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藏地燃情·阿里轶迹_孙元凯/韩雅秋【完结】(19)

  谢大军微微一笑:

  “我也是和你一样——志愿报名去阿里工作的。”

  王师傅偏过半个脸,两眼瞪得大大的,惊奇地看着谢大军:

  “你也是自愿的?看不出来!……就你们这批人当中,据说有人根本不愿来。比如昨天在这里坐着的那位叫汪彤的,说是组织分配,不得不来。并说他不会在阿里干多久的,人还没到就想回了,听说还是个搞政工的。”

  谢大军没有再说什么。

  前边车已经爬上了一个山顶,停了下来,司机下车一面前后检查车况,一边又往后边看了看。然后上车下山去了,一会就不见了。

  王师傅的车子不断加大油门,车子吭哧一阵也爬上了山顶。远看前面车子已经下到了低处,并向下一个山头爬去,将很快接近山顶。

  王师傅车子已拉下一程,在山顶没有停留,直接往山下开去。车子俯冲式的开了一阵子,再看前车,已翻山慢慢不见了。

  前面出现一段缓坡,王师傅加速下滑,准备赶路。突然,现出手忙脚乱的样子。方向盘不停地左右变换,踩闸似乎不灵。正在提心吊胆之时,忽听车后重重地撞击——“喀嚓嚓——哐当”一声,车子突然一动不动地停下了。

  谢大军急忙打开车门,一步跨到地上,一看,吓了一大跳:

  车子右前轮,轧在路边搓板样的石头上,石下泥土已被雨水冲刷殆尽,形成一道深深的裂缝,大半悬空的石头外缘,不足一尺远便是绝壁悬崖……

  回头看看车子:谢大军几乎被惊呆,传动轴脱落在地上,路中心被划出一道深沟。钢板卡子已完全松脱,是

  汽车轮胎斜拖着与大梁磨擦而制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今天恐怕要和王师傅在这莽莽昆仑、旷古深山野岭过夜啦……此时此刻唯一的希望在王师傅身上……”

  老天似乎在有意考验一下这两位志愿者的真诚。

  当谢大军想到王师傅的时候,他早已钻到车底下开始他的检修工作了。只见他从容不迫、一副不在乎的样子,他用眼看、手摸,慎重地查看着传动轴和套管有无破损,用棉纱拭去泥土油污,诡秘地说:

  “好险!”

  谢大军也庆幸地笑问:

  “能修?”

  “能修!”王师傅果断地说:

  “需要你帮帮忙!”

  “这没问题!”

  王师傅转身从驾驶室里拿出千斤顶,并垫上两块厚厚的支木,插上杠杆,交给谢大军。随着杠杆的频频压动,不多时,车子被徐徐顶起……

  在谢大军帮助下,王师傅麻利地卸下车轮、车轴复位、重新接好传动轴,更换了一副钢板卡子和螺丝,王师傅亲手把它们狠命地拧紧。

  亏了谢大军年青力壮,拼命地协助,车轮终于被完好地安回车上。

  这时两人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太阳已被几块乌云遮住。风夹着凌冽的雪片唿唿地刮起来,在脚下直打旋。瞬间刮起风雪,在高原山地并非稀罕,只是那刮面的风寒,倾刻刺骨钻心。

  看看表,车子滞留已足足两个多小时。

  他们开车赶路时,雪越下越大,虽然路面已被覆盖,王师傅的车速始终未减,好像路不在他的脚下,而是在他的心中。

  对于这样一位技术高超复员军人出身的师傅,在昆仑山谷里,四处无人之境地,突发机械故障,几乎酿成大祸。这不能不有损于他的自尊心。谢大军尽管是一位大学生,却无法找到安慰他最恰当的词句。

  车子默默地行驶很久,终于到达宿营地——多玛兵站。

  “明天就到达狮泉河了,笑话留到下车后再讲,别吓着大家……”王师傅终于恢复了活力,他向谢大军使劲打了个响指。

  谢大军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

  “我明白——王师傅!再见!”

  “明天见!”

  谢大军急匆匆跑进食堂。

  饭后找到住处,坐到铺位上时,只对大家说车子出了点“小毛病”。

  谢大军斜依到铺上,回想起他与王师傅白天的遭遇,真是一场生死的考验。看来生与死的交界处,是没有什么明显的标志的,它好像披着伪装伴随人生整个的旅程,在不该撞到它的时候最好避开它,一旦需要当然例外!

  经过了这次生命历程中的淬火,谢大军觉得自己在一天中,成熟了许多。

  他感慨万千——大难不死,应有后福!

  天,马上快黑了。

  他兴冲冲掏出日记本,想记点什么,或许将来是个纪念。

  他辗转反侧地思考了一阵子,如实记下了事件,似乎并无多大意义。不管遇到甚么事情,只有真实地表达出感受,于已于人那才是最有意义的。

  心随意行,谢大军在心潮起伏中几乎是一气呵成写下一首小诗(日后修改成一首词,词牌拟“小重山”)

  风卷乌云垄宇穹。雪洒荒路径,半盲中。界山大坂雾朦胧。绝壁顶,突陷半轮空。

  懵懂忘西东。滑车难自控,马脱笼。断轴修理滞高峰。听天命,忘死也从容!

  谢大军抑制激动的情潮,很快融入了同伴们的酣声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