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态度如此强硬,朝臣们却也是毫不相让。或许他们吃够了那个把礼仪规矩当狗屁的武宗的苦头,所以对于这个新皇帝,就一定要对他确立起礼仪的权威来。于是朝臣们统一口径,献上一篇《崇祀兴献工典礼》,一定要皇帝管自己的亲爹叫叔父。但有个小臣张璁,很会揣摩皇帝的心意,就上书一篇,引经据典地给皇帝找出可以管自己的爹叫爹的理论根据,皇帝很高兴,可朝臣们一致认为这家伙是大大的奸邪,把他赶出了京城。这时宫里恰巧发生了火灾,于是首辅杨廷和便上纲上线,说这是老天爷对违反礼教之徒的惩罚,只有世宗管爹叫叔父,才能得到老天爷的宽恕。皇帝虽然至高无上,但毕竟只是“天子”。老天爷这个爹发了话,不敢不听,只先好向朝臣们妥协。
但是,皇帝的妥协只是暂时的,火灾一过,他又旧事重提,还是坚持要管自己的亲爹叫爹。由于那个小臣张璁,朝臣们的统一战线维持不下去了,根据世宗是否该管他亲爹叫爹,出现了两大派别,一派反对,以首辅杨廷和为代表;一派拥护,以张璁为代表。这个张璁由于合了世宗的心意,已经被擢升为翰林学士。两派争得热火朝天,个个引经据典,理论充足。皇帝于是听得晕头转向,不过按他的心意,肯定还是要叫自己的亲爹为爹的,所以,就把反对的最厉害的首辅杨廷和罢免。一时间很多朝臣纷纷辞职,但皇帝铁了心要管亲爹叫爹,对此也听之任之。君臣争执不断升级,最终酿成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坚持皇帝应该管亲爹叫伯父的朝臣,一起聚在左顺门外,匐伏跪下,不停地大喊着“太祖皇帝,孝宗皇帝”,放声大哭,声势之大,连金銮殿上的瓦片都摇晃起来。他们宣称,要是皇帝不管亲爹叫叔父,就一直跪着哭下去。
百官如此大哭,自然惊动了紫禁城里的皇帝,他看到如此闹法,也很心烦,就叫了个太监出去,劝那些大臣散去。但这些大臣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定要皇帝管亲爹叫叔父。一来二去,终于把皇帝惹恼了,他下令让锦衣卫把哭声最大的官员一百三十四人统统抓起来投入诏狱。第二天,又把剩下的九十来个人也抓了进去。并且做出决定,对这些人统统廷杖。
廷杖,其实就是把大臣按在朝堂上公开打屁股。这种通过皮肉触及灵魂的办法,可以追溯到隋朝,但只是偶尔一用,到了金元,才流行开来。明太祖朱元璋打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建立了明朝,不知怎的,却对这自“鞑虏”才发扬光大的当堂打屁股情有独钟,竟使之成为了有明一代的特色。或许,他是有点平等思想的,觉得小民既可以被打屁股于公堂之上,大臣安得不能被打屁股于朝堂之上。但是,按照传统的“刑不上大夫”的观念,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按倒大打屁股,实在是一件极其侮辱人的事。不过,在明代前期,对于被打屁股的大臣,多少还存了点体面,允许他们穿着裤子,还要拿一块毡子裹起来再打。后来到了明武宗的时候,太监刘瑾当政,他对朝臣们恨之入骨,就开始在大打屁股的时候扒下他们的裤子,让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光着屁股“通过皮肉触及灵魂”。在世宗之前,当堂打屁股打得最厉害的是明武宗,他曾经因为朝臣们劝阻他南巡,打了一百多个朝臣的屁股。不过以武宗之玩闹,在打完屁股之后,居然也收敛了一阵,不再提南巡的事了。现在他这个堂弟虽然不像堂兄那么玩闹,却是个阴沉忌刻之人,他决定了的事情,没有人可以改变。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二十日,午门,对左顺门哭谏大臣134人的廷杖开始。放眼望去,只见阳光下一片白花花的屁股,倒也景象壮观。行刑官一声令下,打屁股开始,顿时响起一阵噼里啪啦之声。那些挨打的大臣们,起初还要坚持一下,后来也就忍不住疼痛而大声呻吟起来。一时间此起彼伏的呻吟之声,和打屁股的噼啪之声相汇集,弄得好像人间地狱。皇帝还不解恨,第二天又命令把那哭得最凶的带头七人再打一遍。两次廷杖,共打死17人,打破了由明武宗所保持的一次杖死大臣15人的纪录。这个明代最重视礼仪的皇帝,倒和他那位把礼仪规矩当狗屁的玩闹堂兄殊途同归了。
但是,明世宗毕竟不同于明武宗,他要使礼仪为我所用。同年九月,明世宗下诏改称明孝宗为皇伯考,尊兴献王为皇考,爹还是叫爹,伯父还是叫伯父。嘉靖七年(1528年)六月,编成《明伦大典》,对“大礼议”作权威总结,并给那些反对他管亲爹叫爹的大臣们治罪,拥立他的首辅杨廷和,被革职为民。嘉靖十七年(1538年),追认兴献王的庙号为“睿宗”,供奉于太庙,地位在明孝宗之下,明武宗之上。至此,明世宗的亲爹完全等同于先代正式皇帝,这场惊心动魄的“大礼议”,以他的全面胜利告终。
崇尚神仙法术的“道士”皇帝(1)
明世宗在“大礼议”中大打了朝臣们的屁股,树立起个人的权威,也打算励精图治一下。他继位初期,革除武宗弊政,罢免镇守各地的宦官,清查勋戚们的庄田,还是很有一番除旧布新的气象的。可惜,好景不长,他没过多久就沉浸在道士们烧丹炼汞的乌烟瘴气之中了。
按说做皇帝的一呼百应,应该没有什么不满足了,可人的欲求都是无止境的。当时曾流行一首小曲,叫做“十不足”,便讽刺了人们的贪得无厌之心,其中有道“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还嫌低。”正是说中了世宗皇帝的心态。历史上的皇帝们想长享荣华富贵与无比权威,自然是希望长生不老,“大限”永远不要来到。所以像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英主,都不免相信方士们的捣鬼,做出不少蠢事来。明世宗自诩明察,却也跳不出这个窠臼,让道士们的“神仙法术”弄得晕晕乎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