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至此,林强云知道秦伸涪既然将话说到这个份上,肯定是有了定计。心道:“此人应该是在失去了李蜂头庇护后,想借此为根据地出谋划策得到赏识,意图投入自己这方寻条出路。也罢,将他叫到上面去谈谈好了,这里的空气实在太闷了些。”便起身拱手,语气诚恳的说:“先生说得不错,估计最多在三几年内,我这山东两路的地境,确实是要面对真正的蒙古精骑和大批仆从军的攻击。林强云在此多谢先生提醒了,这就请到上面地舱厅内详谈吧。先生请!”
秦仲涪暗思得计,一边起身跟在林强云身后爬上楼梯,一面认真把想好地谋略仔细梳理一遍,也准备好自己的说辞。心道:“看来,只要某家之策能说动林飞川,便能得到这位占有十数州地面大人的赏识,此后大有可能为此一方霸主的重用,说不定……甚至还将成为开国功臣呐!”
请秦仲涪坐下,亲卫奉上茶水,林强云举杯邀饮,喝了一口后目注这位昔日地李全军谋士,正容道:“先生对山东两路的时局有何见解,还请不吝赐教。”
秦仲涪在李全军中也有相当时日,经历了多场事故后变得越发善于察言观色,视线微扫林强云,轻咳一下朗声说道:”自五代十国后,大宋朝立国的二百七十余年来,我中国大地基本上都是三国相持之局。开始的一百六十七年,先有宋、辽,稍迟又加上了西夏;大宋南渡后的一百余年间,则是宋、金、西夏各占一方。然而,近数十年来,局势则变得扑朔迷离,随着蒙古的崛起,三方之外,金国、西夏又多了一个强邻,势成四方角逐。此后,蒙古在不世出的成吉思可汗统率下日趋强大,不仅深入中原攻金,掳掠人口财货增强实力,更是数次征讨后一举灭了西夏。自宝庆三年(1227年)西夏灭亡,局势又回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时至今日,金国已有大半落入蒙人之手,其灭亡只是在早晚间的事了。位于大江以南的赵宋朝,上到当今、权臣,下至地方闻帅、州县官吏。全为不思进取、鼠目寸光之辈,只知偏安江南。早在金宣宗受到蒙古军兵的侵逼,南逃迁都汴京,赵宋朝君臣普遍抱着幸灾乐祸的情绪,一副‘天亡此仇’的欢欣之态,无人想到金朝仍是宋蒙这两个未来敌对国家地缓冲。这数年间,金朝越发不济,赵宋朝君臣更甚。朝野屡屡受蒙古人鼓动,时而嚷出‘联蒙灭金’的高呼。特别是当此金国将亡之际,当今皇帝也好,权相史弥远也罢。看不清中原大势,一口答应派兵联合灭金,借道蒙人过境迂回,并应承一路支应粮草。”
“由于贵部在近两年间稳据山东两路,时局与数年前又有不同,已然成了四方相持之态。以在下为大人思之,于今之计。对内稳固已经得手的山东两路地境,轻徭薄赋令细民百姓休养生息,强兵积粟以备大战自保。这一项大人的属地已经做得极好了,只须按此继续下去便可。对外,则取二法并行,一是尽量援助金国,让金朝有一时不至于完败灭国的余力,在现有的基础上坚持与蒙古相抗。稳住已然形成的战争局势。既不能让金国有收复大量失地转弱为强之机。也不可使金国很快灭亡,令其与大人的山东两路结盟交好,并依靠大人地援助支撑下去,使其能在山东有警时可以分薄蒙古人的压力。其二。极力与赵宋朝维持原状,尽一切可能获得南方各项山东缺乏的军资民用物品,以利进一步稳妥扩张,日后观察时局,形势有利时便可图谋天下霸业矣。”
话声稍顿间,见林强云要开口说话,秦仲涪摆手制止,急急说道:“窃以为,大人当务之急,仍需在各地罗布细作,窥探金、蒙、宋诸国朝野动静,大人便能以所得的消息早一步谋划,因应对策……”
以上地一番话,林强云觉得秦仲涪说得不错,也还颇具战略眼光自己正是基本上以这样的思路来发展建设根据地的。至于最后他所提的细作问题,这件事情已经有了对外的特务、硬探两个营,对内又刚设了暗察院,虽然还没发挥出多大的作用,但却算是初具雏形了。心里暗思:“既然这姓秦的提出了建议,不妨让他留下来试试,若是真有本事地话,只要不令其掌兵,想必不会对根据地造成什么危害。”
想到这里,林强云已经有了主意,表面上脸色如常,一副无喜无忧的样子,嘴里只是发出“唔”了一声,平淡的说:“先生所言本官知道了。只是,另外还要加上一条,近期内蒙古人不来惹我,我也不会去寻他们的晦气,自是守住所占之地就行。若是他们要来挑衅,京东制武军也不是那么好捏的软柿子。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林强云虽是说得平淡,听在秦仲涪耳中却是显得语气森然,除了感到扑面而来的强大压力之外,身上陡然间一阵发寒,但觉皮肤上起了不少疙瘩。
好在,秦仲涪还有一个相当大的筹码在手,否则的话,他这次来见林飞川地公私两件任务算是彻底失败了。
“大人,实不相瞒,在下此来,除私心对大人仰慕想见上一面外,另受我家杨姑姑妙真所托,相洽降附之事。”秦仲涪不再耽搁,很直接地把主要目的说出:“姑姑之意,只要大人能应允两件事,她可将其所占据的海、沂二州及邳州一部,还有所部兵卒十一万七千余人全数交与京东安抚使帅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