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了海参崴即将到来的俄军的援军之后,李立等人就已经开始按照陈冬生的指示布局。
由于在陈冬生的一再强调中,对于这股俄军“不能全歼,不能放走”可以说难度非常的大,要知道,在一场战争中,要想击溃敌人,只要自己的实力稍强于敌军,并有了一定的其他优势的话,这并不难做到。而要想包围全歼敌军,就至少要几倍于敌军的兵力,并且战斗力还有强于对手不少。但是,如果要俘虏敌人全军。这可以说是一件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为了办成陈冬生交下来的这个极为艰难的任务,不但李立等吉林守军在忙碌着,就连通化正在一步一步歼灭俄军的第四师等部队也在为了这个计划而运转。
按照军队的指示,在吉林方面的东北军虽然数倍于俄军,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军部并没有让吉林方面的部队单独执行这一任务,而是打算这后期中抽调通化方面的部队,一起合击俄军。
这样的话,成功率将会大上很多。所以,在前期中,吉林守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拖住敌人,并消减他们的软实力,也就是火炮等他们的弹药。
等通化方面的第四师等部队解决了那一万的俄军后,就赶到吉林和吉林守军会和,到时候,就可以积聚七超过八万的东北军主力部队。
除了在锦州,还郁闷那一次可以积聚起这么的东北军主力。而为了指挥这样一场实力明显不对称的战斗。陈冬生也亲自赶往吉林。
第三卷《腾飞》 第十二章 全营进攻
对于陈冬生亲自前往吉林指挥战斗的这举动,东北军中各部的反应是不尽相同,还在盛京内的军部内的个人,包括韩章和欧阳天等人在内,无一例外的,都是表示赞同。
并且,陈冬生前往吉林的时候还抽调了军部内的相当数量的参谋人员一同前往,其中就包括了欧阳天也一天一同随着陈冬生一起前往吉林。除此之外,还有陈冬生的一些私人幕僚,像杨承瓒之流的也一同跟随陈冬生前往吉林。
可以说,这个时候,陈冬生前往吉林,把整个东北军在于盛京内的大部分核心人员都带到了吉林。
而吉林内,第二军以及第四军的各个将领。他们中的李立和侯大山也都是意见不相同,侯大山则是没有什么所谓。
而李立来说,则是有点不太自在了。
现在的李立在东北军的地位可以说有点尴尬,在锦州之前,他就是停留在盛京驻扎,而后,在陈光伟以及包俞都领军在外建功立业的时候,李立也极力要求上战场。
后来陈冬生才把他派上了锦州前线,但是,在锦州的时候,他李立只能是二把手,因为他上面还有一个陈光伟。虽然说陈光伟对他也算客气,但是明眼人一看就已经知道。在锦州的李立就差没有正式说明是他陈光伟的下属了。这对于李立来说,是一件极度让他不爽的事情。
在东北军中,他李立也是一个少将,同样是一军之长。但是。他还是要听从陈光伟的调遣。不想同样是一军之长地包俞和侯大山,他们上面除了陈冬生,可是没有了其他人顶在上面了。
这样一来,多多少少让李立极为郁闷,所以。在一接到陈冬生地调令,说要来吉林和俄军作战的时候,李立可以说是很兴奋的。
当他来到了吉林的时候,虽然旁边还有一个侯大山。但是那个时候的侯大山手下已经没有多少兵力了,在吉林,可以说就是他第二军地天下。而几次的和俄军的作战中,李立也初次尝到了那种意气风发的滋味。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李立的能力。并且上面并没有人压着他。
但是,现在,陈冬生却说要来吉林亲自指挥,这多多少少让李立心中有点落寞,也许,这风光的日子也就只有这么短暂了。
陈冬生到达吉林的时候并不晚,因为这个时候,俄军也才刚刚到达吉林没有几天。
等陈冬生一来到吉林,按照例行常规就马上召开了军事会议。
刚刚坐下来。陈冬生就说道:“李立,你来所说现在吉林地情况。”“是,总司令。”李立站了起来,走到地图边上,手拿起一根指挥棒。一边指示着地图一边说道:“在前面地作战中。我们已经在吉林城外的牛角山全歼了约一万的俄军。而这一万的俄军就是前期中俄军来吉林方向的全部主力。
该战役中,俄军一共战死了约四千多人。受伤了五千多,还有被我们俘虏的约有两千人。如果算上那些受伤后被俘虏的话,我们一共俘虏了三千多的俄军,其中,包括了这伙俄军的指挥官,格罗夫少将以及其他地俄军高级军官。目前,他们已经被我军严格控制。
在那战役中,我们缴获了我军的全部武器,其中就包括了约七十门的火炮,这些火炮中,有半数是大口径的野战炮。另外,还有俄军的枪支一万多条,其中也有七成是连发快枪。不过,其中有些已经不能用。
而我们自己地损失地话,主要就是士兵的损失,不算宁古塔战役地话,我们的主力部队一共伤亡的兵力在五千左右。而吉林地方守备旅也有三千多人的伤亡。
在这战役最后,我们进行了休整,等待俄军的到来。而增援而来的俄军在三天前就已经到达吉林城外,通过我们的侦测,这增援而来的俄军和我们先前的预料一样,来的是海参崴的留守部队,人数约有一万三千人,并有大量的火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