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们大笑,喊叫。胜利的消息让人难以置信。我们像孩子一样,又喊又叫,又哭又闹。我们是孩子——饱经战争苦,但仍然是孩子。
比利·米切尔引起了亨利·阿诺德的注意,亨利·阿诺德又引起了柯蒂斯·勒梅的注意。将军们的决策是正确的,飞行员能赢得一场战争的胜利。没用陆地进攻就打败了日本。这是一个国家第一次被空军打败。海军航空兵飞行员首先把敌人的天空给清空,然后陆军航空兵烧掉了日本。
有荷兰血统的冯·科克参加了“埃诺拉·盖伊”号在广岛上的飞行任务,他告诉我:“原子弹没有结束这场战争,它帮助天皇做了决定。”铃木首相说,“在我看来,日本最终将不可避免的被空袭击垮,因此仅在B—29的基础上,我已确信日本应乞求和平了……仅就我自己个人来说,看到B—29的轰炸,我感到事业彻底无望了。”裕仁天皇写道:“想到人民在空袭中无休止的死亡,我于是停止了战争。”日本首相近卫文NFDF8说:“从根本上说,是B—29让我们决心议和的。”“战后,民意调查人问平民为什么他们开始怀疑日本打赢这场战争的能力。最多的一类(超过1/3)回答是‘空袭’。”
《美军战略轰炸调查报告》得出结论:
即使没有原子弹的袭击,空军优势也能给日本施加足够的压力,逼他无条件投降,不用再发起陆上进攻,这一点似乎是非常明显的。
根据对所有事实的详细调查加上存活下来的日本领导人的陈述,本调查报告认为,即使没有投掷原子弹,没有俄国参战,没有已计划或期待着的进攻,在1945年12月31日之前,甚至很可能1945年11月1日前,日本就会投降。
在火战中被烧死的日本人远远多于原子弹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数。日本变成了一片废墟,5个月的“汽油雨”烧毁了20%的房屋,1500万人无家可归,这着实令人震撼。
美国也为空袭日本行动付出了代价,在对日本本土的行动中,544架舰载飞机丧失,占整个太平洋战争损失的19%。在所有行动中,414架B—29坠毁。B—29全体飞行员中,有2897名飞行员伤亡,其中2148人死亡。另外334名“空中堡垒”飞行员和机组人员被俘或被拘,其中262名被俘人员幸存。
1945年8月29日,星期三,海军中尉约翰·布莱梅尔乘飞机从硫黄岛上起飞,前往东京湾。约翰已经精疲力竭,那是他破记录飞行的最后一站,该旅程长9500英里,花了他120个小时,跨越了12个时区。此次飞行始于安纳波利斯,前一个星期四的8月23日。他的任务是把一只木匣交给“密苏里”号上的布尔·哈尔西司令。上司命令布莱梅尔寸步不离的守着木匣。他吃饭睡觉,不离箱子左右,甚至要方便时也带着。
星期三布莱梅尔中尉完成了任务,把木匣交给了哈尔西司令。然后这个累坏的中尉足足睡了两天。
木匣里是一只亚麻布袋,里面仔仔细细的包着在海军军官学校展览的有92年之久的美国国旗,缀有31颗星,这是当年海军准将佩里于1853年带到日本海岸的。佩里的来访“把日本推上了和西方大国进行全球竞争并最终导致灾难的历史进程”。现在美国人又回到了同一个地点,又一次显示比日本强大。
1945年9月2日,美国“密苏里”号军舰就停在当年海军准将佩里抛锚的东北部4.15英里的地方。当时没有人提到那件事,但是麦克阿瑟将军和海军上将切斯特·尼米兹坐着首次把美国军人送到日本领土的驱逐舰“布坎南”号驶进东京湾。
260艘“盟军舰队以同心圆的形式把“密苏里”号环绕其中”。九人日本代表团从东京赶来横滨,参加投降仪式。这九名代表所走的路程就是在海军准将佩里和幕府时代最后的将军之间穿梭送信的特使所走的路程。现在他们经过的是一片烧焦的城市。
上午9点04分日本签署了投降书。战争持续了1340天5小时44分。麦克阿瑟将军代表联合国签署,尼米兹上将代表美国签字。
在仪式临近尾声时,麦克阿瑟走到哈尔西上将面前,问:“比尔,那些飞机在哪里?”哈尔西做了一个手势,很快飞行员为投降书画上了雷鸣般的惊叹号!在东京湾上面1500架舰载飞机和500架B—29轰炸机把东京湾的上空遮黑了。
杜鲁门总统和麦克阿瑟将军通过无线电向美国公众现场转播了他们的讲话。就像他19世纪的同事一样,在他的讲话中,他不断地提到“文明”和他们的上帝基督。杜鲁门的讲话充满了宗教色彩。日本是“邪恶的力量”,给“文明造成了巨大威胁”。“在上帝的帮助下”,“我们赢得了今天的胜利”,我们打败了“决意破坏上帝文明的邪恶力量”。杜鲁门在讲话中各用了五次“上帝”和“文明”,其使用率和“美国”这个单词一样频繁。
麦克阿瑟称这次战争是“神圣的使命”,“仁慈”的上帝确保了“文明的存活”。“今天我们站在东京,缅怀我的同胞——海军准将佩里,92年前他来到这里,想通过帮助日本摈弃孤立主义,和世界发展友谊、贸易和商业,从而给日本带来文明和进步。但是,不幸的是,由此从西方学到的科学知识被铸进了用于压迫和奴役人类的武器之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