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藏地燃情·阿里轶迹_孙元凯/韩雅秋【完结】(212)

  谢大军为防雹夺丰收,时刻准备着。和大家一起捆包炸药包。并严格要求雷管同导火索不能提前连接,注意分开存放。又叫人在预定地点,挖好足够的地洞,以保证适时使用。

  有时他带上翻译来到群众新盖起的拱顶房里,坐到他们那简易的火炕上,问问冷暖,天气情况。一位七十多岁的老阿妈,公社有名的改革时期的积极分子,人都叫她狮麦卓玛。

  她高兴地说:“住拱顶房比住帐逢好。帐篷里人还是睡在地上,铺盖再多底下也凉。睡在火炕上,连烧茶的烟火都从炕洞里走,炕上白天晚上都是热的。我住在农业点上,再也不用坐在牦牛上经常搬家了!”

  谢大军说:“老人家!好好注意身体,有时间我会再来看你。”

  谢大军与洛桑从狮麦卓玛老人家出来,看着群众在农田四周建起的拱顶房,感慨地说:“没想到拱顶房对群众有这么多好处,群众很快就能接受它,只是分散了一点……”

  洛桑笑了:“分散一点,也好,方便些。”

  “什么方便哪?”

  “‘方便’起来方便呀……”说的两个人都笑了。

  谢大军带工作组率领群众防雹,每天几乎都处于“一级战备”的状态。他们用爆破的方法,几次打散了光顾青稞地上空的雹云,成功地坚持了半个多月。转眼之间来到九月初,秋收时刻终于到来。不日即可开镰。

  想不到就在决定收割的前两天中午,日日提防的雹子,又按以往的规律再次找上门来……

  这次雹子似乎来势汹汹但谢大军已是有备而无患,信心十足的。他按以往指定的章春茂、洛桑、次仁多吉各带两个民兵组成的小组,自己也带上一个小组,向预设的防雹点奔去……

  各点都迅速齐备后,在谢大军统一指挥下,向雹云一齐开火——

  同时射向黑幕的破雹炸弹,在乌云密布阴霾恐怖的天空中四处炸开,犹如天女散花般美丽而壮观。群众欢呼雀跃叫喊不迭。

  各处正在连续放炮。

  突然,从邻近的洛桑那个点上,由于操作失衡,炸药包向侧面的谢大军点上抛来。

  谢大军拉住一个人,向外跑了几步,并按倒他予以保护,连整个身子都扑在了对方身上。亏得炸药包提前爆炸,有惊无险。起来一看,被谢大军压在身底下的原来是郑英。

  谢大军一看笑道:“跟着我,很危险的!”

  郑英却扬起头来说:“我不怕!”

  身旁的区委书记德钦,公社书记才旺等人,都颇有意味地笑了。

  谢大军好像察觉到了什么,忙笑道:

  “你们都想到哪里去了!”大家越发哄笑了。郑英的脸已经红到脖根了……

  冰雹再次被驱散了,太阳也快落山了。巴宗第一个跑回到房间里去烧茶。

  人们还在地里整理东西,轻松地议论着,这次冰雹过后,天晴了。不等冰雹再来。我们也收割完了。

  谢大军与洛桑等向生产队长才旺、布琼下达了明天立即开始收割青稞的指示。才旺高兴地一下跳起来说:“我们早就想收割了——那是在一个礼拜前。当然,我们也知道,等了一个礼拜,现在收割是最好的!下边的事就交给我们吧……”

  谢大军带着工作组同志们,迈着轻松的步子,向住处走来。

  离房门口还有几十米远,就听巴宗带着哭韵喊道:“不好了,毛主席逝世了!毛主席逝世了!啊——拉布钦毛主席……”

  谢大军、郑英、张春茂、洛桑、次仁多吉风了似的向屋子跑来。

  一进门便听到收音机里播送的“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

  ……

  毛泽东同志,在患病后经过多方精心治疗,终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零时十分在北京逝世……

  巴宗、郑英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坐在地中间炉子对面的卡垫上,神情呆滞……

  洛桑次仁多吉眼含泪花静坐在右手火炉旁。不时下意思地往炉子内加块干牛粪。

  谢大军、章春茂,极力控制住盈盈欲滴的泪水。都一动不动地靠在自己的铺盖捲上。

  悲哀的情绪控制了一切。没人想去喝一口茶,抽一口烟,空气似乎凝固了,气氛异常沉重。

  谢大军在控制调整着心情的同时,想着总得向大家说点什么……思来想去,觉得一切都离不开现实。

  谢大军强忍悲痛,用低沉哀婉的口吻说:

  七六年以来,国家所发生的一连串大事情,让我们的心一直平静不下来……

  想到毛主席生前,曾有过一句话教导我们——同志们!地球照样要转哪!

  周总理、朱委员长、毛主席三位领导人,在八个多月里相继去世,实在是让我们悲痛难挨!这些领导人的去世,对我党我国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对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无疑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他们的去世引起我们极大的悲痛是自然的……但是,我们决不敢沉湎于哀痛中不能自拔呀。全国人民还要继承老一辈开创的未竟事业继续前进,我们岂能例外!要迅速擦干眼泪、振奋精神,继承遗志,坚守岗位沿着革命的道路走下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