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山重新返回医院,雨势已经渐渐小了下来。
五
冯学顺跟常所长、李书记在小会议室里,研究派人参加东港核电站安装工程的管理工作。他们六一八所已经承担了核电站的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和环境影响研究。 近日,林平山跟他们联系,要他们派遣一批有核设备工艺经验的人员到核电现场来,参加核岛安装工程的管理。
常所长听完冯学顺的情况介绍,沉思了一会儿,显出思虑不定的神色:“人是肯定要派的,问题是派哪些人。咱们这边的工作也不能受影响。”
李书记见常所长犹豫,便说:“派人到核电现场去参加工程管理,对咱们今后的发展是有利的。”
“老林跟我说,核电的质量保证、工程管理,还有许多工艺技术经验,都需要有人来消化。这对咱们所今后的工作大有好处。”冯学顺解释说。见所长对自己老同学的好意有顾虑,他心里有些遗憾。
听了他们两人议论,常所长说:“先让各个科室按任务把人员安排好,其余的人让老林来挑好了。”
冯学顺听了,心想还得把话挑明,免得发生误解:“老林说,对人员的素质有要求,他要亲自来面试。”
常所长说:“这是自然。老林对咱们所挺关心的,来后要好好招待他。”
林平山来后,冯学顺到他的住处来,看他比上次见面瘦了,关切地问:“在工地很劳累吧?”
林平山点点头:“责任大,思想压力太大了。”
他向冯学顺谈了这一年多在工地的情况,让他看脚上刚刚愈合的伤。
冯学顺听他讲到台风遇险,感慨说:“想不到和平建设中也有生死考验。”
林平山说:“比起核试验场的同志们,就算不上什么了。”
冯学顺不语,回想好友这些年的经历,还是劝告他:“你这人,感情上文人气质很浓,事业上又太英雄主义了。今后还是应当求稳,做事不要太冒险。”
林平山淡淡一笑,想起眼下的人员问题,就问:“人员有困难吗?”
“问题不大,所长很支持。”
林平山放下心来:“安装工程很快要开始了,我们必须超前考虑问题。”
土建工程逐步走上正轨,林平山把目光转向了设备安装工程。接受土建工程初期的教训,他跟顾问波维尔商量,提前招聘安装工程的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再上岗。他让丁宏显帮助从电力系统物色汽轮发电机安装的管理人员,自己想办法解决核岛的人员。
实际上,六一八所有不少人愿意到核电站工作,林平山来后陆续有人到他房间来找。他考虑到两个单位的关系,就向他们婉转解释,必须由所里统筹安排,他只能在所里提供的名单中挑选。
人们走后,他抓紧整理面试资料,忽然听到外边有人叫他:“老林,听说你来了,怎么也不告诉我?”
林平山抬头往外看,门口站着吴惠才,不由一阵惊喜:“小吴,你怎么在这里?”
吴惠才笑着走进屋,往沙发上坐下说:“五三〇工程完工以后,我又在院科技处干了一段儿。核电项目上来了,六一八所向基地要人,就把我调来了。”
林平山往茶几上给他放一杯热茶,高兴地说:“武汉比大三线的条件好多了。余蕾也来了吧?”
“她也调来了,”小吴回答,停了一会儿,说:“她父亲去世了。”
林平山一怔,没有吭声,沉默了片刻,问:“你现在干什么?”
“在科技办。听说核电站要人,我参加过核质保培训,能不能把我也要去?”
“我这儿肯定没问题。你来了,可以搞核岛安装管理,小余可以到设计处工作。你找一下冯所长,他是我的老同学,让他帮你跟常所长说去。”
小吴很高兴:“好,就这么着!”
吴惠才走后,来了三个年轻小伙子。他们都是大学毕业不久的技术员,听说林平山来了,就来向他了解核电站情况。
林平山问他们姓名,个头儿较高长相帅气的叫钟志青,方脸宽肩体格壮实的叫马东祥,两人都是东北人,哈尔滨军工学院毕业。
第三个小伙子长得比较瘦小,两个伙伴说完,他惴惴地问:“林叔叔,你认识我爸杨昌海吗?”
林平山脑中立即掠过替侯清德买穿山甲掉江身亡的老杨的身影,心里一惊:“你是老杨的儿子?”
他点点头:“我叫杨松云。”
林平山眼睛潮湿了:“老杨的儿子长大了!你是怎么上了大学的?”
杨松云说:“我爸出事儿时我正在县里念高中一年级,我妈叫我不要再念了,回家种地吧。我们村里人说,咱们杨家坳现在就这孩子念高中,大家凑钱也得把他供出来。我爸设计室的叔叔阿姨们,也给我家寄钱来。就这样,我才把高中念完了。我考上天津大学以后,学校给我助学金。我每月省出一半,给我妈寄去。”
林平山眼泪淌了下来,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杨松云无论长相和举止,都很像他父亲,这让林平山更伤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