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吃到差不多,黄根宝见林强云心情不错,走到主席前小声问道:“师傅,饭都快吃完了,你又不饮酒,不如将弟子这次从湿州带来的南戏叫上来演给众人看看,乐一乐如何?”
“南戏?这又是什么戏啊?”林强云过去在县城的影剧院,上山下乡后在公社地大坪中看过电影队放的电影,更小的时候还会走上十多里地到解放军驻地去看部队的电影。至于戏台上,除了傀儡戏之外,真人表演的则还看过京剧、越剧、黄梅戏或者绍兴戏,听说过的也有潮剧、兴化戏(蒲仙戏)和豫剧等,就是没听说过有什么南戏。来到这里后,他除了听说有傀儡戏之外,还从没见过甚至没听过现时有什么戏剧呢,此刻听了黄根宝一说,不由大感兴趣,话问出口后也没等别人回答,又接着说道:“这个南戏有为头的么,叫他们的班主来,我有话要问他。”
黄根宝匆匆走了后,旁边桌上的冉琥俯身过来对林强云说:“这南戏的事,愚臣虽然没看过,倒是知道一些此戏的来历。”
林强云:“哦,那就请冉先生说出来让小子长长见识。”
冉琥看了一眼眼桌上坐着的卫襄,从容说道:“据愚臣所知,南戏出于宣和年间,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其实,南戏不止产生于温州,其源起还有福建路的泉州、福州一带,这些地区处于沿海,本朝都是工商两业兴旺之处,商贾之流,止到台、温、泉、福买卖,故而州县繁荣,民生富庶。富商即多,贾民又尽有余裕,正应了一句‘饱暖思淫欲’之语,勾栏行院因此而生意兴隆。温州,自隋唐以来就以‘尚歌舞’著称,唐人顾况《永嘉》诗云:‘东瓯传旧俗。风日江边好。何处乐神声?夷歌出烟岛。’在民间娱神祭祀的风俗十分流行,卫助之与周敬深两人已故的老师叶适《永嘉端午行》诗也云:‘岩腾波沸相随流,回庙长歌谢神助。’陈淳也在《上傅寺丞论淫戏书》中记载了福建路漳州、泉州一带民间伎艺的流行情况,谓其地每‘当秋收之后。优人互凑诸乡保作淫戏,号乞冬。
群不逞少年,遂结集浮浪无赖数十辈,共相倡率,号日戏头,逐家衷物,豢优人作戏,或弄傀儡。筑棚于民居丛萃之地。四通八达之郊,以广会观者。至市廛近地四门之外,亦争为之不顾忌’。有诸般会做戏的浮浪游手。或者一时没甚生计。便纠集起一帮人,日以做戏求乞逐而成帮成伙,时人谓之曰‘南戏’也。”
冉琥这番半言半白地话林强云也听不大明白,嘴里淡淡地敷衍应了声“原来如此。”就陷入了深思中。林强云心里下意识的却觉得,“南戏”这似乎又是一个……或许……可能很容易赚得到相当多钱的生意,但到底应该怎么办,一时也没个定见。
黄根宝走了不多一会,就领着一个身穿旧彩服的中年男子。畏畏缩缩走到来堂上,对林强云拱手道:“师傅,这就是做南戏那伙人地班头。名叫楚七郎。”
黄根宝转头对那楚七郎道:“楚班头,这位是我的师傅,双木商行东主,也是当朝四品通议大夫,提举龙虎山、阁皂山、茅山三山符篆,兼御前诸宫观教门事林强云林大人。咦,楚班头别怕啊,我师傅人很好的,并不会怎么你,好好向他回话便是。”
中年男子想是没什么见过官的乡下人,一听林强云是四品的大官,吓得“通”一声跪下地,身子抖得筛糠也似,头上的汗珠大滴、大滴往下掉,结结巴巴地:“小的楚……楚七……七郎……见过大老爷……”
林强云皱了皱眉,和声道:“你叫楚七郎,快请起来,我有话问你。”
楚七郎将头“咚”地磕了一下:“小的不敢,大人有……有……话尽管……问……问,小地……小的……”
林强云安慰他说:“唉,你不要怕,我想请问楚班头,你们共有几个人,此前是靠什么为生?”
林强云的和颜悦色让楚七郎顺气了一点,说出来地话也不再颤抖断续了:“回……回大人地话,小的每连小的一起共有十六个人,七个是乐师,九个是戏子。我等十多人既不会种田,又不会别的营生,十数年来都是靠演戏酬神,或者做路伎、到村镇扮出戏文谋取生计。”
“哪……你们扮戏文唱给人看时就是穿了这样的衣裳吗?”林强云看这楚七郎身上彩衣色彩普普的并不鲜艳,而且多处还打了补钉,不禁对他们能赚到多少钱产生了怀疑,问道:“那么,你们日子过得怎么样啊?”
“唉,这样的衣裳是旧了些,但却是我们最好的了,除非到了扮戏之时,就是天时再冷,我们也只是放到箱里不敢套到身上御寒。说到过日子……那可真是……真是……苦不堪言,苦不堪言呐,大人。”楚七郎连连顿首,声音里带着说不出地凄凉:“若是遇到地方上有好心的善人时,或能混半月一月的饱饭,还可向主家讨得十贯八贯钱用以度过几天。若是……”
林强云心里也有点发酸,连忙止住楚七郎地话头,和声道:“好了,我就问你这些,你下去准备扮你们的戏文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