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漠涛海未了情_邱仁森【完结】(154)

  眼看质量上不去,工期又往后拖,弗芒公司出口经理费隆先生从法国来到海州,向东港核电公司总经理部提出:“实际证明,三五公司是不合格的分包商。我们公司要求更换分包商。否则,责任由业主自己承担。”

  张天伦跟郑品吾研究对策,老郑的回答很干脆:“不要老外承担责任好了。”

  “把三五公司换了,上边不会同意的,只有保才行。”张天伦满脸忧愁。

  郑品吾敲上了边鼓:“你看林平山前段儿不是干得挺顺嘛!我就不信咱们总经理部抓不了一个核辅助管道安装!现在就不要分什么甲方乙方了。”他原想把林平山推到现场管施工憋死他,结果反让他得到卢书记的赏识,心里挺后悔。这功劳不能让林平山独得,管道安装,两根管子一凑周遭焊上一圈儿,多简单的活儿,何不揽过来自己管。

  他这话把张天伦给说活了,想起了两年前小董在梅花山上对他说过的话。实际上,他对林平山骨子里不服气,只是身为领导难以启齿。工程刚开始时,大家心中无数,不敢贸然接招。现在看林平山这几年干下来,无非就这么几招,眼下倒是一个机会。

  蓝焕成表示应当更换三五公司,无奈二比一,而且张天伦觉得他是门户之见,未予采纳。

  十二

  这时,林平山正被另一件挠头的事情困扰着。

  入冬以来,海州地区就没下过透雨。已经四月份了,眼看提供现场用水的梅花山水库水面一天天在降低。

  除了这个水库,工地上没有第二个淡水水源。

  混凝土浇灌和养护、设备安装和试验、机器运转冷却都要用水。一旦缺水,大部分施工作业都要停顿下来,现场近两万人的生活也无法维持。一个特大型工程因工地缺水导致停工,在各国的工程史上从未遇到过,可眼下这种罕见的危机却严峻地出现在面前。对于东港核电站,停工还意味着每天数百万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林平山心里着急,把现场设施科长老胡、安全科长老钱叫到办公室来,紧急商量对策。

  “开源节流,眼下开源有困难,咱们先在节流上想想办法吧。”林平山望着他们两人,提出了基本思路,心里想老天爷也不会老不下雨吧。

  “我们调查了一下,无论是工地,还是生活营地,跑冒滴漏得很厉害。”老胡报告调查到的情况。

  林平山听了,立即说:“那就要尽快组织维修队检修。”想了一下,接着说:“业主和公共设施咱们负责,其他各家自己管,限期检查维修好。”

  老钱献策:“还应当有个惩罚制度,浪费水的要罚。”

  “既然要罚,就应当订个标准,限制每人的日用水量。”林平山补充说。

  老胡拿出他的现场管网图,指着图纸说:“我们可以给每个单位装个总表,超过定额的除了罚款外,下月扣回。”

  林平山说:“只对生活用水。”

  为了减小用水量,除了对全部供水管线进行检修,装了许多分水表外,连厕所抽水马桶的水位都调低了一截。从山上流下小沟中的水都被利用起来,修了小坝,装上抽水泵,用来浇花、清洗路面。

  现场各公司都宣布了严格限量用水的规定。一时间,如同大旱的农民望天降雨浇灌田地,每天人们走出房门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仰望天空看看有无云彩。

  一个月后,还是没有下雨的意思。水库中的水面已降至接近死库容的水位。节流再也没有余地,只有开源了。

  望着空中火辣辣的太阳,树上往下耷拉的叶子,渐渐枯黄的草地,林平山心中焦虑。他让老钱和老胡两人,一个立即去省气象台调查,一个研究技术方案。

  三天后,他们重新开会研究。

  他先问老钱去省气象台了解天气预测的情况。

  老钱说:“气象台的同志讲,今春碰上了十年不遇的旱情。一般情况下,到阴历五月,龙舟雨下过,旱情就能解除。”

  “可我们水库的水支撑不到端午节的。”林平山听这情况更加着急了。

  “气象台说,这期间只要有成雨云层飘过,可以人工降雨或增雨。”老钱说。

  林平山听了,转脸问老胡的工作进展如何。

  老胡打开笔记本,汇报说:“按你的指示,我们科作了调研,现在有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一个是距咱们工地六公里有一座青山水库,还有大量存水。我们与青山村委会洽谈过,可以向他们买水。水费倒不贵,就是铺条输水管道要几百万元,投资太大。”

  “用汽车拉呢?”老钱插话说。

  “汽车台班费就更贵了。”

  “第二个方案呢?”林平山问。

  第一章 迷雾征尘(20)

  老胡看一眼老钱,说:“就是气象台讲的人工降雨。”

  林平山听完,自语道:“据我所知,人工降雨有用炮轰和飞机播撒两种办法。不知哪种方法好些?”

  老钱说:“我问过合同处的吕正亭。他说,高炮和飞机两种办法,省里都有力量做。”

  林平山拍一下脑袋:“我怎么把他给忘了!老吕是老地方,门路多。咱们干脆把他借过来,组成一个工作小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