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陈冬生认为,时机已经合适的时候,军情局控制的那些皮包公司已经把市场上能够压榨的资金都弄的差不多了。于是,约森钢铁公司的丑闻就被丢了出去,然后在军情局的控制下,大量的抛出钢铁公司的股票。一个大坝,如果出现了哪怕是手指头大小的孔洞,那么等着它的命运就是无情的崩溃,接着来的就是无情的洪水。
当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对于帝国来说,也还是有影响的,但是,影响不多,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帝国的华元还没有和国际接轨,也就是说,那些美元,英镑的贬值对于华元来说,冲击不是很大。
而那时候,帝国的钢铁工业完全不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帝国最近一年来,虽然在大开发的大环境下,重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最为重工业的源头,钢铁工业还是不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不然,怎么会大量的进口钢铁,从而造成全世界范围内的钢铁虚涨,从而引发经济危机呢!但是,其他方面,也遭受了很大的影响,比方说靠出口为主的行业,丝绸,生丝,茶叶,瓷器,等中国的传统出口项目都遭受了集体惨败,因为,现在西方国家中,还有多少人有那闲钱来够来来自东方的茶叶啊,瓷器这些东西。
而作为帝国新型的一些轻型工业,尤其以出口为主的新技术工业也遭受到了挑战。大量的商品堆积。毕竟,经济危机不是个人能够控制的,即使是陈冬生有意的引发这一场经济危机,但是,也不可能说完全的保护帝国的经济,他能够做的只是,保护华元不受外币贬值的冲击,让帝国的重工业免受遭难。至于轻工业,在怎么倒霉也损伤不了帝国的根基。
所以,即使是帝国目前最大的民间集团,江南集团的财务报告上称,在一八八九年的第三个季度中,亏损了高大三千多万华元的时候,也没有能够让陈冬生咋一眨眼。
三千万华元,他们的价值怎么能够那些占据了整个西方世界百分之二十的黄金和那些大量的物资。因为,那些黄金,物资到目前为止,军情局的负责接收物资的人还没有能够统计出来,准确的来说,已经无法统计,因为他们是通过各种的手段进来的,完全不合乎常规。
在经济危机爆发后,军情局的人已经几乎把手上的外汇全部花了个精光,而接下来,他们需要做的工作不是说拿着外汇买东西,而是变成了拿着华元开始买东西。
当帝国银行正式公布,帝国银行采取金本位制度,并且公布了他拥有的黄金持有量从成立之初的四十四吨增加到了五百二十吨。一时间,这个消息让全世界的各个国家都大为的惊叹,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帝国中央银行在短短地两年时间里,就把黄金储备增加了十多倍。而帝国银行给出的解释就是,在过去的两年当中,帝国银行兑取回收的黄金就达到了四百多吨,而剩下的就是帝国新建立的那黄金矿石开采所得。
再一次地让世人惊叹,中国人的富有程度。两年时间内就可以从民间收集到四百多吨的黄金,这在世界上地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但是,事实上。帝国银行地这些公布出来的黄金数据,只是占据了帝国拥有黄金的一部分。因为,帝国银行在民间兑收的黄金数量是在三百吨左右,而事实上,帝国民间藏有的黄金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单单是申报后。自行拥有地黄金数量就已经高达六百多吨,而那些没有申报的呢?至于开采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剩下的部队,就是帝国对帝国银行的又一次投入了。而这些投入的黄金从那里来呢?
答案就是军情局和军部,军情局收取的这些黄金来源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在过去一年,通过对那些意图谋反的世家,家族抄家所得。而另一个方面就是外国。
军部的话,来的就简单地多了,各地不断发生地暴乱。在给予了帝国各个新兵部队增加实战经验的同时。也为帝国增加了大量地收入,谁都知道。中国喜欢在自己家里藏着黄金,白银。而这些因为叛乱而被抓,杀了后,他们的黄金白银就自然的到了军部的手里。
这样一来,军部,军情局为帝国增加的白银,黄金就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至今,连陈冬生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反正都是一股脑的丢进国库,永久封存。而后,就支援了部分黄金给帝国中央银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继续的实施陈冬生的下一步计划。
而下一步计划就是,采购!
当拿着华元的中国商人出现在全世界的国家后,他们受到了贵宾般的欢迎。虽然目前来说,帝国银行的黄金储备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比,也不算多。但是,谁都知道,中国的经济并没有受经济危机影响太重。
简单来说,就是,华元并没有贬值,甚至,很升值,虽然陈冬生严令华元不允许公开兑换外币,无法从明面上得到华元对外币之间的汇率。但是通过实物,却一样的可以得到。
而现在目前各国的货币都疲软的状态下,持有大量华元的商人受到欢迎是正常的,在一个月以后,一些地区已经出现,华元已经作为通用货币出现在流通市场上,而这些,自然离不开军情局人员的安排。即使是各国的中央银行行长看到如此的情况,一个个都苦着脸,但是,依旧没有办法解决这一情况。因为,经济危机还在继续。他们的货币还在继续的贬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