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下衙门_完颜绍元【完结】(39)

  最后要说的,就是所谓“浊流”了,靠花钱买官,这叫“纳赀”或者“捐纳”。这门道 早在汉朝时便有了,大名鼎鼎的司马相如,就是以赀为郎的。东汉灵帝、西晋武帝和南朝宋 明帝,都是卖官高手。不过“浊流”泛滥成灾还是在清朝后期,特别是咸丰以后,国家财政 越来越困难了,要办的事情又有这么多,就以卖官为筹款之道。要办海防了,有“海防事例 ”;要治理黄河了,有“郑工事例”;山西陕西闹旱灾了,又有“秦晋实官捐”。 文职官员,可以从未入流一直捐到道员。

  大家在一个衙门里共事,不免要摆摆各自“出身”吧?你是 两榜,我是一榜,他是保举,他是恩荫,靠花钱买官的人呢,也有个讲法,就是所谓“银子 科”、“铜进士”了。试想一下,连一个秀才资格也熬不出的人,居然也能坐在衙内大堂上 摆威风,该闹出多少笑话来?民国二年(1913),上海扫叶山房出版过一本《清 代官场百怪录》,这里摘录一篇,权充本节结尾——

  

  一捐职知县将试士(主持县试),问幕友曰:“凡作文果以何者为佳,何者为不佳? ”幕友难其答,曰:“此无他,文字第一须看用笔好否,用笔好即为佳文,用笔不好即不得 为佳文。”令点头若有所悟。·

  既而点名毕,因召多士前来训之曰:“汝辈作文字须讲究用笔,用笔好方为佳文。”多士怪 其胸无点墨,何忽然能作是语,咸唯唯。令复曰:“某少时作文,亦最讲究用笔,每笔一枝 非三四元不办。”众闻之,不觉哄堂。

  任命状·身份证·回避制(1)

  清朝光绪前期,湖北省出了桩官场奇闻:刚到任不久的督粮观察使夏宗彝,被他婶母告 了一状,呈词上有“冒死为生,轻犯国家之宪典;弟终兄及,实乖人道之大防”。具体内容 系指控他冒名窃取做官的资格。

  督粮观察使又叫粮道,道台成了被告,这案子自当由按察使先行审理。按察使把夏宗彝 的履历调来仔细查看,没啥漏洞啊。夏原籍浙江,以“难荫”做了一任县丞,接着在乡试 中获隽 ,又花钱捐个知县,由吏部指分江苏候补。这都是同治皇帝在位时的旧话了,到了光绪初年 ,金坛县令出缺,由他补上,在任数年,有“能员”之名,一是催科报最(即优等) ,年年收足赋税; 二是会断官司,凡由他定的案件,很少遭上司驳回。于是俟其任满后,上司又将他调到吴县 当知县,吴县是江苏首县,油水很足,也不难治理。但这儿住着许多高级官宦人家,再加上 省署、道署、府署等各级衙门全安排在这里,如何在其间周旋奉迎,确是难事。难为这位夏 老爷,敷衍自如,肆应咸宜,结果一口气连做两年多时间没出岔子,这才又用积年搜刮所得 ,加捐一个道员,转到湖北来了。

  这一边湖北按司尚犹疑不定,那一边北京朝中有人掀浪头了:不知哪一位都老爷(即 御 史),也不知从哪儿得到的风声,竟将此事用公开形式抖露了出来,所谓“露章劾之 ”。这下子,事情闹大了,朝野内外,沸沸扬扬,都等着看水落石出。

  按察使老爷可不愿把湿手往面粉里搅和,拟了个批复说,这位夏某人刚到湖北不久,本 官亦不甚了解,仍仰原籍浙江和其原先服官省份江苏两处督抚查办。如此轻轻一推,案件又 从湖广转去江浙。其实还在夏宗彝任官吴县时,这位婶母就向江苏巡抚递过状纸, 须知倘真有人假冒官身而勾当于州县衙门五六年,可不把江苏巡 抚也连累了?因此当时他给原告人的答复是将行文交浙江,请浙抚从原籍调查入手。实质上 呢,就同湖北按察使转的念头一样,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最好。没想到这位婶母背后, 有人给她拿主意,江苏告不成,跟着夏老爷的行踪去湖北告,同时又花钱运动一位都老爷, 让他在朝廷上把这事揭发出来。都老爷发言了,连皇太后皇上也要问结果,这下子江浙两省 就不得不认认真真地查勘一番了。

  真相不久便大白于天下:原来现在这个夏宗彝的本来姓名叫夏祖彝,另有一位夏宗彝 是其堂兄弟,袭“难荫”当县丞,应乡试中举人,捐银子补知县,全是这位堂兄弟的事。而 这位夏祖彝呢,一向以布衣身份游幕当师爷,因此对官场上的事很熟悉。且说货真价实的夏 宗彝在北京 捐银、过班、引见之后,兴冲冲地去江苏报到,岂料官运和命运对着干,没等抵苏便染病死 了。夏祖彝闻讯后,马上请人向他母亲做说客,说是已经花了那么多钱,就此发丧注销,岂 非大损失?倒不如由夏祖彝冒名顶替,前往赴任,不仅全部损失可以追回,今后连宗彝留下 的儿子亦有指望,同时又答应终身奉养婶母和侄儿。老太太把小算盘一打,觉得这主意不错 ,于是悄悄处理过儿子的丧事,让冒牌夏宗彝前赴江苏。倒是真夏宗彝留下的遗孀,痛伤丈 夫之实亡而名存,竟忧郁而死。

  游幕出身的假夏宗彝,做起县太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然则其婶母又何以在事隔五六 年后又出尔反尔呢?毛病出在冒牌货的同学身上。这位假宗彝搞偷梁换柱的经过,同学是知 道的。而其莅任之初,也确实心存忌惮,内而婶母,外而同学,不断给予接济。时间一长, 官运亨通,一得意了便忘形。婶母要跟他到任上来做老封君享福,他不肯迎养;孤侄向他要 钱办婚事,他装聋作哑;同学再来向他告帮,他让人吃闭门羹。这下子同学火啦,便挑唆他 婶母赶来吴县告状,接着又因一位亲家恰巧在江苏按司里做幕,更闹出了追告湖北、贿买御 吏等种种风波。要证实夏老爷是真货还是假货,并不困难,只需往他原籍调几位族中老人来 一认,当场见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