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朝鲜之战结束后,东北就可以说平静了许多,但是。东北这地方是平静了,其他的世界各地却都是因为这场朝鲜的东北于日本之战而掀起了争论。
一开始的时候,由于日本为了不引起俄国地特别反映。而采取了秘密进军朝鲜的方式。所以。东北军和日军的交战还没有多少人知道,就算有知道的,也只以为是小打小闹,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就算是满清朝廷也没有多少人关注。
但是,当后来日本国内得知了后面派遣地两个师团也被包围的,准备紧急排遣援军的时候。世人才真正地了解到。这场发生在朝鲜地日军和东北军的战争并不是说小打小闹,而是一场单方参加人数就超过了五万人的大规模战争。而事实上。日军在那个时候,不算后面的三个增援的师团,已经投入到了朝鲜三个师团,六万余人。
于是,世界的各个角落的目光都开始顶住了朝鲜,不管是西方列强还是满清朝廷,无一例外,都紧紧地顶住了朝鲜地战事发展。
但是,由于东北并没有说对外国人实行开放的政策,外国人到东北来,只有少数地几条路,那就是从丹东登陆,然后直往盛京,而朝鲜,已经被陈冬生下达了军事管理的禁令,禁制任何外国人出入。所以,外国人能从东北方面得到朝鲜的准确消息是很少的。大部分都是从日本方面得到。后来,当日军大张旗鼓增派的三个师团援军也的确吸引了很多西方列强的目光。毕竟,远东的局势很是有很多国家关注的,比方说英国,德国,以及法国,美国,俄国等等这些世界列强。
同时,西方列强也对于能够让日本一次性派出了三个师团的增援部队的东北军感到了无比好奇,要知道,在西方列强的眼中,虽然日本和中国都是属于那种严重,极度落后的国家。但是,同样的,就算是在这个世界中自称陆军第一的法国人也不敢轻视满清的淮军精锐部队。
就算日军的战斗力比淮军要差上一点,但是,也差不了多少,怎么说多多少少还有点战斗力。在他们认为,之前的东北军之所以能够包围那两个师团的日军,并消灭了一个师团的日军,这中间的水分也太大,就算东北军能有十几万的土匪军队,也不是能够打赢一直正规部队的。
甚至,有人已经认为,这是日本自己散发的谎言,企图染指亚洲大陆,派出更多的部队登陆朝鲜,从而占据朝鲜。
俄国的新任远东部队司令:哈洛夫上将已经向国内发去了电报,请求当东北军无法抵抗日军的进攻的时候,新组建的远东部队可以南下东北,以防东北落入日本之手。
但是,就在人们满满的以为,那只崛起不到两年的东北土匪部队很快就会被日本的正规军以及满清正规军的双方面打击下灰飞烟灭的时候。
包俞却给了世人一个天大的惊喜。不但把那已经包围的日军给灭了个干净,而且还把那增援而来的三个师团的日军也给灭了个干净,甚至连一个俘虏都没有留下。
于是,六个师团,一共十万余人的日本陆军主力就全部永远的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当日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来日本的时候,不但引发了日本国内的政治动荡,连带着,西方列强也是吃惊不已。
一时间,远东各地的电报用的电波是繁忙无比,一封封的电报被在远东的各国人员传回他们国内,然后,一封封的电报有回传到远东来。
顺带着,连东北的盛京的外国人也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
在朝鲜之战结束以前,盛京的外国人,只有不到一千人,而且,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属于原盛京制造局聘请的技术人员。其他有部分的外国商人,而这些外国人中,又一德国人居多。
而在朝鲜之战结束后。时间前行到一八八七年的一月中旬,短短的不到一个月里,登记在册的外国人就达到了两千人之多,而其中,多数都是外国的所谓商人,实际上就是探子或者说是外交人员一时间,盛京成为了远东的除了北京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
“王爷!德国克林德公使的私人代表维特亚斯求见!”李俊敲了陈冬生书房外面的门后,轻声说道。
随后,他还走了进来递上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名刺。
陈冬生打开来一看,上面用毛笔用繁体中文写着维特亚斯的名字,不过,陈冬生也没有多少奇怪,毕竟,在现在这个时候里,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的时候,都会随乡入俗,跟着那些文人们弄一些这些的名刺,更有的是亲自书写的。而很明显,从这字体的歪歪曲曲来看,是就是维特亚斯本人写的。
合上那名刺,陈冬生心里暗自说道,总有一天,我会让全世界的人都用上汉语书写的名刺。让中文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稍微停顿了下,陈冬生才说道:“请他请来!”
当陈冬生看到维特亚斯的时候,维特亚斯还是老样子,一身整洁的西服,头上的头发梳的笔直,并且,还打了发蜡,看上去闪闪发光。
“尊敬的王爷阁下!”维特亚斯进来后,行了一个标准的脱帽礼。用着有些僵硬的汉语说道。
“维特亚斯先生,请坐!”
不过,刚坐下,维特亚斯就开始说话了,不过,这次,他说的并不是生硬的汉语了,而是现在这个时代里的正式外交语言:法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