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多多搜刮钱财,他重用贪官孔谦为租庸使。孔谦为敛民财供奉他挥霍,便绕过藩镇将领直接下令到州县催交赋税。虽然有的藩镇上奏弹劾孔谦违反朝廷制度,李存勖却一方面下诏表示照制度办事,一方面又对孔谦姑息纵容,致使其横征暴敛,民心大失。皇帝纵容孔谦,其他官吏也就纷纷效仿,层层加重剥削,致使百姓流亡他乡,士兵挨饿受冻。李存勖又听信宦官的主张,将国家的财赋划分为内外府库,州县供奉的钱财就纳入外府库,充当军事和政治费用。藩镇所贡献的钱财则送入内府库,供酒宴、游玩和赏赐伶人所用,最后导致外府库经常枯竭,经费紧张,而内府库的钱财却堆积如山。当遭遇水旱灾害,民不聊生之际,有大臣请求废除地方的苛捐杂税,以收揽民心,可李存勖依旧奢侈享乐毫不收敛,反而预先征收河南第二年的赋税以供自己享用。他大兴土木建造富丽堂皇的宫殿,又让伶人景进等广求美女进献,满足其荒淫的生活。
李存勖如此聚敛贪财,却还有他妻子刘皇后的推波助澜。这刘皇后就是那位为了富贵不认亲生父亲的刘氏。她本是小家女子,在兵乱中被劫,成为了李存勖母亲曹太后的侍女,后来曹太后又把她送给李存勖作妾。她姿容出众,能歌善舞,很受李存勖的宠爱,再加上又给他生了长子李继岌,李存勖登基后就把她立为皇后。刘氏本来就是贪图富贵之人,为了做皇后,连亲爹也不认。做了皇后,就更是贪婪,反而认了大臣张全义作义父。张全义本是后梁降将,出身豪富,李存勖经常带刘皇后到他家饮酒作乐。张全义每回也伺候得十分周到,不但满席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还经常赠送珠宝玉器。刘皇后就对李存勖表示想认他为义父,李存勖当场同意,张全义更是不肯错过这个良机,有了刘皇后这个义女撑腰,也就从根本上保住了自己的权势和富贵。从此每遇节日便命人送贵重礼物入宫给刘皇后,刘皇后便又多了一条生财之路。各处的藩镇见状,也纷纷巴结刘皇后,以固结自己的权势,每次向朝廷进献财物,都要准备两份,有一份专门给刘皇后。
李存勖虽然贪财,但这刘皇后比起他来,还是更胜一筹。尽管有了种种生财之路,再加上内府库搜刮来的大量钱财,也还是不够她花。为了更多更直接地聚敛钱财,她还派人经商贩卖物品,从中渔利,为了多销商品,竟将干鲜果品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出售,倒很有品牌意识,知道利用名人效应。只是皇后身为一国之母,却如此孜孜求利,实在是很不成体统的事情。皇后如此贪财,对于李存勖的聚敛行为,自然不会加以劝阻,反而乐得坐享其成,把国家府库视为己有,不肯出一点以解国家急需。当将士缺乏粮饷怨声载道的时候,宰相无奈之下乞请发放一些内府库的钱财赏赐将士,以解燃眉之急,等日后再如数补还。刘皇后一听脸色大变,回屋拿出日常用的银盆两个,又将皇子三人领出来,道是宫中已是一个钱也没有了,就剩下这些,让他卖了犒赏将士。如此刁蛮撒泼,宰相只好拜辞而去。
李存勖和刘皇后的贪财聚敛,倒行逆施终于促使危机最后暴发。士卒们由于缺粮食吃,竟将妻子儿女出卖,或者到山里挖野菜充饥,但常常有在半路饿死的。军队中怨声四起,再加上功臣宿将们横遭猜忌,接连被冤杀,国家的危急越来越大,而这两位还在钱眼里醉生梦死,不知命在旦夕。直到后来兵乱迫在眉睫,李存勖才想起用钱财赏赐将士,让他们为自己卖命,但士卒们背着钱物,没一点感激之情,反而大骂:“我们的妻子儿女已经饿死了,要这些干什么!”他低三下四求士卒护驾,许诺重赏,士卒们却说:“陛下赏赐太晚了,我们不感激圣恩!”后来李存勖死于乱军,刘皇后也不去探视,反而收拾金银细软,与李存勖的弟弟李存渥在骑兵保护下逃出宫门,想到晋阳暂时躲避。在路上为求保护,竟和李存渥通奸。到了晋阳城下,却由于她素来贪婪不爱护将士,守将不肯开城门收留。李存渥后来也被部下杀死,刘皇后走投无路,只好做了尼姑。后来明宗李嗣源得知此事,也没有放过这个误国的昔日皇后,派人去让她自尽了。
穷奢极欲死于伶官之手(1)
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所说,李存勖“知用兵之术,不知为天下之道。”他在战场上是勇猛无敌,百战百胜的将军。可自从登基作了皇帝,却自以为大仇得报,便日益骄纵,不再为战胜对手而约束自己,做上了快活天子,与先前判若两人:一方面宠信伶官,纵容他们胡作非为,扰乱吏治;一方面又大肆搜刮,搞得民穷财尽,将士离心。不但如此,他还对以前的功臣产生了猜忌之心,大加杀戮。郭崇韬被杀,就是一桩大冤案。
郭崇韬是后唐的名将谋臣,为人清廉,做事干练,而且遇事机警,应对从容。李存勖在继承王位之后对他十分器重。用他的计策击败了契丹,并在与梁作战中多次取胜。灭梁的关键一战汴州之战,也是在他的策划下得以成功的。但郭崇韬为人忠直敢谏,为朝廷献策,曾奏时务利害25条。就是对于李存勖本人,劝谏起来也毫不留情面。李存勖登基后日渐奢侈,有一年的夏天热得让人难以忍受,李存勖到处找避暑的地方,都不如意。宦官就说:“现在大内的楼观,还不及昔日长安里大臣家盖得高。以前有大明和兴庆两宫,房屋多达数百,都是雕梁画栋,高到指云蔽日,自然凉快,现在陛下的皇宫却没什么遮挡烈日的高楼,所以才会没地方纳凉。”李存勖听了,很不服气:“朕现在富有天下,还能建不起一座高楼?”他马上命人建造,但又怕郭崇韬会劝止,就派人对郭崇韬说:“今年酷热难忍,朕原来在黄河边上和敌人对垒,行宫里也是湿热,但那时却感觉不到,竟像乘凉一般,现在安然居于深宫,却不能忍受,这是为什么呢?”希望郭崇韬说出让他修宫殿的话来。但郭崇韬却说:“陛下昔日在战场上时,后梁未平,陛下废寝忘食,心在战事,所以不管酷暑严寒,都不在意。现在天下已定,中原无事,能够经常吃喝享受,没什么牵挂,到了夏季,纵有高楼百尺,宫殿九重,也不能忘掉酷热。希望陛下常想着当初的艰难创业,那么现在的暑热就可以变成凉爽了。”李存勖没有想到郭崇韬会装糊涂,给他来这不软不硬的一手,一下说不出话来,但还是听凭宦官们去建造高楼。郭崇韬知道了,又奏道:“宫内大兴土木,浪费财物,而有的地方却闹灾害,百姓吃不饱肚子,臣请求皇上停建。”李存勖却不肯听他的。于是这么一来二去的,李存勖对郭崇韬的劝谏感到厌烦起来。郭崇韬也感到不安,为求自保,他听从属下的建议,上表请求立刘氏为后,以此来求得宫里的支持。只是这刘氏乃是趋炎附势,天性凉薄之人,为了富贵连亲爹也不认,哪会在意郭崇韬这点小小的“劝进之功”?恐怕就连郭崇韬也没有想到,自己最后竟是死在这位刘皇后手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