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之后,隆美尔下达命令:所有部队应尽量利用一切可用的火炮,把英军的攻击兵力钉在原地。同时,第90 轻装甲师向28 号高地发动逆袭;第15 和第21 装甲师以及部分意军,则分别向两雷区之间的英军阵地攻击。
从拂晓到黄昏,战斗又持续了一整天,德军进攻达5 次之多,均遭到英军火力的强大反击。英军依靠坚固防御阵地和性能优良的坦克及反坦克炮,一次次击退了隆美尔亲自督战的进攻。
晚上,隆美尔端坐在他的办公桌旁,面前摊开了信纸,准备给他“最亲爱的露”写信了。他心情沉重,头一次感觉到自己肩上的压力之重。给妻子写些什么好呢?连续两天亲临战场指挥作战,隆美尔深切感到他的对手从各方面都要胜他一筹。英军的夜战能力及娴熟的扫雷技术表明,他们在开战之前受过严格的训练,否则决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平。还有他们那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弹药补给、空军配合作战的技能,特别是第一次出场的谢尔曼坦克的优良性能,都是德军忘尘莫及的。据说谢尔曼坦克是新近从美国运抵非洲的。实战证明,它比德军所有型号的坦克都好。它射程远,可在2000—2700码的距离上对德军的反坦克炮、高射炮和坦克射击;装甲厚,德军火力无法穿透它。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门一推,进来了威斯特法尔上校。
“好消息,司令阁下。”他兴奋地举起厚厚的一份电文。
“哪来的?”隆美尔伸手接过来。
“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
隆美尔疑惑地拆开电文,是关于补给事宜。
原来,林特伦在罗马机场见到隆美尔之后,即找凯塞林元帅作了汇报。元帅马上着手办理。他见了墨索里尼,让他给意大利海军总司令下命令:集中所有可用船只给非洲军运送油料和弹药,不得延误。
凯塞林在电报中通知隆美尔:“满载油料和弹药的一支小型船队(5 艘船)可望在72 小时之内抵达你处,而且不会再遭到船沉海底的厄运。因为从西西里到北非的整个地中海海面大雾弥漫,英军无法发现船只动向。”
“电报昨天就发出了,”威斯特法尔提醒道,“这样我们最多再等两天。”
“真是天助我也!”隆美尔一拍桌子。只要我的装甲部队加足了油,备齐了弹药,对北部英军展开一场大规模坦克反攻战,给它狠狠的一击,不愁扭转不了败局。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再坚持二三天,顶注敌人的进攻,同时,抓住机会痛击敌人。传我的命令,上校,将南部地段的剩余德军和另一半炮兵主力全部调往北部,在那里集结所有机械化部队,准备明日发动反攻。”
“可是,这样一来,南部就剩意大利阿里提师的部分兵力了。这个师早已在北段防线被打垮了,靠他们这些残兵败将防守南段,能行吗?”威斯特法尔有些犹豫。
“记住,英军的主攻方向在北部。当务之急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英军挡在我们的主防线之外,并扫平他们在腰子岭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突出阵地。在补给船抵达前,我就必须做好部队调动准备。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执行去吧!”
第二天上午,英军又在北段发动了3 次进攻,均被德军装甲部队击退。但德军也损失了很多坦克。中午,隆美尔接到前线报告,英军已将大量装甲兵力集中在第1 雷区前,估计是要在这里进行决定性的突击。
不行,不能等着挨打,必须抢先进攻。隆美尔决定,马上集结所有兵力,选择英军薄弱部分,于下午背着落日的余辉,发动猛烈反攻。正当德军企图集结兵力发动最后攻势之时,英国皇家空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再度加入战斗。在两个半小时内,出击的轰炸机在3 英里宽、2 英里长的德军部队集结地区共投下80 吨炸弹。德军进攻还未开始就已被击溃。
消息传来,隆美尔简直绝望了。他已完全丧失主动权,再无力量进行一次集结了。他想,下面就看这支船队能否顺利到达了,否则连撤退的油都没有了。怎么?撤退?看我这脑子,怎么竟然想到了撤退。不!不能撤,我们还有希望,运输船很快就要到了,到那时..
夜已经很深了,丘吉尔首相还坐在他的办公桌后沉思。桌上放着刚送来的“超级机密”情报,团团烟雾几乎遮掩得看不清电文了。不过,首相可以把它倒背如流:满载油料和弹药的一支小型船队(5 艘船)可望在72 小时之内抵达你处..。这正是隆美尔收到的那同一份电报。军情6 处空军情报部主任温特博瑟姆那焦虑的声音还在首相耳边回荡:“哪一个更重要些?打败隆美尔还是保护‘超级机密?’”是啊,哪一个更重要呢?丘吉尔也在犹豫。
保守“超级机密”一直是英国在整个战争期间最重视的问题。为此,保密部门专门做了种种规定,并一直得到严格遵守,例如“超级机密”情报不准形成文字,只能由专人口头传达给英军战场指挥官,而且大多数指挥官并不知道情报来源;此外,由于德国人有可能从英国对抗措施的有效程度上推断其密码已被破译,因此,所有“超级机密”情报都要伪装成来自其他渠道,如间谍,德国和意大利的叛徒、俘虏,缴获敌方文件,纳粹人员的疏忽轻率等等。如果没有合适借口,宁可不使用“超级机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