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士卒转身就急急离开,想来他是激动得昏了头,千里眼一离手就直接朝赵范一行人的来处跑去。
“站住,你这厮好大的胆子,竟敢来冲撞招捕使赵大人的驾!”两把雪亮的单刀一左一右的几乎架在了他的肩上,这位迷迷糊糊的军卒才醒过神。这下突如其来的大喝,吓得他噗一声跪下地,磕头如捣蒜。
年轻士卒只听一个威严的声音在面前喝问:“你是何人,为何敢来冲撞本官?”
年轻士卒这时急中生智,信口回答道:“小的是这堡墙上的候卒,只因认出了对过平山堂前舞弄兵器的是李全李蜂头,特来向赵大人禀报的,并非有意冒犯大人虎威。”
“咦,你这年轻人眼睛倒也犀利。”威严声音口气缓和了许多:“你且说来,怎地知道那里的人就是李蜂头。”
年轻士卒:“好教大人得知,只因小的得……那李蜂头是因其兵器上垂双拂为号,故而被小的认出。”
“很好,很好。来呀,赏钱五贯与此人。让他回去原位值守。”威严声音话声刚落,年轻士卒的面前落下一张纸钞,脚步声从左右纷纷走过。
“我的妈呀,亏得没说出千里眼的事,果然是得到一点好处。”想到刚才差点儿就吓得把话说出口,这位候卒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待到没人了,他才抹了把头上的汗珠,匆匆捡起纸钞,四下看了一眼。一溜烟绕道而走。片刻就跑得无影无踪。
赵范到城墙上也没呆多久,他提出护法军助战的要求时,求之不得地林强云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只是说明要和陈君华一起到大城赵范地帅府去,商量决定如何分派各军的战法。
回到州衙。赵范喜滋滋的对赵葵说了林强云已经答应出兵相助,并把堡墙上候卒认出平山堂李蜂头的事也告诉赵葵,说道:“李蜂头这贼子骁勇而轻狂,如果能将他引出来与‘霸王枪’陈君华交战。必定会一举成擒地。”
赵葵喜上眉梢,马上想出个引诱李蜂头的方法,对赵范说:“这好办,我们调一队精骑,让陈君华的黑甲军混在队伍里,全部换成滁州神勇军的旗帜。李蜂头看到是前几天被他轻易击败地军队,说不定这好大喜功的贼子会大意出来交战。”
赵范连连称善,附于赵葵耳边说了几句话。惊得其弟瞪大眼叫道:“大哥……”
赵范脸一沉,喝道:“噤声!有道是‘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不趁此机会除掉他,日后难保连我们赵家江山也有危险。你不必多言,只管按为兄的吩咐去做就是。”
当下,赵范立即传令升帐,开始调派城中的兵马,准备再来一次大决战。
巳时。穿戴整齐的黑甲军和护卫队来到大城西门校场,林强云和陈君华则进入大街上的赵范帅府。
听完赵范的军事安排后,林强云这个不怎么懂打仗的人没什么话说,陈君华也觉得二赵兄弟地布置很好,只提出了前几天城西大战时发现的问题:“赵大人,今日出战前,还得对所有参战地官兵重申战场律令。务必使众将官杀敌为先,不得似前日那场大战时一般,争夺贼兵头目抢功劳,以免自相争抢生出仇隙,误了杀贼大事。此事重要,还请赵大人在军前明令训授。
赵范觉得有理,一行人到校场去向出城参战的各军重申了一次军令,特别强调不得争抢贼兵头目邀功。
陈君华和林强云已经商量好,今天让林强云带沈南松、顾大郎,率一哨铁甲军和前两天回到城内的李青云等十余个高手,还有盘国柱等十多个准备随行的亲卫先留在城内,等他们将贼兵击溃时才出城寻找机会擒捉、斩杀李蜂头。
四千出城战斗的官兵中约有三千是步军,一千左右的骑军,骑军队里又有三百多披着掩身蓝灰色的袍服。这支步骑混合部队打着数十面“神勇军”地旗帜,散乱得不成军伍地零零落落走出大城西墙的中闾门。这彪军马全数出了城门后,两扇铁叶门板又“砰”然一声迅速地被门内的人关闭。
这队官兵出了城,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朝围城土墙发动攻击,而是显出一片混乱的样子,在距城半里左右列阵,似是准备在这里迎敌。
这样的情况被守候在瘦西湖附近的贼兵哨探看得清楚,立时飞骑往平山堂向李蜂头禀报。
李蜂头在平山堂前的坡地上练枪,这时正好使发了性,觉得全身充盈了用不完的力气,把一杆铁枪种种刺、挑、扫、打、砸、格、抖、犁、扭,耍得枪与人混成一团淡淡的影子。
得到探马的报告,问明这队出城邀战的宋军只有四千人左右兵马,所打出的旗号是前几天败在自己手下的“神勇军”,不由大喜。此时的李蜂头,一心要在部下面前立威,也想让这位来此监视的宋宣差知道,自己是个武功盖世的英雄豪杰。便对坐在一边昏昏欲睡的宋宣差喝叫道:“宣差大人,你的眼福来了,看我去扫平出城的南军。”
宋宣差被李蜂头这声如雷般的大喝惊醒,不由得心存狐疑,迷迷糊糊的信口问道:“大帅要扫平南军,怕是有点……那个……了吧。本宣差于十二那天在望楼上与大帅一起观战,似乎大帅的兵马并没占得丝毫上风。以本宣差看,好像那天的仗还是大帅这方打败了啊。今天怎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