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那些话中,杨承瓒可是花了不少的心思。虽然说他也是一个留过洋的人,但是,他的学问方面也仅限于洋务以及其他方面的。对于军事,这并不是他在行的而要在东北军中混,如果不了解军事的话,肯定是混不下去。所以,这段时间他也是很努力的想要融入东北军的这个集体当中来,不但学习了大量有关于洋务等等的事务,并且还对军事方面也进行了研究。
当然他的这个研究也仅限于书面上,对于实际作战,他也不懂。
“按照你这么说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无忧的把这三万人全部消灭,而不用做其他防备了吗?”陈冬生听到杨承瓒的话,感觉有点诧异,毕竟在东北军中。陈冬生听到过很多人对于和这次俄国作战的看法,其中就包括李立,韩章,欧阳天以及远在锦州的陈光伟等人。但是,不管是那一个,都对于这次的战役抱有比较大的危机感。并没有那一个人会像杨承瓒这样,完全不担心俄国。
“虽然可以这样,但是,我们也有更加好的办法不是,刚刚司令不是已经安排欧阳参谋长去做了吗?”
陈冬生看着眼前的这个人,面露微笑:“看来,你这人不管是对于洋务还是军事方面,都有一套啊,你说说,我的想法是什么。”
而杨承瓒也笑了笑,继而说道:“如果我猜的没有错的话,王爷您的想法就是把这三万中的俄国远东部队留下一部分来,并且加以控制,用以要挟俄国,迫使他们退兵。换取短时间的和平。”
陈冬生听了后,哈哈大笑道:“没有错,我就是要这样做,如果我们把这三万人全部都干掉的话,相信俄国一定不会甘心。恐怕会继续派兵而来,这样一来,几个月以后,恐怕我们就要面临十几万的俄国正规部队。
如果我们留下一部分,如果能够俘虏最好,如果不能够的话,也要完全控制。用这个来和俄国协商。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暂时取得一个比较和平的空间,就算在这个基础上在付出一些代价也在所不惜。”
第三卷《腾飞》 第四章 包围
不管是欧阳天的话,还是杨承瓒的话,其实他们都没有说中陈冬生心中最想的一点。
那就是,现在的陈冬生心中所想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现在陈冬生心中所想的,所考虑的已经包括了整个世界。
而这些,是欧阳天和杨承瓒等人并不会说想到的。他们想到的只是短期内,或者说东北军局部的安危。
在陈冬生的想法中,在短期内,或者说在自己的实力、中国的实力没有彻底强大起来之前,是不能和北方的敌人,也就是俄国起一个非常大的冲突。
这样的话,对于以后中国的崛起将会起到一个非常大的障碍。
所以,即使现在的东北军有能力把这三万多的俄国远东部队完全消灭,陈冬生也不会这么做,为的就是给俄国留下一个缓冲的地步。
如果以这远东部队的万多士兵为基础,加上自己在给予俄国一些好处的话,就算不能让俄国靠近自己,至少,也要让俄国在东北军和满清的争斗中保持中立。这才是陈冬生想要的。
而一旦自己完全掌握了中华大地的命运后,陈冬生很有自信在段时间、内就让中国强大起来,到时候,才是和俄国等列强清算的时间。
现在的话,也就只能说忍气吞声了。
就在东北谋心积虑的想要按照自己的计划来策划战争的时候。
在俄国远东部队的驻地海参崴。
“格罗夫这个混蛋,这些久了,竟然连个小小的吉林都还没有拿下来,他娘的,这个娘娘腔地家伙”
俄国远东部队的总司令维奇诺夫哈立瑟当得知了格罗夫带领的俄国远东部队中的第一远征师在进攻了吉林数天还没有拿下吉林,反而自己遭受了一千多的伤亡后,不仅愤怒的跳骂起来。
这也不能怪他这么愤怒。因为他刚刚从国内接到了电报,说让他远东部队的加快行动。
面对国内如此的催赶,维奇诺夫哈立瑟可以说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他手下也就只有三万多一点的部队,而且已经派出了两万多,现在他手上也就只有一万地部队了。原本以为,两万多的部队分两路进攻,最后合击盛京的计划是完美无缺的。
但是,这东北的中国人的实力却完全出乎维奇诺夫哈立瑟的想象。一开始还好,虽然在宁古塔被阻挡了六天的时间,但是,同样的俄军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仅仅一战就消灭了近一万五千人地东北军。并取得了一个前进补给基地。
但是,后来的作战中,却并不如俄军所愿,不但进攻吉林的部队遭受了抵抗,而停止不进,就连进攻延吉方向的部队也因为东北军骑兵的骚扰而进度缓慢。到今天为之。他们距离这次的初级作战目标通化还有数百里之遥。
原本在维奇诺夫哈立瑟的作战计划中,最多一个月地时间,自己的部队就可以两路合击盛京。最后,占领盛京后,和满清的部队在锦州围剿东北军剩余的部队,彻底消灭这些东北军。从而取得胜利。为帝国取得大片的领土外,实际占领东北三省。
至于俄国和满清签订的那条约。维奇诺夫哈立瑟可以说完全没有看在眼里,在他看来,那个条约只是给了自己一个出兵的机会,一个借口,一旦自己的部队顺利占领东北三省后。就没有那个人可以让自己那部队从这个地方撤出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