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昔日的九五之尊如今成了阶下囚。“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凄婉的词句传达出徽宗悲凉的心情,也许现在他回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也会感到后悔吧,不过一切都太晚了。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二帝被劫持到北方后,先被关押在五国城。因为受不了金人的折磨,徽宗将衣服剪成条,结成绳准备悬梁自尽,被钦宗抱下来,父子俩抱头痛哭。徽宗已病得很厉害,不久就死在土炕上了。徽宗的尸体被架到一个石坑上焚烧,烧到半焦烂时,用水浇灭火,将尸体扔到坑中。据说,这样做可以使坑里的水做灯油。徽宗死时54岁。徽宗死后,钦宗继续遭受折磨,最后也惨死在北方。直到绍兴十二年(1142年)八月,徽宗的梓宫才从金运回临安,安葬于绍兴攒宫。
金海陵王完颜亮
从堂兄手中抢来皇位(1)
金熙宗皇统九年(1149年)十二月九日夜,已经就寝的金熙宗完颜亶在迷迷蒙蒙中听到殿外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于是他厉声叱问“是何人!”
脚步声一下停止了,周围变得一片安静,但这种安静并没有持续多久,一大群人涌进了金熙宗的寝宫。金熙宗发现事情不妙,赶忙去拿那把他一直放在床上的防身佩刀,但却扑了个空。忽然,一把刀捅入了他的体内,接着又是另一把,在一片混乱之中,金熙宗摇摇晃晃地倒在地上,他拼命地抬起头来,想看清这伙大逆不道的反贼究竟是什么人,这时,又有人持刀砍了过来,金熙宗临死前的最后一眼,终于看清了来人,这正是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堂弟完颜亮。
这样手足相残的惨剧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这还要从金朝的继承制度谈起。
金朝建国之初,宗室贵族的势力十分强大。金朝灭辽灭宋的重大战役,几乎都是完颜家族的人员指挥完成的。最高议政机构勃极烈会议也全为完颜氏宗室所把持。金太祖时,“虽有君臣之称,而无尊卑之别”。据说金太祖攻入燕京之后,和大臣们并排坐在大殿上,问皇帝用的黄伞盖共有几顶,打算分给大臣们一人一顶。辽人和宋人听说这件事,一齐笑掉了大牙,不过还没笑多久,就被金人的铁骑赶得满地找牙了。金太宗多花了国库一点钱,那些宗室大臣就不干了,还共同决议,打了他二十板子。小事尚且如此,对于皇帝即位的大事,就更要大家商量才行。金太宗很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但在宗室贵族的压力下,不得不立太祖的长孙完颜亶作继承人。完颜亶继位,即是金熙宗。
和自己的祖辈不同,金熙宗从小就受到大儒韩昉的教导,汉化程度很深,能用汉文赋诗作字,喜雅歌儒服。这就召来那些宗室贵族的不满,认为他“尽失女真故态”、“宛然一汉家少年子。而熙宗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深,就很自然地认为天子的权威应该是至高无上的,对于宗室贵族享有大权的现状很不满。但他登基的时候只有十七岁,朝廷政事都操纵于权臣之手,宗翰、宗干、宗弼相继秉政。其中宗翰和宗弼就是小说《说岳全传》里大名鼎鼎的“大狼主”粘罕和“四狼主”兀朮。而宗干则是金熙宗的养父,也是完颜亮的生父。这样,不论是论功绩还是论亲情,金熙宗都不可能违拗这些权臣的意愿。于是他在心情郁闷的情况下开始借酒浇愁,很快就养成了酗酒的毛病。经常借着酒醉鞭打身边的人,弄得人人自危,后来,更发展到使酒杀人的程度。有一次因酒醉竟下令处死户部尚书宗礼。而且,后来这种酗酒大概发展到了神经错乱的地步。金熙宗开始对左右大臣、侍从随意打骂,乃至手刃杀人。在皇统九年的十、十一、十二月之间,他先后杀死亲王、大臣、嫔妃十数人,甚至皇后裴满氏亦不能幸免。如此残暴,惹得百官震恐,人人危惧。所谓狗急还会跳墙,金熙宗这般行径,已是把他周围的人逼到了墙角,众叛亲离的结果也就是可想而知了。
但是,金熙宗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最后要了自己命的人竟然是完颜亮。金熙宗是在养父宗干的抚养下长大的,对养父的悉心养育之恩一直念念不忘。他和完颜亮也是从小一起长大,哥俩感情很好,兄弟情深。所以金熙宗即位以来对完颜亮也一直是信任有加,屡屡给他加官晋爵。后来又让他做到了太保,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但是,在一个整天酗酒到神经错乱的皇帝手下,这样的高位也未必会有什么保障。许多惊人大事,往往都是由不为人所注意的小事引起。完颜亮之所以会兴起谋逆之心,也是如此。
这件小事的确够得上鸡毛蒜皮。皇统九年正月十六日,完颜亮过生日,金熙宗就命侍卫大兴国给这个堂弟送去赏赐之物,他的皇后裴满氏得知,也让大兴国顺便捎带去自己的礼物。金熙宗听说此事就老大不高兴,他不愿意皇后和外臣关系太近,害怕他们结党。而且,他自己这时正在和皇后闹别扭,或许还有点吃醋吧。于是他让侍卫打了大兴国一百棍子,又追回了皇后给完颜亮的赐物。此后金熙宗虽然对完颜亮态度不变,依然宠幸,完颜亮却不免产生了疑惧之心。而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情,又使他的这种疑惧更为强烈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