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_于江欣【完结】(131)

  蒙哥马利笑容满面地走进作战篷车。

  “看他的样子不像打了败仗。”凯西咕噜了一句。

  亚历山大正襟危坐,含笑不语。这是他早已料到的。

  蒙哥马利先介绍了作战形势,然后开门见山地说:“根据战斗的进展情况,我已于27 日开始抽调一些师留做后备队。具体做法是,让开战以来一直担负主攻的新西兰师撤到休整区域,把本战役中尚未参加过激烈战斗的南非师和印度师从侧翼调往北边补缺。由于隆美尔已将其全部装甲部队调到我们的北部走廊对面,为减少伤亡,我已把该地区作为防御正面,那里的第1 装甲师也抽出来作为预备队。诸位想必急于知道,我重新部署部队加强后备力量的目的何在。”凯西死死盯着蒙哥马利,生怕漏掉一个字。蒙哥马利皱了皱眉头,咳嗽了一声,麦克里里赶紧知趣地掐灭了烟头。“这就是,实施决定性的最后打击。我把这个新计划称作“增压”作战行动。在澳大利亚师占领北面更多的地盘后,派出经过加强的新西兰师来突破海岸上的,也就是原来的北部走廊稍偏右处的德军防御工事,从而打开一个缺口让第10 装甲师开进,穿过开阔的沙漠,绕到德军阵地的后面并将其消灭。”

  来访者们瞪大的双眼顺着蒙哥马利的手势在地图上移动着,一个个露出满意的笑容。“我看,突破点可以再往南一些,避开敌人组织严密的防御阵地。”麦克里里提出自己的见解。“是的,是的,可以考虑。我们的参谋官也提出过类似的建议。北部雷区既深又密,德军的准备也更充分。”蒙哥马利点头称是。凯西清了清嗓子说道:“你知道,蒙哥马利将军,我们此行的目的之一,是向你转告伦敦的有关意见,并从你这里了解到真实情况。”

  “请讲吧。”蒙哥马利不动声色。“伦敦方面确实有些担忧,认为‘捷足’行动进展不够快,有点迟缓误事。”

  “我一直预计要打10 天的混战,现在刚过了一半。”

  “那么请问,你的下一个“增压”作战要打几天呢?”

  “4 天,”蒙哥马利毫不犹豫地答道,“4 天足够了。而且,它将大获全胜,并带来我们所需要的决定性胜利和转折。”亚历山大将军频频点头:“很好,蒙蒂,就按你想的去做吧,我们都支持你。伦敦方面由我去解释。”凯西向德·甘冈招招手,把他叫到一旁问道:“你对于战局如此发展,是否感到很满意?”他显然是想从政治角度了解德·甘冈的看法。“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先生。”德·甘冈却未能领会上司的意图,只是把自己的感觉告诉了他。凯西稍加沉思,又说道:“尽管如此,我们需要给首相发封电报,使他在思想上对失败有所准备。”

  “如果你发那种电报的话,我敢说你的政治生涯就会结束。”德·甘冈一点也没客气。目送着客人们满意离去的背影,蒙哥马利意味深长地对德·甘冈说:“有一些关于隆美尔部署的新情报,这意味着一个变化。”

  “是什么,司令?”蒙哥马利看看他的沙漠专用手表:“这样吧,吃过午饭你到我的作战篷车来。”

  “情报处处长威廉斯刚给我送来情报,德军第90 轻装甲师已调到北部。”蒙哥马利一脸的喜悦。“确实可靠吗?”德·甘冈有点不放心。“没错。澳大利亚师在昨夜的进攻中发现,与之交战的德国部队为第90轻装甲师的第155 战斗群。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弗雷迪?”

  “这说明隆美尔的全部精锐部队已投入了北面作战地段,更重要的是,这表明隆美尔现在手头已没有德军预备队了。”德·甘冈不假思索地回答。

  “完全正确。噢,不,我纠正一小点,更重要的是你所说的第一点,全部德军已调往北部战区。还记得威廉斯原来提到过的德、意部队“交叉部署”的问题吗?”

  “当然记得。”

  那是在修改“捷足”作战计划期间,威廉斯曾向蒙哥马利提到,由于隆美尔不信任意大利部队,因而将德军与意军交错地配置在一起。如果能把它们分隔开,那么突破纯由意大利部队构成的正面就不成问题了。

  “现在我门的机会来了,”蒙哥马利接着说道,“你看这里的地图,他们之间的分界线恰恰在我们原来的北部走廊的北端。因此,我决定立即改变计划,像麦克里里建议的那样把“增压”作战的出击线向南移动,让新西兰师进攻德、意部队的接合部,同时进攻战线正面的意大利部队。你认为怎么样?”

  “我觉得很好,司令。我马上打电恬告诉麦克里里将军。”

  “另外,你通知第30 军,让澳大利亚师仍加紧进攻海岸,给敌人造成我们要沿着海岸公路线发动决定性进攻的假象。”

  “是,司令。”

  夜色朦胧,淡淡的月光投洒到海岸公路上,十几辆大小汽车正轰鸣着沿公路向西驶去。隆美尔坐在他的指挥车上,浓眉微耸,双唇紧闭,嘴角边的线条更深了,显出一副严厉的神态。坐在一旁的威斯特法尔上校知道,元帅的心绪很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