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帝也疯狂:历史上的玩闹皇帝_陈然【完结】(38)

  这个“小妇”就是张丽华,她出身贫民之家,父兄都以织席为生。她幼年入宫,被分配为东宫侍婢,在龚贵嫔手下做侍女。她本生得姿容出众,又天性聪明伶俐,吹弹歌舞,一见便会,诗词歌赋,寓目即晓。后主还是太子的时候,偶然在龚贵嫔那里遇见她,便一见钟情,纳为妃子。后来陈后主被切药刀砍伤了脖子,卧床休养期间,也只肯让她一个人前来服侍。即位之后,就封她为贵妃,宠冠六宫。陈后主修建了临春、结绮、望仙三阁,他自己住在临春阁,让张丽华住在结绮阁,孔贵嫔和龚贵嫔住在望仙阁。三阁之间,还各以复道相连接。后主便可以自如地往来其间,和他的美人们嬉戏玩闹。最受他宠爱的张丽华常常在阁上梳妆,有时临轩独坐,有时倚栏遥望,宫中的人远远望去,飘逸如神仙一般。

  张丽华是个聪明的美人,她虽然受到后主百般宠爱,却能宽宏大量,毫无嫉妒之心,对于后主宠爱的其他美人都能搞好关系。每逢后主带贵妃和宾客游玩饮宴,她便推荐诸位宫女同去。她还经常把相识的美貌女子推荐给后主,后宫家属犯法,只要向她乞求,无不代为开脱。这么一来,后宫中的人都感激她,争着说贵妃娘娘的好话,后主就对她更为宠爱了。

  但张丽华的聪明不只用在这里。她本出身于民间,做了贵妃之后,依然喜欢打探宫外的事,社会上的一句话一件事,她必然会先知道,然后告诉后主,于是后主更敬重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连她内外宗族中人都有很多被引见重用的。于是,张丽华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开始干预朝政。她能言善辩,鉴貌辨色,记忆力特别好。那时,陈后主倦于政事,百官奏书都由两个太监进呈御阅,两个太监的文化水平可能也不太高明,奏事之时,唠唠叨叨地说了半天,陈后主还不得要领。这时,坐在旁边的张丽华却逐条裁答,说得清清楚楚,毫无遗漏。后主一看她有这般才情,大喜过望,从此之后就把政事统统交给她处理。后主还喜欢把她抱在膝上,一起裁决国事。历史上以这种帅气造型出现的,还有商纣王和汉高祖,陈后主恐怕是做不到后者的,也只好算是向前者看齐吧。张丽华起初只执掌内事,后来由于后主的信任,也开始干预外政。王公大臣如不听从内旨,只由她一句话,就被免官罢黜。此后江东小朝廷,不知有陈叔宝,但知有张丽华。

  张丽华不过,张丽华虽然得到陈后主的专宠,又大权在握,说一不二,却仍然有一件事情不能随心所愿,那就是她给陈后主生的儿子陈深的地位。张丽华虽然是贵妃,宠冠六宫,实际上成为了后宫的主人,可她毕竟不是皇后。虽然后主对她专宠,爱屋及乌,对于她的儿子也倍加宠爱,封他为始安王,还兼着

  扬州刺史和军师将军这两个职务。不过,无论官职做到多大,总不及备位储君的太子更加稳固。但陈后主那时已经立了皇后沈氏的养子陈胤为太子了。这位沈皇后出自高门,是望蔡侯沈君理的女儿,也是陈朝开国皇帝陈武帝的外孙女。虽然皇帝一直冷落她,打发她独自住在求贤殿。但沈皇后性格温良贤德,深得内外敬重,所以她国母的位置却依旧无人敢于轻侮。后主很少去看望她,往往是一年半载才来一次。而且,这种拜访也多是礼节性的,暂入即还,从不留宿。沈皇后虽然黯然神伤,却也无可奈何,只能起身默默相送。后主却还有兴致写诗打趣她:“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沈皇后见他这般嘲讽,也不禁心酸,赋诗答道:“谁言不相忆,见罢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妾若为留。”对后主的无情暗暗抱怨。于是皇帝当下翻脸,大怒而归。不过,那句“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却成了后世极为流行的俗语,恐怕也是陈后主始料未及的吧。

  皇帝对沈皇后越来越不满,自然被张丽华看在眼中。于是在她的暗中授意之下,立刻有以孔范为首的数十近臣开始在皇帝面前谗害太子,构陷是非。张丽华又联络同样对皇后怀有不满的孔贵嫔一起给后主吹枕头风,使得耳软心活的陈后主对太子渐渐产生了疑虑。最终,在祯明二年(588年)五月,陈后主做出了决定:废掉太子陈胤,改封吴王,立张丽华所生的始安王陈深为太子。

  按照陈后主的意思,下一步就是废掉沈后,立他心爱的张丽华为皇后。但是,他的愿望来不及实现了,同年三月,隋文帝已经发兵五十一万八千人,由晋王杨广节度,分进合击,直指陈朝都城建康。此时长江防线纷纷告急,亡国之祸,迫在眉睫。

  天子龙沉景阳井(1)

  陈后主的小朝廷本来就国小民穷,在北方强大的隋朝压力下显得很是局促。可陈后主还自不量力,就在祯明二年的春天,他一边派使者出使隋朝,一边又派兵出屯峡口,侵犯隋的峡州。早就想找机会灭掉陈国的隋文帝得知此事,真是又怒又喜,立刻以此为借口出兵伐陈。发布三十万份檄文,历数陈后主的二十大过恶,一路势如破竹。而此时江南百姓早就不满陈后主的暴虐统治,纷纷传唱东晋王献之的《桃叶词》:“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欢迎隋军的统一。到了十一月,陈朝沿江的镇戍已是连连报奏告急了。

  就在这种情况下,陈后主还自恃金陵的“王气”,不以为然地说金陵这地方齐兵来了三次,周兵来了两次,无不大败而归,这回隋兵再来,也不过是重蹈覆辙罢了。他的宠臣孔范也随声附和,道是长江天堑自古就限隔南北,今天虏军哪能飞渡过来。这些军情紧急的报奏,不过是沿江诸将想要邀功求赏而已。他还吹牛,说总嫌官位太低,要是虏军能渡江,自己就能凭军功做太尉了。这时,有人来报隋军的战马死了,孔范就夸张地感叹:“哎呀,这都是我的战马啊,怎么就死了呢。”面对这样热昏的胡话,陈后主竟大笑不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