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_于江欣【完结】(219)

  1941 年10 月,英美苏代表签署了给予苏联大批物资援助的协议。会后,英国和美国确定了三条援苏路线:伊朗铁路、太平洋航线利北极航线。伊朗铁路和太平洋航线由于路途遥远,加之货运量有限,起不了多大作用。比较而言,北极航线最为理想。这条航线路程短,离苏联最近,因而成为英美援苏最主要的航线。从此,大批代号为PO 的商船队满载作战物资从英国或美国出发,绕过北角,再经熊岛,到达苏联的摩尔曼斯克港和阿尔汉格尔斯克。

  可是,北极航线的气候极为恶劣,终年寒风刺骨,气温都在零度以下。进入北极圈,冰雪连绵,随时都有撞上冰山的危险,而且,这里夏季只有白昼,冬季只有黑夜。除了冒险家外,普通商船大多不敢问津。再加上德国空军飞机、海军舰艇和潜艇的围追堵截,更使这条航线变得危机四伏,阴森可怖。

  希特勒把德国海军的力量集中到挪威,并从攻击大西洋航运的潜艇中抽出一部分兵力,调至挪威海域,以阻止英美将供应物资和军需品运入苏联。

  最初四五个月,为了避开驻扎在挪威基地的德国空海军部队的袭击,英美商船队均绕道而行,西面远至格陵兰、北面远至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船队航行到目的地须耗费整整3 个星期的时间。不过,这段时期倒还顺利,只损失了一只船。

  到1942 年春季,由于冬季冰大量涌向航线,迫使护航船队东移,加上白昼增长,驻在挪威的德国飞机和潜艇开始加紧协同作战活动,导致护航运输队的损失急剧上升。

  3 月20 日,由20 只船组成的PQ13 船队在驶往苏联的途中遇到强烈的风浪,在北极海海面分散开来,结果被击沉5 艘船。4 月初,由24 只船组成的PQI4 和PQI0 船队分别被击沉5 艘船。虽然,英国对这些损失并不表示悲观,但却有种不祥的预感。

  6 月27 日,PQ17 船队的36 只满载援苏武器装备、原料和粮食的运输船在6 艘驱逐舰、2 艘防空舰和11 艘较小型舰艇的前呼后拥下,浩浩荡荡驶离冰岛的赫瓦尔峡湾,开往摩尔曼斯克。

  护航运输队行到雷克雅未克附近时遇到浓雾。遮天蔽日的大雾笼罩着海面,船只像进入各自的纱帐,雾罩朦胧,彼此看不到对方。一艘货船和一艘油船不幸相撞,一艘货船触礁下沉。其余33 艘船只将时速减到不到半速,继续缓缓向东行驶,经过丹麦海峡。

  7 月1 日,大雾消散,阳光灿烂。大大小小的商船错落有致地组成方阵,在蓝色的海面播出一条条白色的浪纹,海鸟在船前船后追逐着浪花,好一幅美丽壮观的景色。

  忽然,在船队的后面传来德国“HEII5”式水上飞机的轰鸣声。这架飞机不远不近地一直在运输队的高炮射程外跟踪监视。护航舰队司令汉密尔顿少将下令各舰做好战斗准备。他意识到一场恶战已不可避免。

  7 月2 日,PQ17 护航运输队行驶到扬马延岛附近海域。4 艘德国潜艇和8架从挪威特罗姆瑟基地起飞的本上飞机展开协同攻击,遭到船队的炮火的猛烈抗击后,悻悻退去。

  护航运输队通过熊岛的北部,受到流冰群的阻挡,不得不进入德国驻挪威北部巴尔德佛斯、巴纳克基尔克内斯等基地轰炸机的作战半径。

  这里已是太阳不落的季节,终日都是白昼。7 月4 日19 时30 分,从巴纳克起飞的一个中队的德国“容克88”式飞机首先对船队发起攻击,未伤船队一根毫毛。一个小时后,德军变换战术,25 架“HEIII,,式飞机以散开队形,从几个方向突入船队方阵,实施低空鱼雷攻击,两只运输船中弹起火。船队救起落水船员,继续朝东行驶。

  英国在伦敦的海军总部万分焦虑地注视着这支运输船队的进展,十分担心潜伏在挪威峡湾的德战列舰。巡洋舰伺机狙击船队。

  7 月4 日,海军部收到有关德国“提皮茨”号巡洋舰和它的僚舰在阿尔塔重装燃料后己前往截击PQI7 运输船队的报告。“提皮茨”号是“俾斯麦”号的姊妹舰,显然,汉密尔顿少将的巡洋舰绝不是它的对手,而其他支援舰只又鞭长莫及,距离战区太远,无法阻止德国水面军舰对船队的攻击。看来,只有船只分散行动才能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当日21 时23 分,英国本土舰队司令庞德海军上将向运输船队下达命令:

  “有敌舰危险,运输队解散,各自驶往苏联港口。”“护航巡洋舰以最快速度返航。”

  时隔13 分钟后,他又向运输船队发出特急电:“立即解散运输队!”

  巡洋舰司令汉密尔顿少将为不得不放弃这些毫无抵抗能力的运输船而苦恼不安,可是军令不可违,他万般无奈,把散开了的船只聚集成几个小队后,便挥泪撤退了。

  眼看着自己的“保护神”纷纷撤走,孤立无援的运输船顿感六神无主,人心慌慌,大有“树倒猢狲散”的感觉。PQ17 护航运输队已名存实亡,成为一群分散孤立、没有防御能力的船队。

  其实,德军非常惧怕英国皇家海军的舰队实力。希特勒曾亲自下令,如遇危险情况,舰队不许出动,他们把英国航空母舰看作最大的威胁,害怕“提皮茨”号巡洋舰重蹈一年前“俾斯麦”号的悲剧。因而,德国“提皮茨”号、“舍尔”号和“希佩尔”号军舰以及其他驱逐舰组成的水面舰队没敢贸然驶往北冰洋,一直蜷缩在阿尔塔观望等待,直到5 日中午才离开港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