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倒桓_韩之昱【完结】(24)

  “好!下一步,桓玄恐怕就要孤注一掷,出动大军迎击了!大家打起精神,准备最后的决战吧!”

  “是!”

  在夕阳的残照下,穿着火红战袍的义军重新整队,肃穆地走向前方。

  第十四回 覆舟山

  得知吴甫之、皇甫敷二军相继覆灭后,桓玄大为惊惧,派遣卞范之、桓谦、何澹之等率军二万,在覆舟山一带设下阵势。

  与此同时,倒桓义军也已进至覆舟山东的蒋山。在山上休息一夜之后,天色刚露出鱼肚白,义军就开始煮饭朝食,营地里升起袅袅炊烟。

  刘裕随手拿了几个饭团,一边嚼着,一边大踏步向邻近敌阵的一座高坡走去。彭城郡义队的队长刘钟连忙带着三四十名士兵,跟在主帅身边。

  天气晴朗,站在高坡上眺望四方,视野十分开阔。

  “世之!”

  刘裕嘴里含着饭,含糊不清地叫了一声刘钟的字。

  “你看,从这里向西望,可以看见建康的台城。”

  “是。”

  “建康都,是天下唯一一座没有外郭的都城。”

  刘裕感慨地说着。

  “——这是因为,它根本不需要外郭!”

  他一一指点着四周的山峦和河流。

  “在建康西南,有石头城、西州城这两座要塞;北面,沿着扬子江筑下如长城般的石垒;东北方,有钟山、覆舟山作为屏障;东面,则有东府城;在南面,又有秦淮河可以作为护城的汤池。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所谓的‘形胜之都城’!”

  “没想到在我的有生之年,居然能作为进攻方在这形胜之都城打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啊!”

  说着,刘裕发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刘钟的眼里也不禁涌出了感动的泪花。

  就在这时,刘裕的视线突然停顿了下来,凝望着大约一里外的一座树林。

  “世之,你看见了吗?伪楚军在路上布置了伏兵呢!”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轻蔑。

  刘钟睁大眼睛,仔细观看,果然发现在青翠的树叶中偶尔有金属的反光。

  “他们想必是打算等我军经过之后,从后方截断退路。昨天晚上,估计这些人都没有好好睡觉,清晨正是昏昏欲睡的时候。世之,你立刻带上人马发动突击,想必能将其一鼓击破!”

  “明白了!”

  刘钟高声应答,带着士兵奔跑着冲进树林,敌人果然猝不及防,发出阵阵惊呼,被狼狈地击散逃走了。

  刘裕微笑着,把最后一个饭团塞进嘴里,大踏步走回营中。

  “大家准备出发!”

  他一边高声喊叫着,一边走到随军管理后勤的主簿刘穆之面前。

  “道民,粮草可以全部丢弃了。”

  “今天就进京城吗?”

  穆之微笑着问。

  “嗯,大概在黄昏之前吧。”

  刘裕点点头。

  这两人一问一答,似乎挡在面前的两三万敌军已经完全透明了一样。

  “好吧。”穆之随后向助手发令,丢掉所有的余粮。

  刘裕又环顾四周一眼,此时士兵们已经零零星星地站了起来,往各队队长的所在集合。

  “年龄五十以上,十五以下的人,不用归队,都到我这儿来!”

  他扬声喝令,不一会儿,大约有八九十人在他面前聚拢。

  “你们都拿上两杆旗帜,分几队登上山头,迎着日光挥动大旗。”

  老弱兵卒举旗出动之后,刘裕向匆匆赶到身边的刘毅、何无忌扫了一眼,三人同时无言地点了点头。

  “出发!”

  各队步兵奔跑着向前线行进而去。

  楚兵的阵势,在东陵为桓谦、何澹之军,共一万三千人;覆舟山西,则为卞范之的七千人。

  这两万大军中,桓玄的嫡系约有五六千,其他一部分为原来的东晋禁军,一部分为刘牢之灭亡后收编的北府军。

  当天清晨,桓谦和何澹之两员主将走到阵外,眺望敌军的布置。

  如前所说,桓谦是个方脸膛,不苟言笑的人;至于何澹之,则最初是老资格的北府将领,在和刘牢之的火并中落败而投奔雍州刺史杨佺期,在随后的后秦侵攻东晋之战中困守洛阳,一度被后秦俘虏,桓玄登基之后他才重获自由,归国成为桓玄麾下将领。

  他这一生,可谓历尽了坎坷,削瘦的脸上刻下了岁月的沧桑。不过,仪表服饰却十分工整,很注意修饰。

  两人仰天向蒋山上望去,不由同时“呀!”的叫了出来。

  在青绿色的山谷间,布满了红色的义军旗帜,迎着阳光反射出耀眼刺目的光。总之,敌兵数量莫测多少,就算拥有上万大军也未可知。

  “不是说昨天敌军只有千余乌合之众吗?”

  桓谦愕然地问澹之。

  澹之的脸色也一片惨白。

  “大概是收编了吴甫之、皇甫敷的降兵吧,也许邻近州县的军队也赶来会合了。”

  “这可真是非同小可哪。”

  两位大将不约而同地嘟囔着。

  他们火速派人向桓玄报告此事。

  “刘裕军四塞山谷,不知多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