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沙红海腥:从阿拉曼到罗马_程广中【完结】(21)

  蒙哥马利一直精心思考着自己的进攻计划,他召开多次会议,详细研究和制订了计划的各种细节,但计划的基本方针又是简单明了的。大体说来,蒙哥马利要进行的进攻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参战部队的编组、集结及骗敌措施;二是大量集中各兵种部队在空军配合下在敌战线上打开缺口,然后向纵深发展进攻;三是千方百计分散敌人的兵力和注意力,使其不能对英军的突破口进行有效的堵塞和反攻,并大量消耗敌预备队;实行最后突破以瓦解敌最后的防线,装甲部队沿开辟好的道路源源不断地向前推进。

  蒙哥马利的骗敌计划是在8 月和9 月间设计和制订的,它是沙漠战中迄今为止最精巧的欺骗计划。欺骗计划的代号为“伯特伦”。首先是伪装前沿地区的巨大的弹药和其它作战物资堆集所。其次是用假车辆假扮坦克和其它车辆的运动,使敌人对大量部队在作战地域的集结渐渐习以为常,夜间则用突击部队的真作战车辆把已经“在位”的假车辆换下来。进攻前一个月便为步兵挖好了细长的战壕,供他们在发起进攻的当天昼间躺卧用,这些战壕均伪装得像是地形的一部分一样。同时为了使敌人误认为主要进攻方向在战线的南端,还在那里稳步地敷设了假水泵站、假供水点和假蓄水他,施工的日进程表表明水管到11 月初才能竣工;一部分通信分队模拟将在南面发动主攻的无线电通信;为了把伪装搞得天衣无缝,只向下层军官传达将要发生什么事,而且是在9 月28 日至10 月21 日按军衔高低分批传达的。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使敌人摸不清进攻的时间和主要突进方向,以达成战役突然性。“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总之,兵以诈立,千方百计地欺骗敌人,使其在心理上产生错觉、部署上出现错误,往往会使自己掌握作战的主动权。达成战役突然性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蒙哥马利在前线指挥所里,在赴部队视察时都在苦苦思索。他所面对的隆美尔的防线,从地中海岸起向内陆延伸约70 公里到无法通过的卡塔腊盆地的边缘,防线横亘在广阔无垠的大沙漠上,没有山林遮挡,只是偶而有些沙丘和沙岭:上有德意空军的侦察机经常盘旋侦察,下有德意军的地面侦察分队频繁活动,还有隐蔽上敌防线背后的无线电侦听分队昼夜不停的监听活动。要使敌人上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蒙哥马利通过一系列精心部署的诈敌活动,使德意部队上了当,这是他独具匠心、精心运筹的结果。

  蒙哥马利尽一切可能同时解决了训练和重新编组这两个棘手问题。未经严格训练的士兵与未经加工的原材料所差无几。蒙哥马利认为,英军在北非沙漠地迭遭挫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严格的训练,任何灵巧的现代化武器系统都不能代替受过训练、富有经验和作战勇敢的士兵,只有严格训练才能锻炼出一支有战斗力的指挥起来得心应手的部队。9 月29 日,第44 师在对敌军的一次袭击中遭到重大损失,其中有两个旅由于损失较大而被解散。第44 师受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经验和忽视沙漠战的特点。侦察搞得很差;没有获得敌人阵地的准确情报,大量支援炮火都浪费了;部队甚至还没有掌握如何在夜间通过没有地形特征地区接敌的技能。蒙哥马利得知第44 师受损失的原因后,立即督促整个第8 集团军抓紧军事训练,没有充分的技术训练、心理训练和体质训练,不得将部队随便投入战斗。

  为了通过隆美尔布设的地雷区,蒙哥马利的训练大纲中最重要的训练项目是扫雷分队的训练。第8 集团军工程兵指挥官基希准将全权负责。基希搜集了资深的军官们对扫雷的看法,然后把这些看法告诉了具体负责扫雷分队训练的穆尔少校并指示说:“我认为我们应当进行一次扫雷训练,正像我们进行火炮的装弹和射击训练一样。去吧,一星期后再带着你的建议来找我。当你制订出了你的训练方法,并由我批准后,你就可以成立第8 集团军扫雷学校了。”在穆尔领导下,这个扫雷速成学校成立了,并制订出了一套训练方法,在进攻发起前共训出了56 组扫雷人员。

  基希还制造了一些机械工具帮助地雷工兵执行危险的扫雷任务。把20多辆“马蒂尔式”坦克改装成了扫雷装置,这种扫雷装置在向前运动时能够用它的旋转轴的旋转链条鞭打前面的土地。由于它鞭打土地时掀起滚滚沙尘,从而使机器过热,因而在阿拉曼之战中没有发挥太大作用。不过这是在野战条件下对一种有价值的扫雷装置的试验。后来,这种扫雷装置在英国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在1944 年诺曼底登陆战役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阿拉曼战役中,用处较大的是发给3 个军的500 多个地雷探测器。这种地雷探测器探测速度快且安全。为了在布雷区开辟通道,地雷工兵还准备了长达200 多公里的标示带和88775 盏灯。

  蒙哥马利的第8 集团军除辖第13 军和30 军外,又组建了第10 军。托卜鲁克陷落后罗斯福慷慨提供的300 辆“谢尔曼”式坦克9 月份终于运抵尼罗河三角洲,全部拨给第10 军的第1、第10 装甲帅。这两个

  装甲师为熟练掌握新装备的性能进行了大量的更为艰苦的训练。

  蒙哥马利的进攻计划代号为“捷足”。该计划是他到北非后一直苦苦思索的结果,体现了他的创新和战术特点。迄今为止,敌对双方都是在靠内陆一侧举行侧翼进攻,蒙哥马利则向部下们宣称:“我不打算在我的左翼进攻,也不准备在右翼进攻,而要在中央偏右处突破。”起初他准备动用大批坦克与隆美尔的坦克进行大会战。到了10 月6 日,他放弃了这一打算,提出了一个奠基于完全不同的战术原则的计划。他说:“过去一般公认的原则是,现代战役计划应当首先着眼于消灭敌人的装甲部队,一旦这个任务完成了,敌人的非装甲部队就很容易对付。我决定把这个原则颠倒过来,先消灭他的非装甲部队。在这样做的时候,我暂不打他的装甲师,留待以后再收拾他们。”他的具体做法是:以一个坦克屏护队向前推进到敌地雷场附近,以坦克、炮兵火力掩护扫雷工兵和步兵部队排除地雷,然后消灭坚守在地雷场后面的敌步兵。蒙哥马利认为隆美尔不会坐视其步兵被消灭,会动用其分散配置的坦克部队进行孤注一掷的反突击,那时消灭隆美尔的装甲部队的战机就到来了。蒙哥马利精心运筹的这一招在后来的战役过程中果然应验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