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君,小的就是听肖局长说,这里百废待兴,皇军对老百姓也非常照顾,所以才来这里开了这么一家药房,心里寻思着如此一来,也可以减轻老百姓患病的痛苦,同时也为皇军的建设做出绵薄之力。”
“哦?是肖局长叫你来的?”关于戴安平的来历,不知是忘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大介洋三一直没有给其他人提起过。今天,横边浅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件事。
戴安平的这番马屁让肖彦梁为之绝倒。见横边浅发问,他赶紧说道:“是这样,上一次医院的伤员受到匪徒的攻击后,小的发现石原院长那里实在是很忙。为了大东亚圣战,为了皇军的伤员可以得到更好的医治,小的就把这位亲戚请出来开了这么一个药房,分担石原院长的一些胆子。”
“哟西。”横边浅难得在支那人面前露出笑脸。这个药房石原太郎曾经给他讲起过,对于药房的作用,他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一次自己亲自到这里来,也算是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
“听说你的针灸和拔火罐的技术一流?”忽然想到自己来的目的,横边浅问道。
“哪里哪里,都是太君的关爱。还过得去罢了。”戴安平有些诧异这个鬼子怎么会问起自己的医疗技术。
“太君,这两样可痛了。”肖彦梁苦着脸接着说道:“你看小的这背上,真是痛不欲生!”他把上衣解开转过身露出一块块青淤红肿的后背。
这些痕迹让横边浅吃惊不小。拔火罐会是这样的结果?
“太君别听他胡说。这拔火罐本来就是通过这些淤血肿块,把体内的湿气逼出来,达到医疗的目的。这个对于医治腰背疼痛有着很好的效果。肖局长,你敢说没有效果?”戴安平知道肖彦梁在插混打磕,一边解释一边“置问”。
“我怎么敢说没有效果?但是真的很痛啊。”肖彦梁满脸“认真”地说道。
“哈哈~”横边浅大声笑了起来:“看起来我们的局长大人真的是被这小小的罐子给收治得服服帖帖。”
难得气氛活跃,屋子里的人跟着笑起来。
离开同济药房,因为家里的事,张旭在秦宝田的陪同下回去了,而肖彦梁陪着横边浅往宪兵队走去。清爽的夜风吹过来,走路还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就因为如此,横边浅放弃的坐车的打算。
今晚横边浅的心情似乎非常好,不仅和城里的两个警察局长走在一起,还直接说汉语而把程翻译抛在了一边。
“肖局长,你的人回去以后情绪怎么样?”说着说着,话题慢慢转移到这两天发生的事情上来。
“太君请放心啦。”肖彦梁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我的兄弟们对于太君能明察秋毫,那是非常感激的。唉,这人那,受了冤屈只要能被辨别清楚,心情比什么都好。说实话,出了这么一挡子事,被拉去过堂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太君,小的认为您关于十个老百姓赔偿一个被害的皇军的决定真是英明得不得了。共产党不是自诩为爱民如子,强调军民一家亲吗?我倒要看看,他们还怎么反抗!”
“这么说,肖局长是赞同我的决定了?”没等肖彦梁回答,横边浅又问道:“可是你怎么就认定是共产党对皇军下的手呢?难道不是重庆方面吗?”
“不是共产党还会有谁?”肖彦梁故意惊讶于横边浅的问题,“认真”地说道:“国民党的人有这个胆量吗?他们已经被皇军打得落花流水,那里还有经历搞这些?再说了,这共产党打游击打了几十年,都是些亡命之徒,说起这胆量,他们还是很大的。”
“不,不一定。”横边浅摇摇头:“支那政府在我们的打击下虽然一退再退,可是他们留下的游击队也不少。对于剿灭他们,皇军也是很头痛的。”
“真的吗?除了共产党游击队,还有国民党的游击队?”肖彦梁知道国民政府在敌后有游击队,他这是故意问的。
“当然有。”说起游击队,横边浅似乎有些气馁:“这支那政府的游击队实在很好剿灭,他们除了偶尔骚扰一下我们以外,没有任何战术技巧。倒是共产党游击队,唉……”剩下的他没有说出来。
9.18北满事变的第二年,横边浅就被派往东北了。他多次参与对匪首赵尚志的讨伐,却屡屡吃亏,几年的交道下来,他对共产党也从一无所知到有所知的程度了。
在横边浅的心目里,对共产党武装,从一个军人的角度讲,他还是很佩服他们的。这些他眼里的“怪物”,最大的本事,也是皇军最大的苦恼,就是“发动群众!”那些该死的支那人,在共产党的鼓动下,要么参加他们,要么提供钱粮,要么通风报信,使得皇军的每一次进剿很少有成果的。
这些共产党是些什么样的人啊!那么艰苦的环境,那么艰苦的生存条件,他们硬是可以坚持下来,比那些土匪更有纫劲,还要到处向民众宣传。打仗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的,一定是共产党,撤退的时候,落在最后面的,也一定是共产党!甚至为了掩护大部队,可以主动暴露自己吸引敌人!
以前听同事讲过39年10月,本来已经包围了所谓的“抗联第五军”主力,却想不到被8个女兵吸引,不仅让匪军逃出了包围圈,那8个女兵到最后还毁掉枪支,一边高唱着《国际歌》这首邪恶的歌曲,一边挽臂全部跳入乌斯浑河自尽。8个女人,据说最小的只有13岁。而10月的乌斯浑河应该已经开始结冰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