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匹没被打死的战马被用来驮迫击炮和炮弹,其他打伤的战马分别拿刺刀捅死,也挖了一个大坑掩埋起来。张明灿这么做是有道理的,他主要怕鬼子发现自己人被打死了,在这一片祸害老百姓。所以大伙汗流浃背,把坑挖得特别深。
村庄的老百姓因为早上打枪,都不敢出去,等枪声停了之后都一窝蜂地出门躲兵去了。整个村庄空无一人。等挖完了坑,张明灿带人把各家各户的门全给砸开,每个兄弟身上都尽量装粮食。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弄到吃的,每个人都装得很满。
其实孙寒不是很赞同张明灿这种抢老百姓的做法,但没办法,部队一旦脱离主力,粮食只能自己想办法。粮食能抢,但弹药呢,被装呢,孙寒想了半天,觉得自己脑袋都大了。
部队差不多是把村庄抢劫一空,临走的时候还把村子里的两头大猪给宰了,猪肉切开分到了各个排,其他剩的让马驮着。
一直忙活到中午,部队在村子里做短暂休整。孙寒问张明灿下一步的打算,其实这个问题张明灿也正在琢磨呢,光是把部队拉出来还不行,得想想怎么打鬼子。张明灿的想法是避免和鬼子的主力打,而是想办法找到一个地形有利的地方,打鬼子的辎重和给养。现在鬼子的主力一路朝吉林开进,他的战线越打越长,那么他的后方就肯定没多少兵,我们不打他的当面之敌,专打软弱好欺的。
友军(3)
孙寒基本上也同意这样的打法,但问题是弹药怎么办,他的排里现在只能人均十几发子弹了。这样的弹药数量,别说打仗了,连打猎都不够。其实这个问题张明灿更加头疼,他的连队用的都是德国毛瑟枪,不像三八枪,还能缴获鬼子的。
两个人盘算了半天,而且现在连个地图都没有,只能凭着方向瞎走,现在要尽快确定下一步该往哪里去。
正在说话的时候,突然冲进来一个兄弟,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鬼子,鬼子,鬼子过来啦。”
看到自己的部下慌乱成这个样子,张明灿就感觉自己在孙寒面前有点挂不住:“慌什么,慢慢说。从哪个方向?有多少人?”
“就是从前面土路上,呼呼啦啦来了好多呢。”
张明灿和孙寒一听这话,相视看了一眼,张明灿冲出屋子,抓着窗棂子几下就上了房顶。孙寒跟在他后面,张明灿搭了把手,也把他拉了上来。张明灿从身后挎的牛皮盒子中拿出望远镜,这是上午刚刚缴获的。
从望远镜里面观察,对面土路上大约有两百多鬼子,但行军速度好像并不快,而且拉着辎重,后面拖着矮矮的小钢炮。很明显不是进攻的队形,估计不知道村庄里面有东北军。张明灿权衡了一下决定撤。
他也不下屋顶,冲着下面喊了几嗓子,几个排长都从里面捧着饭碗出来了。
“通知各排,准备撤退,但不要慌乱,先整队,待会儿我告诉大家往哪边走。”
张明灿在屋顶上朝四周观察,很快发现了村庄边上有个鱼塘,在鱼塘的另一侧,好像有条小溪。他从屋顶跳到墙头,然后纵身跳到地面,动作干脆利索。
各个排整队非常迅速,很快集合完毕。
“兄弟们,这次鬼子人多,咱们打不过人家,所以这次先不打。村庄那边有个鱼塘,梁锦。”
“长官!”
“你带人先走,其他各排跟上,你们先尽量毛腰快速跑到鱼塘那边,然后顺着一条小溪,估计能通到那边的山上,大家今天先到山上,等鬼子过去再说。”
“是,长官。”梁锦打了个立正,然后把自己排带走了。
张明灿拦住二排,对二排长武鸣说:“你别忙,你和迫击炮排一起走。”
孙寒感激地看了一眼张明灿,赶紧回去带自己的兵。
一直等到所有人都走了,张明灿才带着警戒的一个班往回撤,他撤的时候,鬼子距离村庄只有不到一里地了。
备战山崖(1)
从山上看过去,鬼子的队形拉得很长,前面是步兵,后面是骡马的辎重队,还拉着一门矮小的步兵炮。路过村庄的时候只是派了十几个鬼子前出搜索了一下,没有在村庄里过多停留。看来鬼子预定目的地肯定不是这里。
等鬼子过去之后,孙寒主张尽快脱离这个险地,找到一个便于长期驻守的地方。张明灿同意了这个主意,他主要是觉得这个地方距离土路太远,不便于偷袭。但经过刚才这么一折腾,大家都觉得白天走实在不安全,因为搞不清楚什么时候会和鬼子遭遇上。下午大家美美地睡了一觉,直到天黑透了才埋锅做饭。吃完了饭,全连向吉林方向开进。
一连走了好几天,大家走得人困马乏的,终于走到一处险隘的地方。这里是个V字形的山谷,公路沿山势修建。虽然仅仅比公路上高了十几米,但山谷两侧峭壁角度很陡,人力很难攀爬。张明灿对这个地形很满意,下一步就是得弄清楚鬼子的部队什么时候会从这里经过。
这条公路虽然并不是主要干道,但仍然是连接几个县城之间的唯一通道。张明灿相信只要耐心点,鬼子一定会从这里走。
部队在山坡上驻扎下来,弄了很多树干做成了简易的宿营地,还沿着控制公路的几个险要地段挖了工事。忙活了一整天,基本上已经粗具雏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