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危机时刻的大国领袖_[美]克里斯·华莱士【完结】(52)

  此时此景通过实况转播传遍了世界,这正是尼克松所梦想的东西。那简易军用机场上悬挂着一些革命标语,尼克松的夫人帕特身穿一件鲜红色大衣,中国的军乐队奏起了美国的国歌,凡此种种,有朝一日都会赋予一部歌剧以灵感。为了让美国的观众和选民都能看到这一场面,全国三大电视网都在自己播放的节目当中插播这一最新消息,就像当年插播阿波罗号飞船在月球着陆一样。

  尽管事先已经有了分分秒秒具体安排的日程表,中国人还是让美国客人吃了一惊。尼克松和基辛格还没有来得及打开行李,就被叫去谒见患病的毛主席。在毛泽东堆满了书的书房,加利福尼亚杂货铺主的儿子面对面会见了那位奇才出众的农民出身的领导者。毛泽东、尼克松、基辛格和周恩来在轻松随便的气氛中闲谈了一个小时,身旁只有毛的几名女助手。他们的外交周旋临近结束时,毛肯定地告诉尼克松“台湾是小问题,俄国是大问题”。这位主席甚至还称赞了尼克松的《六次危机》一书。

  那天晚上,中国人在人民大会堂为美国人举行宴会,中国军乐队奏起了美国歌曲《牧场上的家》,两种文化奇怪地而又亲热地交融。这种超现实的情景又转播到全世界。尼克松总统对他的东道主说“我们没有理由要成为敌人”,同时又旁敲侧击苏联,对中国人说“我们哪一方都不企图伸出手去统治世界”。

  第十章 中国牌(5)

  随尼克松访华的新闻界人员有两架飞机的乘载量之多,总统很得体地操纵他们的采访活动,因此这一周当中其余几天上电视的镜头尽是观光游览和宴会。但是尼克松和基辛格却辛辛苦苦与中国人一起草拟一个公报,以证明尼克松此行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理的。这时最突出的障碍仍然是同行的国务卿罗杰斯,他简直无法理解尼克松总统怎么会如此轻易地扭转美国已奉行了将近1/4个世纪之久的政策。周恩来总理临时安排,亲自到罗杰斯下榻的套间拜访了这位国务卿,才说服了他不再碍事。

  最后于2月27日从上海发表的1800个英文词的中美联合公报,包括5个部分,记述了尼克松此次访问的活动,两国彼此合作的承诺,这次新谈成的规则和共同的问题。第4部分专谈台湾,说“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出于现实政治的考虑,尼克松扔掉了他的台湾牌,换了一手新的更好的大陆牌。

  总统这一次完成了引起地震波式反响的绝妙外交和政治表演。可是在上海最后一次宴会上,他一杯又一杯地喝茅台酒,让基辛格为他担忧。基辛格知道他这位总统“两杯酒下肚就话多,再加一杯就变得好斗,或是激动得口齿不清”,这时基辛格已做好应付最坏情况的准备。可是尼克松不仅是陶醉于酒,也是陶醉于胜利。他有点摇摇晃晃地向在场的人冒出了一句:“这是改变了世界的一周。”人们还真的无法从他这一推理中挑错。

  第二天,周恩来与尼克松夫妇及其一行话别。登上空军一号后,尼克松已在计划他的下一次国事访问。这一次将是出访俄国。(几个月之后,当他的飞机从莫斯科机场跑道起飞时,他已经签订了美苏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对尼克松来说,他手里真是有玩得很转的一手好牌。)尼克松的中国之行是丝毫无可争议的成功。中国人现在是可以与之打交道了,而在这一过程之中,俄国人也变得愿意和解了。这年11月大选中,尼克松赢得了压倒性胜利。

  尼克松善于玩弄保密和欺骗的拜占庭迷宫式高超手法,使他在中国获得了成功,但正是这一套手法最后却毁了他自己,这大概是并不令人奇怪的。两年之内,他为赢得连任而玩弄的隐蔽计谋被揭露出来,使他自毁前程,声誉扫地。人们还记得他这位总统,最主要的是因为水门事件丑闻。然而,这位玩牌高手巧妙打出的“中国牌”也确保他30年之后在治国高手名单上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附录

  理查德·尼克松总统 1972年2月21日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国欢迎宴会上致周恩来总理的祝酒词

  总理先生,今天晚上在座的诸位贵宾:

  我谨代表你们的所有美国客人向你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无可比拟的盛情款待。中国人民以这种盛情款待而闻名世界。我不仅要特别赞扬那些准备了这次盛大晚宴的人,而且还要赞扬那些给我们演奏这样美好的音乐的人。我在外国从来没有听到过演奏得这么好的美国音乐。

  总理先生,我要感谢你的非常盛情和雄辩的讲话。就在这个时刻,通过电讯的奇迹,看到和听到我们讲话的人比在整个世界历史上任何其他这样的场合都要多。不过,我们在这里讲的话,人们不会长久记住。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事却能改变世界。

  正如你在祝酒时讲的那样,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如果我们两国人民是敌人的话,那么我们共同居住的这个世界的前途就的确是黑暗的了。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进行合作的共同点,那么实现世界和平的机会就无可估量地大大增加。

  我希望我们这个星期的会谈将是坦率的。本着这种坦率的精神,让我们在一开始就认识到这样几点: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在我们讨论我们的分歧的时候,我们哪一方都不会在我们的原则上妥协。但是,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