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危机时刻的大国领袖_[美]克里斯·华莱士【完结】(73)

  他得到的回答是:“啊,亲爱的豪利上校,这正是踢她们的最佳时机。”

  “你是说食品也成为政治的了?”

  “当然。”那个苏方代表冷笑着说。

  豪利上校没有向克莱将军或国务院请示,就向民众广播说美国人不会离开柏林。他承认现有的补给只够维持30天。“我知道得很清楚,”他向听众说,但他强调指出,“美国人民不会袖手旁观,不会让德国人民挨饿。”最后他说,“我要对俄国人说,除了黑面包之外,再给你们一点东西,让你们嚼一嚼。你们的军事意图,我们已听得不少。好吧,在这一点上我要告诉你们,倘若你们企图进入我们的地区,你们最好是做好充分准备。我们严阵以待。”

  可是柏林西区供电不足,听收音机的人不会很多,所以他派出了几辆车,让人用大喇叭沿街播放他的讲话。西区的居民当时已划分成12个小区,按区轮流供电,每一小区每天供电两个小时。吕特·安德烈娅斯-弗里德里希所在的小区供电时间是半夜12点到凌晨两点。

  还在封锁之前,豪利上校经克莱将军同意,就组织了一次临时安排的空运,向柏林运食品和煤。尽管形势已很紧张,他们都认为苏联人还不至于击落盟国的飞机。美国和英国飞机一次向柏林运送了80吨食品和医药物品。但豪利手下的专家们计算过,西柏林每天需要的食品和煤以及其他供应品,至少达4500吨。在航空史上能与如此规模相比拟的行动只有过一次,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印缅战区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驼峰”行动,但即使那次行动高峰期的日运输量也还是比柏林的需要量低了几乎一半。

  克莱下结论说,仅仅用飞机来保证柏林的供应将是“绝对不可能的”。后勤任务过于繁重:通向柏林的航线仅限于三条狭窄的空中走廊;西柏林只有两个机场,它们跟饱经轰炸的整个城市一样,真可谓千疮百孔;驻德美军只有战时已用旧了的100架C-47式运输机,当地英军只有6架同型飞机。

  然而,尽管有这些困难,管制委员会的英国皇家空军专家雷金纳德·韦特准将经过他自己独立调研后,认为大规模空运是可行的。他说服了驻德英军司令布赖恩·罗伯逊爵士,后者给伦敦发了电报,请求增调一批飞机来实行空运。克莱对此有怀疑,但仍表示支持,并要求尽可能增调美国飞机。

  第十四章 总要做得对(3)

  除此以外,克莱还满腔热情地向五角大楼和国务院报告了他自己的计划:他已经调集了一支6000人的武装运输队,配备了装甲车、火炮和一个战斗工兵营,打算派他们沿公路硬行闯过苏占区。他报告说业已准备就绪,只待批准即可行动。

  副国务卿洛维特对此感到惊骇,他告诉克莱,苏联人只要炸毁两三座桥梁,“就可以坐在山坡上看热闹”。陆军部长罗亚尔则告诫说,不值得为柏林的货币改革问题而开战。他要求克莱从柏林撤出美军眷属。

  杜鲁门总统了解到柏林局势后,召集了国防部长詹姆斯·福雷斯特尔、副国务卿洛维特和陆军部长罗亚尔到总统椭圆形办公室开会。这几个人向总统汇报了情况,同时报告说他们查阅了有关文件,找不出美军自己开路进入柏林的合法依据。这是非常令人失望的。总统已几次强调通路问题,但这一问题每次提到盟军管制委员会讨论时,都遭到苏联人否决。现在想再协商,也为时过晚了。

  杜鲁门要求他的顾问们了解更多情况再来开会。同时,他下令将两个中队的B-29式重型轰炸机派到欧洲。正是这种飞机在1945年将原子弹投到了日本。这一次没有携带原子弹,但斯大林是不会知道这一点的。杜鲁门是一个扑克牌高手,懂得虚张声势是会起作用的。

  杜鲁门依然是像平常一样,走路跷脚根,在厚厚眼镜后面眨眼睛,让人看不出他有任何忧虑。这时报界大肆宣扬那位趾高气扬的纽约州州长托马斯·杜威已赢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仿佛他已赢得大选胜利似的,对此,杜鲁门也显得无所谓。那个晚上,他特意和他的夫人一起在白宫南草坪进晚餐,怡然自得地欣赏景致。他说那是“一个可爱的傍晚”。

  第二天下午,陆军参谋长布雷德利将军、空军参谋长诺斯塔德将军和海军作战部长沙利文将军,跟福雷斯特尔、洛维特和罗亚尔一起,在五角大楼讨论柏林问题及美国应采取的对策。他们的意见归纳为三种方案:一是美国可以退出柏林(多数人赞成这一方案),一是试图留在那里和争取外交解决,一是准备跟苏联进行大规模战争。克莱提出的派武装运输队硬闯的方案被否定了。没有人提到空运方案。

  在这会议期间,他们获悉英国人已宣布无论如何不从柏林撤退,这让将军们吃了一惊。在这之前,布雷德利刚刚派了艾伯特·魏德迈少将到伦敦去探讨从柏林撤军的方案。当洛维特在白宫开始向总统汇报他们提出的几个方案时,杜鲁门打断他的话,厉声指出:“谈不上撤退。我们留在柏林——句号。”他看来是跟英国人一样倔强,这又让将军们吃了一惊。杜鲁门真无愧于他的绰号“密苏里最犟的骡子”。

  洛维特以尽可能尊敬的口吻问道:“总统先生,你考虑透了吗?”指出这一立场有可能引燃第三次世界大战。杜鲁门回答说:“我们将需要视情况的发展做出处置,但根本的立场是,我们在柏林,是有协议作根据的,俄国人没有任何权利叫我们走,直接施加压力或间接施加压力都不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