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家王朝末年因盗贼峰起、政刑不明,长期的豪族混战与农民起义交织成李朝糜烂的山河。豪族侵占土地,皇室田地被日削月割,国库荡然。而另一方面,失去土地地农民又不断打击着李朝皇室,李朝由此而瘫痪。失去对下面的控制力。到了李旵即位为王时,完全失去了军心民心,李朝国主就成为在轿子中被轮流担抬的木偶。只是等待有势力者将其取代。
在陈君华带赴越使团回大宋不过一月。刚夺得了升龙地李平南,就被陈守度率军赶出了都城,一直逃到越占边境地海边方站稳脚跟,凭着三个小州地面所有人力、物力和陈君华留给他们一直舍不得用的近千支雷火箭,依靠险要的地势才勉强抵住越陈朝大军的进攻。
但是,占城国见了相邻的大越国起内哄,自是觉得有机可乘,不时派兵北侵。现时已经将李平南三个小州的据地占去了三分之一。到李生春兄弟出发来大宋时的二月秒止,越陈朝的大军已经将李平南等逼迫到几个仅有数千至万余人地海边小城内。若非他们于几个小城中囤积了一些粮食,还有剩下三几百枚雷火箭。而陈守度又因升龙城出了事赶回去不在军中,领兵的越陈朝大将又不愿将前王族的人赶尽杀绝,也不想让自己地士兵在一发就能杀数人、十数人的兵器下死得太多,几个小城只怕早被攻破了。
李平南到了这种地步,自知若无外援或者是出现奇迹,否则,自大中祥符三年李公蕴逐原越朝国主黎至忠而立国至今,已达二百三十多年的李氏王族从此就将被灭。他更明白,去年靠一番假话蒙住了大宋朝君臣,虽然得到安南国主的封号及一定的支援,他也知道不消多久就会被揭穿谎言。本来李平南是没脸再派人到大宋求援的,却架不住本族中数百老少的不住哀求,自己也不想死在陈家人的手里,这才硬着头皮倾其所有,凑了部分金银财宝,搬出山一些稻米装船,派李生春、李生去兄弟出使,让他们到大宋来再碰碰运气。
安南国的事,大宋权臣一党也是直到去年末,广南西路知邕州林应周,将安南国大越的详情上奏朝庭才知道的。这两道表章被史党一伙暗中压下,没使消息外传,史弥远却也对林强云斥责了好几次。而林强云则是从史弥远对自己埋怨、责骂时方得知这个消息,这才明白去年是上了别人的大当。
林强云在看到李平南的第一眼,就凭直觉感到投缘,心里对他们颇有好印象,所以才会尽力帮忙。没想到自己的好心却是被人利用了。虽然陈君华出使安南国大越并不曾吃亏,算起来还是有不少人口、钱粮的收益。但林强云对于这种利用自己付出的真挚感情,来谋取利益的龌龊事,实是痛恨之极,一想起来就觉得恼火万分。此刻见了与其族兄一同来欺骗自己的李生春兄弟,那里会给他们好脸色看,故而一开口就是疾言厉喝丝毫不假辞色。
离开大越之前,李平南曾向李生春兄弟交代,大宋朝是指望不上的了,只能求那位神通广大的林强云想想办法。如果能得到一些京东路的制武军,哪怕像上回般只是四五百人的支援,相信也能保得住现有的几个小城不被攻破,甚至还有可能扩大占据的地盘。倘若能买到一些双木作坊制造的刀枪、强弓箭矢,还有加了道法的雷火箭也行,保命在旦夕求活的机会也是相当大。实在不行的话,李平南要求李生春兄弟,自己愿意投效在双木旗下,让他们务必说动林强云接收自己,将几个小城中的所有人接出险境。任由双木商行随意安置。
这一下连话都不让说,就要将自己兄弟赶出林府,李生春、李生云大急,林强云话还没说完就同时“噗通”一声跪下。连连磕首叫道:“林兄弟,林大人,王兄和我们都知道犯下了欺瞒大人的大错,现今遭此劫难实是罪有应得。但请大人请听我们兄弟一言,死而无憾。”
林强云挥手止住要将李春生兄弟架走的亲卫,听完了他们地述说后,沉吟道:“唔,这么说来。你们现时有一万余兵将、三万多愿意跟随你们逃离大越的百姓,还占据了三个建有城墙的小城。那么,稻米粮食呢。
你们还能支持多久?”
李生春抬起头。眼里满是乞求的目光:“是有一万出头地兵和三万多敢于拿起刀枪拼命的老少男女,但这些人只有拼命之心,而无一博之力呀。况且,我们缺少好的刀枪兵器,更缺远攻的强弓箭矢。每次打仗都只能用人命去填,令敌人杀得手软自行退下方止。去年十月我们败退到罐州(今越南荣市)一带,原本有三万多兵和二十来万百姓,用此法节节抵抗虽是死伤无数。却也保住浦阳等最后三个蓝江边上的小城。”
李生云接上乃兄的话头说:“至于稻米粮食倒是不用担心,我们从爱州、怀罐一路败退到罐州之前,早早将所有的粮食集中于浦阳等几个,城内。凭现存的差不多一百二十余万石稻谷。若是城池不被攻破,守个两年都没有问题。”
林强云低头盘算了好一会,一时之间实在是委决不下。
如果说就这样答应派兵助战,自己实在是气不过,受骗、挨骂,被人冷眼相对、嗤之以鼻地那种滋味可不大好受,对身心的伤害相当巨大,他可不想再让人给骗一次。
派兵到安南去为那什么李平南打仗么,也并非不可以,说不定还能得到其他的想不到地利益。可要派兵,那就最少也必须派出七至十个,军,要有一万到一万四五千人才行。否则,面对一国 虽然是安南那种幕尔小国 之力为敌,军队去少了很有起不了作用,不说利益得到多少,甚至还大有可能刹羽而归。而且,现在根据地正是大肆建立健全和巩固新纳地面政权,还得防备蒙古人地反攻倒算之时,兵力本就不敷使用紧张得很,哪里还调得出护卫队去安南?这是万万行不得的下下之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