有皇军用的那种。说明什么呢?说明罪犯的武器很杂,那就排除了正规军的可能。”
这一点和大介洋三、赵广文他们的判断一致。两个人对看了一眼,点点头。他们的动作并没有瞒过肖彦梁。
“这俩王八蛋果然有过什么沟通。”心里骂了一声,接着说道:
“你们再看看这棉线,”肖彦梁拿起一节大约两米长的棉线。“这里至少有三个接头。说明了什么呢?”
大介洋三和赵广文轮流接过肖彦梁递过来的棉线,看了看,点了点头,把线还给肖彦梁。
“肖队长,你快说,别吊我们的胃口。”赵广文的心情有些糟糕。肖彦梁的一番话,让他有一种极度失败的预感。
“对不起。”肖彦梁笑了笑,随即收起笑容,指着线说:
“接头多,说明罪犯准备得很促忙,整股的棉线不够,是用很多短的棉线接上的。还有这根棉线,也有接头,但是你们比较一下,这两根线的接头用的手法并不一样。这说明了罪犯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人,甚至几十人。”
肖彦梁的话引起了几个人的兴趣,不由自主地挪动身子仔细观看。包括张旭在内,也是装模作样地认真辨认。
“肖队长的观察真是细致呀,这么小的差异你都能看出来,了不起,了不起。”大介洋三信服地夸奖着肖彦梁,甚至赵广文在心里也对肖彦梁服了不少。
“太君过奖了。你们再看这个线滚,制造非常粗糙,完全事手工做的,估计罪犯临时更改了主意,所有的准备都很混乱。”
张旭有些诧异,肖彦梁说的,其实就是他们的真实情况。正因为棉线是张旭在外面搜罗的,长短不一,是他们四个人一起结的。四个人中,数翠儿打的结最细最好,另外三个大老爷们有的粗,有的长,记得当时高翠儿还取笑过他们。张旭有那么一点搞不懂了,怎么肖彦梁会把真实的情况说出来。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罪犯本来准备进入宪兵队的,他花时间清理完地道,或者象张队长说的,利用清理完的地道,武器也准备好了,并且可能还不是在前天晚上行动的。可是皇军的汽车队拉着大量的伤员进来,让他改变了主意,在前天晚上进入了宪兵队。”肖彦梁结束了自己的发言。
“那么,肖队长的结论里,是几个人呢?”大介洋三问道。
“至少两个人。接近三十辆车,一个人背着那么多手榴弹会非常吃力,如果他是一个人,必须来回跑动,对于防守严密的宪兵队,风险太大了。”
“肖队长,你看是什么人干的?”大介洋三继续问道。虽然肖彦梁的话还是不能排除他和张旭的嫌疑,但是有那个罪犯会如此细致地把自己做的分析给对手听呢?大介洋三在一霎那对昨天的推理结果产生了动摇。
“太君,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了这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能力的团伙干的。在这周围,我想应该是,也只有是共产党武装。只有他们才有这么杂乱的武器,只有他们才有袭击宪兵队的动机,只有他们才能从这件事上面得到好处。”
肖彦梁一连串的“只有他们”,把这件事完全引到了有什么“好处”上面,把民族的那种仇恨掩盖了起来。本来也是,他和张旭作为普通的一个替日本人干活的人,即使大介洋三想到所谓的“民族矛盾”,也不会想到他们身上。在大介洋三看来,只有那些知识分子,才会有满脑子的所谓“民族矛盾”。
“难道不可能是便衣队的人干的?”赵广文冷不丁地冒了一句。
赵广文的这一句话如同一枚炸弹爆炸,顿时在办公室里引起轩然大波。肖彦梁一下跳起来,张旭先是一惊,接着见肖彦梁如此,跟着跳了起来。
肖彦梁、张旭的动作,把赵广文也吓了一跳,条件反射似的,身子往后一缩,只见椅子一晃,竟不由自主地仰绊在地上。
一连串的动作,大介洋三甚至还没有反映过来,赵广文已经倒在地上了。
“干什么?”他气恼地问了一声。
“对不起,太君。我……我……我。”肖彦梁现在的表情似乎是用力压住了自己发火的心情,转身对大介洋三说道。
随即,他转过身,看着正从地上狼狈爬起的赵广文,冷冷说道:
“赵队长,玩笑开大了要死人的,你自己掂量掂量开不开得起这种玩笑。哼,瞧你那熊样,做了什么亏心事?吓成这样子。医院的案子是不是你们做的?”肖彦梁的话把刚从地上直起身子的赵广文又吓得跌倒在地上。
“肖彦梁。你……你……你少在这里血口喷人!”既然爬起来又跌倒,赵广文索性坐在地上指着肖彦梁大声骂道。
“你再说一边?”张旭一只脚踏在翻倒的椅子腿上,恶狠狠地问赵广文。这句话登时把赵广文还想说得话压了回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