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鬼子也太没人性了吧,竟然还到寺庙里施暴。
当初南京失陷,作为他个人,并不知道其他的情况,以为只是自己倒霉。可是现在想起来,当时整个南京城都是陷入了地狱一般,在哪里都不安全,都面临着鬼子们的屠刀。
那是一场真正的劫难,一场为落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中山陵呢?还在不在?”肖彦梁换了一个话题。他认为做为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怕是早就被小鬼子毁掉了。可是他还是忍不住想要问问。
“中山陵也在。”车夫的话有些出乎肖彦梁的意料!
“还在?皇军没有……”肖彦梁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还在。”车夫肯定地点点头:“听说是因为中山先生是在日本留过学,是日本的好朋友,日本人很尊重中山先生,所以中山陵被保留下来。只是同样没有人敢去拜祭。”
“原来是这样。”肖彦梁算是有点明白了。
肖彦梁不想再逛下去了,他告诉车夫直接拉到下关江边。
到了目的地,给了车夫三块大洋,车夫千恩万谢地离开了。肖彦梁缓缓地走上一个小斜坡,远远眺望那不堪回首的江边。
宽阔的空地上,当年曾经有几万人挤在这里,现在只剩下江水在拍打岸边。宽阔的江面上,往来的船只星落密布,又有谁知道这江水,曾经变成血水?
刹那间,四周安静极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的烧杀戮掠的镜头,无数的凄惨悲呛的呼喊,铺天盖地地向着肖彦梁涌过来。
抬头望着天空,天空中慈祥的双亲,曾经的同事们那熟悉的面容一个一个在他眼前出现,他们不说话,只是笑着看着自己。
“爸、妈,伙计们,我回来了,你在天堂还好吗?”滚烫的热泪顺着脸颊流下,瞬间又被猛烈的江风吹得无影无踪。
“兄弟,鬼子要杀掉我们。”耳边似乎又飘过来熟悉的警告。
眼前出现了那个中年国军的身影。宽阔的肩背是那么的亲切和温暖。中年国军似乎向肖彦梁笑了笑,仿佛在夸奖他一年半以来的所作所为。
“大哥,大哥,我梁子杀鬼子的时候他看见了吗?”肖彦梁喃喃地说道。
没有人回答,除了一股股风!
肖彦梁如雕塑般站在那里,望着当年惨案的发生地,望着自己曾经死里逃生的绝地,竟是痴了!
日本人虚造的繁华,遮不住已有的残暴与兽性;日本人扶持的傀儡,只能更加突出他们的贪婪和无耻。
滔滔的长江水,一拍一拍,一波一波,一年一年,带得走鲜血,带得走尸体,可是带不走仇恨,那种刻骨铭心、伤筋动骨的仇恨;带不走冤魂,那些尚待复仇的,无数惨死在日军手里的冤魂!
正文 第一百四十四章 调整情绪
从南京回来,肖彦梁的心情一好一坏,坏的方面,时整整一个南京城,一个曾经繁华无比的城市,已经变得完全不认识了。虽然已经过了快两年,但是日军的罪行不是短时间可以掩盖的。他甚至就在草丛里面就很随意地就看见了一根根的白骨!
从南京的死人堆里逃出来,肖彦梁对于南京城的苦难还仅仅停留在下关的基础上,这一次总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不过此行对于肖彦梁来说,最大的收获,竟然是和龟边户太郎联队长成为了好朋友。这位联队长对于肖彦梁很是欣赏,时不时地感叹这样的支那人太少了。前些天甚至还鼓励肖彦梁跟那个翻译官学习日语。
虽然肖彦梁明白这样的机会很难得,也是一种机遇,可是就在回去的路上,他却不得不忍受拼命压制干掉联队长念头所带来的痛苦。
杀人、抢劫、强奸等等恶行,在龟边户太郎联队长的脑子里,是极为好玩的事情。一路上他说的最多的,就是非常遗憾当年机会到南京城。对于其他当时进入南京城的日军表现出极为羡慕的表情。尤其是在说到同为千叶县老乡的两个日军军官从上海一直到南京的一系列壮举时,充满了得意:
“我的这两位老乡,第16师团步兵19旅团第9联队第3大队野田毅、向井敏明两个少尉军官,在从上海向南京进攻的途中展开了杀人比赛。
《东京日日新闻》(即现在的《每日新闻》――作者),连续刊登该报随军记者浅海、光本、安田、铃木等4人分别从江苏常州、丹阳、句容、南京发回的现场报道,详细报道了向井、野田两人在无锡横林镇,常州车站,丹阳奔牛镇、吕城镇、陵口镇,句容县城,南京紫金山等地刀劈百人的经过。
在东京,除了《东京日日新闻》,《大阪日日新闻》《大阪朝日新闻》等许多报纸,也都刊发了他们的消息。可以说他们是因为这场‘百人斩’比赛而成为明星的。他们可是成了日本家喻户晓的‘英雄’,也是我们千叶县的骄傲。”
这个时刻,这个瞬间,是肖彦梁最忍不住快要动手的时刻。这世间还有比这个更没人性的事情吗?这两个凶残的日本军官,哪里还配做人,就是两个畜生,两个披着人皮的畜生。
车窗外田野上,郁郁葱葱,已经看不出战火的影子了,可是在这广阔大地的下面,在那棵歪着脖子的槐树下面,是不是也曾经是日军杀人取乐的地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