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人当中,有着一群身份比较特殊的人,他们就是帝国军的普通士兵们。参加国宴地近三百人当中,这些普通的帝国士兵的人数就超过了五十人。而这五十人当中,有部分是现役地优秀士兵,军官。也有已经退役的士兵,军官。还有负伤后退役的军人。另外,还有部分阵亡军人的家属。
他们和众多帝国高级将领们一起在国宴上组成了由军人形成地系统。一共三百人的国宴,军人中包括普通士兵,高级将领,军属就超过了一百人。这一情况也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清楚的认识到,现在帝国的立国根基还是在军队系统。而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当几百人大吃大喝一直闹到晚上十点多才结束,而陈冬生也没有留下韩章。欧阳天等人,直接回到了后宫。因为,和往常一样。现在后宫里还有一场年夜饭,外面的是国宴。而里面地就是家宴了。
现在的陈冬生的后宫已经不小了,这几年,不管是陈冬生自己看到喜欢地,还是普通选秀而来的,或者是说因为各种地政治原因二不得不接纳的妃子。现在陈冬生的后宫中的妃子已经超过了五十人。这五十人当中,还不包括说那些众多的秀女,宫女们。她们可都是有着封号的妃子。
而如今,陈敬东儿子都已经有了六个。女儿也是生了八个。可以说。陈冬生现在的子女已经很多了。但是,陈冬生面对这样的情况。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子女多了地话,放在平民百姓家里还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放在皇家里,而且还是一个刚刚建国地皇家里,就显得有点麻烦了。随着众位皇子的年龄渐长,立国之初就已经提出来地皇储问题也重新被提及了起来。虽然势头还不大,但是,随着众位皇子的年龄越来越大,肯定也是呼声越来越高。
现在,陈冬生的三个年龄比较大的皇子,敬岩,敬华,敬云,都已经虚岁五岁了,另外的三个儿子也才两岁,三岁而已。
这些儿子们虽然都挺小的,但是那年龄大的三个基本上都已经很乖巧,一见到陈冬生进到内殿的时候,就已经不用他们身边的娘亲指点,就对着陈冬生行礼。
“孩儿叩见父皇!”这三个半大小子统一口径,竟然谁也不落谁,虽然口齿间带着稚音。但是无疑,比起宫外的那些孩子,他们要生活的严谨很多。
不但有宫内的那些女官们管教着,他们的母后一个个也都是严加管教。但是看到这样情况的陈冬生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都起来吧!”说完了后,陈冬生径直走了过去,在主位上坐了下来,而那几个大点的儿子也跟了过来,围坐在陈冬生身边。有意思的是,今年的作为安排也停有意思的。陈冬生和他的六个女子坐了一座。而其他的包括郭雪在内的众位妃子们和那些尚小的公主们分坐了几桌。
当然,陈冬生的这几个儿子当中,也就前面三个有自理的能力,剩下的三个都还需要奶娘在一边伺候着。
席间,陈冬生只是粗略的吃了点,就口喝一杯清茶,看着自己的众位儿子。心中想了想,这些年,这些儿子也都大了,但是,想起宫中的那些女官们遵循的旧礼,陈冬生就心里不太舒服,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现代人,陈冬生当然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更加明白,古代的教育除了四书五经也就没有什么好教的了。
早些年,陈冬生也想过,自己来亲自教,但是,那时候,这些皇子们尚小,连字都不认识几个,谈何进学。而去年的时候,这几位皇子也开始进学了,一开始当然是一些简单的三字经啊,千字文等等。
想到这里的时候,陈冬生突然冒出一想法,也许,把后世的那种拼音可以弄起来,这样的话,小孩子认字的速度应该可以加快很多,对于教育的推广也有着很大的作用。也许,把普通话也推广起来。不然,帝国领土这么多,日后交通越来越发达的时候。岂不是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学习当地的方言?
略想了后,又看看这众位儿子,不得不说,陈冬生地三个大儿子的确比较聪慧。甚至,连那四岁的老四都不及他们地一半。
他们四岁的时候,就已经会背三字经了,而老四现在也是四岁,却连字都认不得几个,可把他的娘:北京城里一普通世家的女儿,浣贵妃给急地不得了。
略打望了他们几眼后,那三个小子也看到了陈冬生在看着他们。也都停下了筷子。这时候,陈冬生出口道:“敬岩,你们三个这两年来。进学都学了什么?说给父皇听听。”
陈敬岩虽然还很幼小,但是作为长子。还有些能力:“回父皇,孩儿们进学两年,已经学过了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
陈冬生听了听,略一想,也知道,这应该是这年头人的儿童启蒙读物。这些学也可以。但是,后面的那些东西在陈冬生看来就没有什么必要了。因为。就在吃饭的时候,陈冬生已经决定,既然是自己的儿子,那么,还是自己亲自来管教来的好一点。毕竟,怎么说,自己的见识比他们多了一百多年。就算自己对古代诗词不懂,但是,诗词是治不了国的。
然后陈冬生又问道:“你说说,这书文读来何用?”
陈冬生地这一问话,整个大殿里似乎都沉静了下来,而那小敬岩也是抓紧了小手。陈冬生也不傻,一看情形,就已经知道,这些又把皇储的位置和眼前的问题联系起来了。当时就感觉有些无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